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冠军梦
2016-05-14柳涛林原
柳涛 林原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一组关于中国体校的图片,图片展示了6岁孩子进行日常训练时的场景。“体校”这一话题也瞬间再次引起网友们的热议,“从娃娃抓起”的举国体制是中国竞技体育走向强盛的不二法门,但孩子们真的快乐吗?
能够站在奥运会舞台上的中国运动员,他们都是从小就接受系统化的训练,而运动员的培养最初都是从体校开始的,她们年龄多数在4岁~14岁之间。枯燥、残酷的训练课并没有影响孩子们刻苦训练的热情,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奥运冠军梦”。而对孩子们来说,能够进入专业队,成为世界冠军,是改变命运的最好出路。
然而近年来,机构体制的缺失、家长观念的错误,都造成了人们对“体校”的错误认识。网球冠军李娜曾说:“小孩子永远都是单纯的,有个别的家长太急功近利了,觉得打球就一定要拿冠军,这是很错误的。大人必须纠正自己的想法。”
其实早在20年前,孩子上体校训练是多么难得、多么光荣的一件事啊。那时候,体校的教练会到各个小学去挑人,他们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不仅要五官端正,还要身材匀称,体能也要好,跑步要快,平时人要活泼机灵。
另外,挑选苗子的时候也会对家长的身高进行参考,孩子虽然眼下长得高,但如果父母都不高,孩子的身高将来就很难说了。初定了以后,教练还要带着孩子去做各种测试,看看这孩子到底有没有发展前途。算下来,一个班级也就没几个人选得上。入选少体校的孩子们,父母肯定是最高兴的。在那个年代,他们都一心想着家里也能出个张爱玲这样的世界冠军。学校的老师也是一样,甚至校长都会亲自去为孩子们的比赛加油,拿了名次以后还会在学校里张榜表扬。
体校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个风光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奥运冠军都是从体校里起步的。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上海两位世界顶级的运动员姚明和刘翔就是从徐汇区少体校和普陀区少体校里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当时大部分的孩子因为年纪小,对体育这件事并不是很清楚,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只是看到父母和老师都热情地鼓励他们好好训练,也就坚持了下去,他们每天一放学就会赶到体校去训练。同学们都会特别的羡慕这些去训练的孩子,因为到体校训练的话不仅吃得好,餐餐都有排骨吃,还能拿到10块钱的零用钱。据说,姚明9岁进少体校的时候,也不是因为喜欢篮球,而是冲着能喝一瓶牛奶去的。
俗话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此一时彼一时啊。现如今体校在招生时,就遇到了新时代的新问题。每年各区县到各小学去招生时,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招不到合适的学生。也许是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娇生惯养的,体能方面肯定和20年前的孩子没法比,所以挑选的余地就不大。好不容易看中一个合适的,家长又不同意。好不容易说服了家长,学校老师又说不同意……
招不到学生怎么办呢?很多体校就只能对外开放,招收那些自愿来报名的孩子。这样一来,孩子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了,训练起来也就更困难了。
体校走到这一步,对热爱体育的教练们来说当然很悲哀。已经50多岁的某体校教练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各个区就有了自己的少体校。最红火的阶段是创立的初期,以及文革结束后的那段时间。”
“很多中年人都会有印象:小的时候,在弄堂里看到一个穿着蓝色的、带两条白线边裤子的小孩,就非常羡慕他,因为这条运动裤是体校学生才有的。”这位老教练接着说:“那时的出路比较少,考大学又很难,所以爸爸妈妈都支持自己的小孩进少体校,怎么说它也是个学校,比游荡在社会上强。那会,有的家庭是兄弟姐妹几个人一起上少体校的。”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体校曾经大受欢迎,是有很多社会原因的。比如说,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上体校的孩子就有牛奶喝,就有肉吃,就有零用钱拿,这或许就吸引了很多的人。很多家长认为大学的门槛太高了。很多小孩得学习成绩也只是中等,但运动细胞倒是不错,那不如就去体校吧,做个运动员也是条不错的出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在世界上大放光彩,队员们一下子都出名了,孩子到少体校学排球也就成了大热门……
很多人说,现在的家长和老师都很功利,所以他们不再愿意让孩子搞又苦又累、又没有前途的体育。其实这话是说反了,功利的目的心在任何时代都会有,只是表现得方式不同罢了。
“生命不要求我们成为最好的,只要求我们做最努力的。”顾拜旦在创立现代奥运会的时候就说过,体育的精神是为梦想而战,为美好而奋斗,并不是最后的那个成绩。其实,对于如今体育机制不论是在体育界还是在社会上一直没有停止过讨论,利和弊在每次讨论大潮中也被无数次的重复,但是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唯一的愿望也许就是从这些小孩子的脸上看到更多天真的笑容,而不是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