APP下载

兴趣作伴 快乐学习

2018-08-06任娟娟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开展指导兴趣

任娟娟

摘要:语文兴趣教学应在遵循客观规律下,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形成一种和谐、平等的愉快教学的环境下来进行的。在愉悦的环境中学生也会更努力地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出更多的积极性。基于此,文章将从兴趣角度出发,浅析几点不同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指导;教学;开展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不用老师多讲,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这样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受益无穷。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出来呢?

一、善于钻研教材

将文章的中心主旨透彻理解的基础是精通教材,并呈现给学生。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深研教材,结合学生的情况,从实际出发,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为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有必要分层次引导,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都能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快乐。例如,学习《落花生》一课时,教师需要先透彻了解文章结合落花生讲述了哪些内容,对学生的品德提升以及知识认知做哪些方面的引导。在实际教学时,以花生的生长情况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划分段落,再利用“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层层深入讲解。另外,也要拓展文章中父亲的话的重要意义。待课文学习完毕,鼓励学生今后也要成为像“花生”一样的有用的人。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再引申文章的含义。更利于学生融入到文中的情境中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地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也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调动了学习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响应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播放音乐,渲染课堂氛围,营造课本情境

音乐会对人產生巨大的影响,它会很容易的让人跟随着音乐节奏和演唱者的情感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会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帮助他们理解。例如,在进行《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教学时,可以播放凤凰传奇的《泼水节》的歌曲,让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感受泼水节的盛大和傣族人民对泼水节的赞誉。通过歌曲的感染力,学生会对接下来的课程产生兴趣,而且会让他们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加积极主动,更加热情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制造悬念,激发学习欲望

悬念,就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它能够造成一种期待的心境。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悬念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使他们对事物产生一种急于追寻下去的心理,带着这种心理上的期待去学习,定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优秀的钢琴曲,之后,问学生:"这首曲子优美吗?"在得到学生极肯定的回答后,我又问:"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又是谁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吗?"连续两个问题,设置了重重悬念,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不知不觉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四、直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形象思维要强于抽象思维,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更利于调动积极性,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学。例如,在教学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文章中对植物传播种子的介绍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时,可以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计算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蒲公英是如何利用风来传播种子的?苍耳是如何利用动物的皮毛来传播种子的?实践证明,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更助于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激发出他们对课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五、指导学生实践,巩固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动力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积极首先来源于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语文的必要保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活动,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认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拓宽他们语文学习的空间。随着学生对语文知识所具有的社会实际价值的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在实践中还能满足学生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需求。比如,在节前五分钟开展朗读、演讲、讲故事、成语接龙等竞赛活动,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竞赛的形式,学生积极进取,不甘落后,增强了学习热情。正如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所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因为“乐知”,所以“乐思”。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六、让学生迈出课堂多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自主探究

让学生迈出课堂多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学完“春天来了”这篇课文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寻找春天的任务,让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春天的痕迹,并记录下来,可以用小作文的方式、图画配合文字或者制作卡片等方式,来表达出我们在生活中所发现的春天。当学生通过作文形式描写生活当中春的时候,可以对以往学习的字进行复习和巩固,又能够将语文教材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去学习生字。

“学而知惑,惑而思进。”“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当学生一旦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等于点燃了语文这个火把,他们的语文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在教学中,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积极思索,与困惑同行,与思索为友,相信困惑一定能成为实践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指引着我们攀上更高的教学高峰,品味语文教学的甘甜,享受着语文教学的幸福。

参考文献:

[1]田秀兰.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11).

[2]关其凤.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速读(下旬),2015(7):143-143.

[3]陈惠娟.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教学实效性——小学语文作文的兴趣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06):27-29.

[4]魏继元.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分析[J].科技展望,2016.2.

[5]吴明莉,张沁芳.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2).

猜你喜欢

开展指导兴趣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