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与护理关爱行为的关系研究
2018-08-03刘惠君何莉萍高晓妹
刘惠君,何莉萍,高晓妹
(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精神科护士的服务对象是精神障碍患者,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密切,随时都可受到患者的言语、行为攻击,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1]。面对患者的危机状态以及病态之下的攻击冒犯行为,精神科护士往往将愤怒藏在内心加以控制,这无疑使护士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委屈、愤怒、容忍、报复、逆反和回避心理[2],甚至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宽恕是指在受到不公正的伤害后,愿意对冒犯者摒弃愤怒、负面的判断和行为,并对他宽宏大量,甚至施予爱[3]。宽恕可消除愤怒、减轻痛苦、修复心理创伤[4],有助于增加正性情感,维护身心健康。关怀意为关心、关爱、照顾、爱护、帮助、牵挂之意,它是优质护理的重要指征,也是护士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5],对患者实施护理关爱行为是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水平,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对精神障碍患者宽容、理解、尊重并施以护理关爱行为,这是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年5 月—6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甘肃省某精神病医院228名愿意配合调查的在职注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228名护士中,男性24人(10.53%),女性204人(89.47%);年龄 18~54岁,平均(26.5±5.10) 岁;护龄≤3年 91人(39.91%),4~6年82人(35.96%),≥7年 55人(24.12%);护士167人(73.25%),护师49人(21.49%),主管护师及以上12人(5.26%);中专 48人(21.05%),大专 143人(62.72%),本科 37人(16.23%);婚姻状况:未婚134人(58.77%),已婚94人(41.23%);用工性质:编内76人(33.33%),编外152人(66.67%);工作环境:开放式环境38人(16.67%),封闭式环境190人(83.33%);受攻击方式:语言攻击 53人(23.25%),肢体攻击20人(8.77%),语言+肢体攻击154人(67.54%),未受攻击1人(0.44%)。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1)一般资料问卷。由调查者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用工性质、学历、职称、护龄、攻击方式、工作环境等内容。(2)Hearland宽恕心理量表。该量表由Hearland编制,分为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两个维度,主要测量研究对象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的倾向(如“我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始终心怀怨恨”“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罪恶感”)。量表包括24个条目,两个维度各包括12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计1~7分。量表总分24~168分,得分越高表示越容易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Barber等[6]在研究中发现,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和0.7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他们还指出该量表有良好的效度。(3)关爱行为评价量表。该量表由Wu等[7]于2006年编制翻译,包括4个维度,共24个条目。4个维度包括:①保证(8个条目),用于评价是否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②知识和技能(5个条目),用于评价处理患者问题的能力;③尊重(6个条目),用于评价能否理解和支持患者;④联系(5个条目),用于评价能否指导患者并让患者参与治疗与护理。量表采用4级评分,“完全不是”计 1 分,“有时是”计 2分,“多数是”计 3分,“完全是”计4分。量表总分为24~96分,得分越高表示护士的关爱行为越佳。原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国内顾建芳等[8]翻译的中文版量表CVI值为0.90,Cronbach's α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86。
1.2.2 研究方法 由研究人员向调查对象说明自愿参加和保密等原则,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后发放问卷。统一指导填写,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13%。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关爱行为得分(见表1)
表1 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关爱行为得分(x±s,分)
2.2 精神科护士关爱行为条目得分排序(见表2)
表2 精神科护士关爱行为条目得分排序(x±s,分)
2.3 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与关爱行为的相关性(见表3)
表3 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与关爱行为的相关性分析(r值)
2.4 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关爱行为的影响因素(见表4)
表4 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关爱行为多元回归分析(n=228)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28名精神科护士总体上遭受患者语言或行为或语言和行为双重攻击的比例高达99.56%,高于国内钟耕坤[9]的研究结果。
3.1 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现状
本研究探讨了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总体水平,其宽恕心理包括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Maltby等[10]认为,宽恕他人是指受害者受到他人的伤害后,自愿停止敌视冒犯者,并善待冒犯者的心理过程;宽恕自己是指个人饶恕自己所犯的错误或罪孽,由憎恨自己转变为关爱自己的心理过程。
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总分在65~134分之间,平均为(96.79±12.10)分。有44.7%的护士宽恕他人水平低,50.4%的护士宽恕自己水平低,说明精神科护士宽恕他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多数精神科护士面对来自患者病态之下的冒犯行为,其心理表现为积极向上,能够妥善应对和处理意外情况,忘却患者带来的伤害,原谅、接纳和关爱患者;而半数护士宽恕自己得分低,说明这些护士心理承受及心理调适能力较差,不易宽恕自己,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危机状态下发生的意外事件表现为久久不能释怀,并产生内疚心理,以至于负性情绪积累,影响身心健康,进而使护理关爱行为的实施受到不良影响。国内研究认为[11-12],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整体护理水平和质量,精神科护士被攻击后的情绪反应直接关系到其服务态度的优劣。因此,精神科护士的宽恕心理不容忽视。
3.2 精神科护士关爱行为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关爱行为总分在48~96分之间,平均为(76.10±8.37)分,量表4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保证、尊重、知识和技能、联系。24个条目从高到低排序,得分最低的几个条目是联系维度中的花时间陪伴患者(2.57±0.86)分、帮助患者成长(2.73±0.75)分、让患者参与自己的护理计划(2.76±0.77)分;得分最高的几个条目是及时给患者治疗和药物(3.66±0.60)分、知道如何告知患者重点(3.62±0.58)分。本研究还发现,有半数护士认为自己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及时满足患者需求,认真评价处理患者的问题,但在指导患者并让患者参与治疗与护理关爱行为方面存在明显欠缺,说明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处在不断完善之中。
联系维度得分最低,可能与工作负荷加重、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缺乏、非护理工作增多等有关。目前在就医环境新常态及优质护理服务背景下,由于精神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工作负荷加重等原因,精神科护理人力资源显得相对不足,势必影响护士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文关怀行为。此外,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本研究中,护龄≤3年的护士占39.91%,护龄4~6年的护士占35.96%,护龄≥7年的护士占24.12%。可见,精神科护理队伍较为年轻,部分护士在护理经验、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相对薄弱。有的护士忽视了“整体人”的护理理念,对责任制整体护理内涵认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护理关爱行为的整合与灵活运用。另外,因地域、经济以及管理等因素影响,使得非护理工作增加,护士陪伴患者的时间相对减少,指导合作型护患关系受到影响,导致精神科护士在关爱行为联系维度方面存在缺陷。
3.3 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对护理关爱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宽恕他人得分与关爱行为总分及其4个维度之间呈正相关(P<0.01),说明宽恕他人得分越高的精神科护士,其宽恕水平越高,护理关爱行为也越好。当他们遭受来自患者的冒犯行为后,倾向有更多的正性情绪、认知和行为[13],能够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同感、同理,发自内心地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14],真正让精神障碍患者在保证、知识和技能、尊重、联系方面感受护理人文关爱。宽恕自己与关爱行为总分及保证、尊重和联系3个维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或P<0.01),但与知识和技能维度没有相关性(P>0.05),说明宽恕自己得分越高的精神科护士,虽然他们在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方面有所欠缺,但对患者的护理关爱行不受影响。从本研究看,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与护理关爱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宽恕他人维度与护理关爱行为的关系最紧密(P<0.01),宽恕自己维度次之(P<0.05)。可见,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影响护理关爱行为的实施。
3.4 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关爱行为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通过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特征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关爱行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进一步分析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关爱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分别以宽恕心理、关爱行为总分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及两个量表不同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宽恕心理总分的预测,仅有一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即护龄对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有影响作用(P<0.05);对于关爱行为总分的预测,有两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即宽恕他人、年龄对护理关爱行为有影响作用(P<0.05)。可以看出,护龄长的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趋于成熟,宽恕他人倾向更好,更能够从专业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患者的病态行为,护理关爱行为也越好。有研究显示[15],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对宽恕的理解更加成熟、更愿意宽恕。
4 综合干预对策
(1)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实践中,对于遭受患者攻击冒犯行为的精神科护士,采取共情及心理支持等心理学方法,鼓励受伤害护士积极倾诉,减轻负性情绪积累;护理管理者通过认真倾听、指导应对方式,因势利导,说明同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关心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以点带面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信心,培养其高尚的职业情操和神圣感。
(2)针对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宽恕教育与培训。采取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访谈、个别心理指导与团体活动等综合心理干预方式,消除负性情绪影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身心健康,确保精神科护理关爱行为规范、有效落实。
(3)针对精神科护理关爱行为存在的问题,可在夯实精神科“三基三严”内容的基础上,开办护理心理学、伦理学、专科沟通技能等专题讲座,丰富人文知识内涵,弘扬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重视精神科年轻护士的“传、帮、带”,强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通过开展关爱照护个案分享等人文关怀主题活动,增强护士的人文素养,将护理人文关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患者满意度。
(4)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是开展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保障措施[16]。因此,合理设置各类护理岗位,充分利用和整合护理人力资源,减少非护理性工作,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专业照护。同时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有效减轻工作负荷,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确保责任制整体护理有计划、有落实、有效果。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理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护士队伍中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状态[17-18]。因此,对于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与护理关爱行为方面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相信经过精神科护理同仁的共同努力,探索研究出一系列的针对性综合干预措施,必将促进精神科护理团队积极、健康成长,提升精神科护理人文关怀品质。今后我们将扩大男护士样本量,进一步弥补本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