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某高职学生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分析

2018-07-14苏春娟潘仁杰

考试周刊 2018年59期
关键词:健康素养高职学生

苏春娟 潘仁杰

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市高职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卫生部编制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苏州某高职院校抽取的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高职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0.84%,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三个方面的比例分别为1.39%、13.37%和73.12%。不同专业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子女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不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苏州高职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偏低,特别是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学校相关部门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措施,努力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关键词:健康素养;现况调查;高职学生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 是指个人获取、理解、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适当的卫生健康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已有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健康素养与健康状况存在着正相关。我国于2008年、2012年和2013年先后开展了三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监测显示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分别为6.48%、8.80%和9.48%,由于大学生主要生活在学校,所以在这三次大规模检测中,虽然涉及了少量学生,但是并未把高职学生单独进行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课题组成员于2016年10月至11月利用晚自习时间在苏州某高职院校开展了健康素养的现况调研,以期为学校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

一、 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苏州某高职院校在校大一和大二共718名学生。

(二) 研究方法

1. 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年级和专业分层,每个年级每个专业随机抽取1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

2.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采用2008年卫生部编制的《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稍做修改,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纬度、67个条目,答对1题计1分,答错或漏答者计0分,答对80%以上为具备健康素养。

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包双人录入数据并核对直至无误,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 一般资料

本次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18份,有效率为89.75%;大一学生401人,占55.8%,大二学生317人,占44.2%。具体人口学特征见表1。

(二) 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

本次调研的学生中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0.84%,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健康素养的具备比例分别为1.39%、13.37%和73.12%。

(三) 不同特征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健康素养总分及各纬度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对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及父亲文化程度对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年级、专业和父亲文化程度对学生健康基本技能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生源地和母亲文化程度对健康基本技能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生源地和专业对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养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級、父亲文化程度和母亲文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

三、 讨论

本次调研中大学生的总体健康素养、健康理念与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方面具备率分别为 0.84%、1.39%、13.37%和73.12%。低于河南省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22.3%)、南京市五年制高职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22.44%)和吉林市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10.82%);低于全国城市居民15~25岁年龄组总体健康素养、健康理念与基本知识具备率(8.41%和19.51%),高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的具备率(8.68%和31.96%)。

本次调研的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群,但是其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可能原因有:①整体素养回落。目前高职学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学生整体素养有所回落,对知识的储备率包括对健康知识的储备率有下降的趋势。②认识不足。学生正处于青壮年期,整体健康状态较好,认为疾病离他们非常遥远,平时生活中不关注或很少关注健康和疾病的相关知识。③宣传力度不够。我们调研的这所学校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浓,校园宣传栏和宣传橱窗中没有发现与健康相关的栏目。④课程设置不到位。本次调研的学校没有独立开设健康教育相关课程。

鉴于高职学生目前的健康素养水平,我们提出的对策:①开设健康教育课程。②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宣传栏、宣传橱窗、电子屏幕等媒介定期宣传健康相关知识,并及时更新内容;每月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专业人员开设健康相关专题讲座。③加强班级内部宣传。利用班级团日活动、黑板报、宣传海报等传播健康相关知识,每学期开设一次健康知识有奖竞赛,评选一、二、三等奖,奖励健康相关小礼品。④正确引导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目前,网络宣传越来越受年轻学生喜爱,网络上信息量丰富,但是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有待考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辨别信息的真伪,也可以利用微信、QQ、学校论坛等方式传播健康知识。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卫生部,2009.

[2]王萍.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4):298-302.

[3]杨晓,张振香,张艳等.河南省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10):787-790.

[4]彭鹏,闵捷,乜金茹,王晓康.南京市某校卫生类五年制高职学生健康素养现况调查与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21):2984-2987.

[5]任丽平,王杨杨,王柳行.吉林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467-1468.

作者简介:

苏春娟,潘仁杰,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健康素养高职学生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上海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上海市2008—2015年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变化趋势研究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