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校物理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2018-07-20何莉

关键词:体校

何莉

【摘要】 “体校”是个特殊的教育基地,根据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作为一名文化课教师面对这群运动员学生主要从运动员学生的文化基础、运动员学生学籍与学龄问题、运动员学生比赛或集训对学化学习的影响、物理实验器材空缺等几个方面来谈谈对物理教学所造成的一些困难。并提出了自己对这一困难的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 体校 运动员学生 物理教学困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6-151-02

0

“体校”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是一所既熟悉又陌生的特殊的教育基地,它是一所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从小抓起”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发展竞技体育事业,为国家、省、市、以及高校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同时它又是一所全日制中等体育专业学校,附设小学部和初中部。所以根据学校的性质,为培养学生成为有文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校实行半天文化课学习,半天运动训练的教学方式。我作为体校的一名文化课教师面对这群运动员学生来谈谈就物理教学所面临的一些困难。

一、运动员学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运动员学生整体文化知识参差不齐是导致物理课堂教学很难进行原因之一,而造成体校运动员学生的整体文化基础知识较差的主要原因取决于教练的招生选材。体校的生源分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附设班招生,主要面向全国招收具有较高竞技体育基础的、适合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需要的体育苗子;一种是中专招生,就是根据市政府的计划,面向深圳招收具有体育专长的学生和运动员,设置运动训练专业进行深造和培养。这两种招生最终决定权在于教练,同时我们知道具有较高竞技体育基础的体育专长学生本来并不是很多,再加上要招收大批文化知识优异的学生可能就更加少之又少,因此在实际的招生选材方面可能就偏侧重于体育基础、体育专长这一方面,在运动员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这一块就会被有所忽视。还有就是学生自身学习偏科造成的物理基础知识较差,如很多运动员学生的数学偏科严重,而我们知道物理一门是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的自然学科,如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特别是且数学是物理的基本工具。如还很多数学较差的差生连基础乘除都不太熟练又或者说没有掌握,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很多要应用数学知识来解答的物理知识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就变得很困难,甚至物理老师要身兼数学老师的任务要一遍一遍的讲解基础的数学基础运算、数学三角函数关系等等,最后的可能就是物理老师终于讲清楚数学问题了,课堂也结束了,教学任务就得往后移动,如果学会了也是最好的结果了,要是遇到基础极差的物理老师就是头痛,这种“头痛”可能就叫做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补起,看到这里很多人也会觉得这种情况在普通学校估计也是有的完全无须拿出來大肆渲染,但是我又想说这跟普通学校还真是不一样,普通学校这种情况可能就是一个至两个少数这样的学生,而我所面临的却是成片的类似状况,所以有时候这种问题就变成了物理教学过程过不去的“砍”,要在课堂上将这成片的学生都教会就是个大工程。

二、动员学生学籍与“学龄”不匹配

运动员学生学籍“学龄”不匹配是造成物理教学困难的原因之一,在体校每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部分运动员学生学籍申报与学生就读年级不符合的情况,如运动员学生学籍已申请在高中但实际学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就读在初中,而这一部分学生可能一个学期后或学期中途又再突然回到高中部就读,这样突然插班的就导致了学生的各科知识都无法衔接,因此运动员学生就可能由于知识的缺失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节奏也会逐渐失去对物理学习兴趣,物理课堂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难以继续。

三、比赛或集训任务造成的知识断层

运动员学生由于比赛或集训任务造成的知识断层是造成物理教学困难的原因。在体校每个学期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学生由于比赛或专项集训任务在学期中途离校参加比赛或者集训,这些孩子由于由于比赛或进行专项的全天训练就会耽误学生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且在这期间若没有在就近学校参加继续学习就可能造成学生学习中途断层,而物理知识具有的连贯性是比较强的,个知识点没有掌握便会影响了下一个知识的学习,若长时间集训而造成的知识大面积断层,学生再想继续学习就较为困难了,这也是造成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大困难之一。

四、物理实验器材匮乏,教师运动员学生实验虚设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而有趣的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理解。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课程理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终生发展,要求学生尽可能参与到实验中来。物理实验本来是以仪器为主要对象而进行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实践过程。但由于学校实验器材的限制,学生实验基本无法开始开设,对物理教学起到的作用就大打折扣。

针对我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几点较为突出的问题,我想提自己一些想法:

一、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基础知识,科学的选材

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基础知识,科学的选材。我觉得教练员及学校领导两方应该在进行运动员的挑选时应在重视运动员学生体育基础、体育专长的同时也要兼顾运动员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首先教练员选才过程中应该将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列为选材的标准之一,然后是校方应该设定相应的运动员学生的入学标准,在运动员学生入学进班学习之前要进行相应的文化测试摸底,若运动员学生在入学文化摸底不能达到学校入学标准的要跟教练员沟通对这部分运动员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补习还是其他的替代措施等尽量的要让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至于相差太大,造成教师上课“重心失衡”的现象。

二、学生的学龄和学籍之间一定要匹配

运动员学生的进班及入学手续都是需要教练员全力配合的事情。在这个方面我提一些关于自己的建议1、教练员一定要清楚学生的实际学龄和水平,并根据此条件进行上报申请学籍;2、在这个申报的过程中教练员一定要参与并全程配合不能随意指定一名大队员处理。

三、比赛或集训任务时应及时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体校学生的性质比较特殊,他是运动员也是学生,所以兼顾比赛和集训计划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这部分运动员又是正要接受文化知识的学生,所以建议:1、教练员在安排学生进行比赛或者集训时应提前与老师取得联系,告知计划并跟老师做好安排如让教师给这部分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视频,和电子作业;2、教师将这些学习任务中的学习视频和电子作业一并告诉教练,在外出比赛集训时由教练员要给运动员学生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并由教练员监督完成,完成后及时向老师反馈学生的电子作业;3、教师根据教练员学生的反馈及时批改作业及布置下一步的学习方案;4、如学生要长时间的集训的话教练员应该与当地的教育部门申请让这部分的运动员学生就近跟班学习保证这些学生学习“不脱轨”。

四、学校要重视物理实验室的建设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理论的基础,也是物理学发展的基本动力。实验在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实验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

学校实验室是完成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是保证新课标全面实施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工作必须为实验教学服务,必须为完成教学计划,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

实验室的建设,是开展实验教学的物质保障,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先决条件。学校领导首先应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创造物质条件。

作为体校的一名物理教师针对以上遇到的教学困难要求学校上层领导及教练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教练选材、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存在的矛盾,以下就是我对解决这些矛盾的一点拙见,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相关工作者来探讨这个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庆功.试论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3]李昌军.运动员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体校
体校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有效防范策略探索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对体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策略研究
试论体校英语教学
孩子们的冠军梦
原版动画片在体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校举重创新教学探讨
如何做好体校班主任工作
搞好少体校体育工作管理的办法
体校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