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与传统人文精神的渗透

2018-07-14肖珠宝

考试周刊 2018年59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渗透

摘要:中国漫漫泱泱且浩浩瀚瀚的古代传统文化中,有极其重要且无法取代的一部分——诗歌。毫无疑问,高中古代诗歌的教学过程应尽显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古代诗人词人作诗歌无非是为了抒情言志,而现代人读诗歌则是为了感悟人生,体会在诗词作者所在时代的时代精神,自然也能从中感受诗词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所在,感受诗歌中丰蕴典雅的情韵,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水平,丰富自身原本尚为肤浅的内涵。诗歌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为了在人性冷漠的现代唤醒人们对民族文化、民族思想、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关键词:高中古代诗歌;渗透;人文精神

一、 古代诗歌中所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

(一) 精神价值

著名学者王学泰曾说过:“诗,曾经是一种精神价值。”“曾经”即是指中国古代。因为中国古代古诗歌中不乏诗人自我意识的体现,大多是追求自身人生价值,追求自我,成就自我。多少诗人面对国破山河无畏无惧,高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般的大无畏精神令人唏嘘,也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般刚烈决绝,这些是诗人精神价值体现之一——无私的爱国之心,诗人的社会价值观体现于无私的责任感。“穷则独善其身”,多少诗人面对污浊的政治环境,宁可饿死也绝不舍弃心中那朵圣洁的莲花。更为豪放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人,为大写的人字而抗争,这些亦是诗人自身精神价值体现之一——无畏的反抗精神。道德至尚、关注人性提升、体现生存价值便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从古至今,任何一个认为自己无存活价值的人,是最悲哀、最痛苦、最煎熬的。而古代诗人词人正是通过诗歌独一无二的艺术手法和其无可比拟的风韵内涵体现他们所追求的人生价值。然而他们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并非都是居于庙堂之上流芳千古,他们只是为了让自己普通的人生不再平凡,只是为了不忘本心,坚持自我。

(二) 爱国情怀

江山如此多娇,引领无数爱国诗人不断前行。爱国诗歌正如璀璨星河中耀眼明亮的一颗星,爱国诗歌见证了无数历史沧桑,为无数中华儿女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爱国情怀,悠悠旋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中一直未曾变过,而爱国情怀以一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诗人词人的诗歌之中。无论何时,提及爱国诗人,人们脑中便浮现一个伟大的名字——屈原,他的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散发着浓烈而发人深省的爱国情怀,饱含着他的满腔爱国热忱。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或因其忧国忧民,因而疾病缠身、潦倒度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老泪纵横面对国破山河;“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多少人闻及,也随他潸然泪下。陆游、辛弃疾,直至年迈依然志在报国;岳飞、文天祥,鞠躬尽瘁、视死如归。无数青年豪士,读过他们的爱国诗歌而满腔热血,为了保卫国家、保卫民族,奉献自我、奔走呼号。

(三) 人文情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能体现人文情怀的便是儒家思想。“教以人伦”是孟子在《滕文公上》提出的教育思想,儒家思想的儒生们秉承儒家思想中的人文情怀并将其发扬光大。在高中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各种情感不断交织,坚贞不渝的爱情、至真至纯的友情、无私奉献的亲情交织成原本冰冷的诗歌中温存的存在,中国古代文学犹如一个百花园,而古代诗歌中的情感犹如园中花朵的芳香,复杂而温馨。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最真挚的爱情便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化为连理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最真挚的祝愿,无论友人是否在身边,都祝君友情长存;孩子即将远行,母亲依依不舍,纯朴但深重的亲情体现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高中古代诗歌教学让我们了解到的是,其中的人文情怀不是客观的、静态的,而是一个不断与人文环境互相联系、互相融合的动态过程,尤其是在诗歌中感悟出来的情感,它并不浮于表面,而是极具深度的,现代人所能感受到的是诗人丰蕴而又真挚深切的感情。

(四) 人格精神

社会与个人的冲突矛盾,成为古代诗歌的又一重要内容,古代诗人鄙视流俗,对其身处社会的黑暗与官场的腐朽,认知得清晰透彻,即便其在权力与金钱的威逼利诱下,依旧处变不惊,不改其高风亮节。然而理想总是无法匹配现实,即便遭受无数打压和折磨,身心受挫,诗人们并没有选择放弃、选择毁灭自己,他们依旧宠辱不惊、防守有度、放手一搏,保持自我悠然独立的人格精神,其积极乐观的态度未曾变过。李白不愧为一位豪士,他无畏官场腐朽,鄙弃流俗,在际遇受挫仍长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狂放不羁;依旧是他,虽“行路难、行路难”,却仍满怀自信,积极进取、奋发图强,高歌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有一行人,他们无论世事如何,依然淡定从容,独善其身,他们宁静而淡泊地吟唱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些诗歌,尽管时隔千百年,却依然响彻天宇,影响后世。

二、 诗歌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策略与方法

(一) 树立正确“诗教”观,渗透传统人文精神

“诗教”文化源远流长,而诗教的主要任务由教师承担,尤其是语文教师,这是其必须要接受的责任。一名合格的教师要能淡泊名利、正直不阿,规整的教学秩序是前提,人文精神的渗透是目标。一名语文教师,自身必须吸收传统“诗教”中的真正含义,并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然后赋予“诗教”以新的蕴含,潜移默化地将其精华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文学素养,造就学生美好的品格,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二) 理解诗歌思想内容,掌握诗歌艺术技巧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是使传统人文精神在当代教学中得以渗透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要使学生不仅仅掌握知人论世,自上而下的鉴赏手段,更应该了解诗人词人的平生经历,深刻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解体系。《声声慢》中李清照以“凄凄惨惨戚戚”开篇,要是学生不清楚李清照当时是处于家亡国破的境遇,并写下这首词,自然很难懂得这种“凄凄惨惨”传达的是何种的痛苦。此外,理解诗歌的又一关键是掌握诗歌的艺术技巧,诗歌中采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艺术技巧等都是诗歌品析的要点。

(三) 采取科学教学法,重视人文精神熏陶

在高中古代诗歌教学过程中,因作品与学生有时空的间隔,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古代诗歌学习的兴趣。若想在古代诗歌课堂中深刻渗透人文精神,语文教师必须采取科学教学法,避免枯燥的课堂教学,应让课堂充满诗意性但不乏有趣性。第一,应美化课堂教学的言语,学生往往能被优美的诗意的教学语句吸引。例如:教师在讲解张若虚的名诗《春江花月夜》时,这首诗的描景一绝,一句一景,教师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营造了一个美妙绝伦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语言能理解诗人当时面对美景所想要表达的情感。然后,提高学生兴趣的又一方式是可以在古代诗歌课堂教学中添加背景音乐。例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本就是古代用以吟唱的词曲,在凄厉悲伤的旋律中展开教学,学生就很容易被音乐所感染、被诗歌中的感情所折服。

(四) 整合诗歌资源,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古典诗词的积累不够、文学知识积淀浅薄是当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是古典诗歌的积累不足,学生是很难有所体悟的。要怎样扩大学生的诗歌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含课外课程资源和校内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有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还可以结合音乐课堂,把古代诗歌吟唱出来,还可以借助班会课,把经典的古代诗歌以古筝、二胡等乐器演奏出来。课外课程资源有网络资源、家庭资源。要是校内教学时间还充足,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古典诗词背诵比赛,分小组比赛背诵等多,加深学生对诗歌深意的理解,同时广泛涉猎课外古诗词、提高其感悟和欣赏能力。一代代诗人生生不息地吟唱古代诗歌,古代诗歌中传统人文精神的渗透在当代教学中是极其具备其存在意义的,有利的文化资源想要得到充分的利用,就可以将学生作为承载体,对其进行人文情怀的熏陶和人格教育,便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个目标不只是学校教师个人的能力所能做到,需要的是各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古代文学教育才能成为真正有效成功的教育。

三、 结语

古代文学的精华大部分体现在古代诗歌中,初中古代诗歌的教学会受到学生阅历等各方面的影响,而高中古代诗歌的教学恰逢其时,学生心智会比较成熟,引导起来相对容易。古代诗歌不仅仅是诗人的人文精神家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而且对学生来说诗歌是人文精神教育的承载体。“诗,曾经是一种精神价值。”“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如今的教育目标是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健全为主体,因此教学中须充分利用诗歌中的人文精神对现代学生进行人格素质教育。因而,渗透传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在诗歌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2]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5.

[3]胡曉明.万川之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4]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作者简介:

肖珠宝,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长乐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渗透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基于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建的新思考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