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2018-08-06刘灿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要:在当前全国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背景下,主体间性理论作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更好地将该理论用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高校主体间性弱化的成因分析、需把握的几项原则和具体方法等三个层面,对主体间性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用进行解析。

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性”又称交互主体性,严格来说,主体间性范畴正式成为哲学话语,肇始于胡塞尔(E.Husser1)的现象学哲学,其中,尤以哈贝马斯(J.Habermas)在其“交往行动理论”框架下描述的主体间性最为典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了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加以改造的对象,是一种有缺陷性的、片面化的和不完整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开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交互过程,并由过去重视学生的外在行为转向注重学生的内在诉求,有助于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体间性弱化的成因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间性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观念转向,提升育人实效。然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主体间性弱化的困境仍有待化解,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借助网络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与技巧较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方的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时常常被传统思维模式制约,仍存有教育者高于受教育者的优越感,不能主动学习使用网络新兴媒体,无法准确定位自己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无法像在现实空间那样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缺失,难以使用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无法形成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少了交往互动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面对信息爆炸时代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对学生思想的渗透时,仍采用原有的简单粗暴的方法封锁或限制信息,柔性引导的教育方法捉襟见肘,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和逆反心理,无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致使主流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网络平台上“失语”、“缺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事倍功半。

2.思想政治教育重“外”轻“内”。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是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通过对教育内容的吸收、理解和消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通过外在的行为体现出教育效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是相互交流、相互接纳和相互理解的过程。但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没有恰当地处理好“内”与“外”、“知”与“行”的关系,往往采取命令、约束、强制等方式,轻“内”在的“知”,重“外”在的“行”,促使受教育者的行为达到教育者的“预期目标”,较少地考虑教育内容能否被受教育者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如何、受教育者能否真正理解教育内容以及是否对教育内容有困惑之处等。

3.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缺位。新媒体时代下学生主体地位虽然得到提升,但受制于在校学生有限的认知解读能力使其意识不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双方皆为主体关系的意义,常以网络技术的积极使用者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自居,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为教育活动主体一方的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由于和谐师生关系弱化,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不足,致使学生持消极应付或反抗抵制的态度对待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发起的教育活动,诱发学生个体主体性发挥有余,师生共同体关系中学生的主体性缺位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大打折扣。除此之外,由于在校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事物全面認识能力欠缺,在面对多元价值交织充斥的网络虚拟世界中非理性言论和错误诱导,因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而形成错误的思想乃至产生过激的行为,引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妨碍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的几项原则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强调各教育要素之间地位的平等,因此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贯彻创新精神,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高度遵循以下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点就在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而对于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衡量并不应当局限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上,而是应当将其纵贯到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流程当中。从实践层面看,唯有充分拓展大学生的参与度,才是对大学生主体地位予以还原的切实体现。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拥有着主体性权利,直接决定着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科学合理性,也只有大学生能够对此予以认同,才能有助于教师更顺利地达成教育目标。因此,教师有必要抛弃原有的绝对权威理念,同大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去合理验证教育方式的合理性。

2.共同进步原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需要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主动传授理论知识,因此成为了价值教育的重要基础;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则是保证教育实践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由此可见,无论是教育者抑或是被教育者,两房主体但凡有一方的主动性缺失,则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 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切实遵循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原则,打破传统“主客二分”教学理念框架的束缚,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此基础上,深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将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核心依据贯彻于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当中。 对于共同进步原则的实践融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适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大学生的现有意识形态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的精神支柱。 在此过程中,教师亦应当不断对大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借感情基础的确立推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如何运用

1.要切实还原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贯彻成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动力。唯有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关系并创设良好的共同进步空间,才是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切实还原。对此,本文认为教师在进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放低自身的姿态,视学生为朋友,同学生一并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为相互之间思维观念的交互提供更多的平台,同时给予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对自身的看法或意见进行表达,以此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助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因此教师更应该对学生给予更多地尊重,将教育活动限定在紧密围绕大学生的生活当中。

2.要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立场坚定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只有坚定政治立场才能把握准确的尺度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素养。网络素养包括熟练使用网络通讯软件,熟悉网络语言、网络符号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和技巧。这样才能贴近学生,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学习能力。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总结,通过不断交流向学生及同事学习新观念、新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及时弥补不足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3.要致力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在于提升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然而教育也是从生活实践当中而来,有必要引导其回归到生活当中。 由此可见,要想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的作用,有必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本文认为,教师在进行价值教育的过程中,应在尊重学生与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将点点滴滴的生活实际搬到课堂当中,对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可以学生的兴趣为方向,基于学生对于不同事物的理解与认知做出客观的判断与理性的引导。 以此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整合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将直接作用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4.积极探索交往互动式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忽视教育双方的交往和互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改变以往的单向灌输,转向交往互动式教育。教育者可以采用体验式、启发式、探究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承认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挖掘受教育者潜在的兴趣点,培养和开掘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对话与相互交流中形成“我”与“你”的平等关系。通过角色转变、实践锻炼、游戏体验、情景模拟、榜样示范等方式,使受教育者真情实意、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内容的价值所在,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螺旋式上升。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借助翻转课堂、微课以及自媒体的优势,打破常规,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使教育雙方在交往中对话,在对话中互动,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良好效果。

作者简介:刘灿(1984—),男,汉族,河南省长葛市人,职称:政工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