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激励教育

2018-07-20杨希

关键词:激励教育班级管理

杨希

【摘要】 在班级的管理与建设中,有效地运用各种激励方法进行激励教育,能让学生增强自信,感受自我力量的不竭能源,化为动力推进自己前进,把班级建设成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集体。

【关键词】 班级管理 激励教育 激励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6-221-01

0

一、激励教育的含义

激励运用于教育当中不仅仅指的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内外因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激励教育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开掘潜能为宗旨;它始动于教师激励的教育思想,着眼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动力系统及道德内化机制的完善,立足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而促进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二、激励教育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曾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励”。

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些班级除了期末评三好、评先进、评奖学金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什么新的激励手段。其结果是:只有少数人能受到激励,而大多数人则被排除在激励目标之外,轻则无动于衷,重则产生抵触逆反心理,造成有“激”无“励”的结果。有鉴于此,开展激励方面的探索,旨在让学生增强自信,感受自我力量的不竭能源,化为动力推进自己前进。

三、班级工作中激励教育的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由此可见,在教育教学中,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怎样通过激励来达到引导学生的自主意识的目的就显得尤為重要。下面就来谈谈班级工作中激励教育的几种方法。

1.情感激励

“感人心者莫乎情”,班主任要根据学生需要和情感之间合乎规律的联系,通过满足学生某种需求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情绪。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走进学生,走向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的情感零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的真诚,一旦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共鸣,从而会自觉地跟班主任前行或按班主任指引的方向前行。

2.目标激励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是目标明确,集体中的每一成员时刻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因此,当接手一个班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该班的质和量进行认真分析,摸准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较长远的奋斗目标;在不同阶段,又根据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目标,通过目标管理来形成班集体。为此,我们确立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班训(长远目标),确立了争当文明寝室、文明班级等短期目标。这些激励性目标的确立,带动了学生内在潜能的发展,为班级各项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增强了班级成员的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3.成功激励

在班级管理中,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班主任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必要时可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在奖励时,要一改过去单纯奖励成绩优等生的做法,特别注意奖励那些经过努力而有显著进步的中下等生。班主任更要时刻注意寻找班中这些同学的闪光点,对他们取得的哪怕是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如我在班级中就设立了“进步奖”,每月评比一次。一张小小的奖状,却能在这些学生的心中掀起巨澜,使他们尝到进步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4.物质激励

班级管理中,在强调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必要的。陶行知先生用糖来奖励打架学生的事例在教育界广为传颂。我在班上实行了操行评分制度,每月进行一次总结,评出星级学生,用一个小小的笔记本或一本书作为奖励。这不起眼的奖品却是对学生某个阶段学习或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促使学生产生受赞赏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激励学生在新起点上继续奋发努力。

5.榜样激励

5.1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学生

由于中学生生活阅历较浅,道德观念较薄弱,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学生中,符合中学生的认识特点。他们容易从内心深处把那些正直无私、为真理不懈斗争的行为和精神作为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并会经常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因,克服缺点以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5.2以优秀学生为表率

在管理班级中可以通过同龄人中优异者作为榜样,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生敬佩和效法的榜样。如:对每次在年级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颁发小奖状进行表彰,在阶段性考试后设计各科状元榜,这些不仅提高了这些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激发了班上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了良性竞争。

四、结语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同时激励教育也是一种领导艺术。要把工作做好,主要取决于班主任的机智,因为它本身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激励方法。但是,根据我的体会有几点可值得考虑:一是激励要及时,不论表扬、嘉奖或给与一定的荣誉等应尽可能及时。这是因为人们对眼前和较近的刺激印象较深刻,时间久了,容易淡忘。二是激励要适当、适度、引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经验、个性性格都不尽相同,他们对激励的需求和反响也不一样,只有“因材施教”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2]吴佩杰.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中小学教育,2000,(9).

[3]邵宗杰.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戴维.H.乔纳森主编,任友群,郑太年译,高文审校.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5]焦丽,李树平.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8).

猜你喜欢

激励教育班级管理
立足激励教育,活化语文教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应用
浅谈激励教育的运用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