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市某医院儿童青少年期起病的精神疾病 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与特征分析

2018-07-14李再芳郑晓娇梁雪梅刘可智

四川精神卫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儿童期泸州市精神疾病

李再芳,郑晓娇,梁雪梅,向 波,刘可智,*

(1.西南医科大学精神病学教研室,四川 泸州 646000; 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通信作者:刘可智,E-mail:kingzliu@163.com)

精神、神经障碍及物质使用障碍是导致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的主要因素,约占全球范围内所有疾病总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的1/10(其中精神障碍占56.7%)[1]。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精神疾病负担将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1/4以上[2-4]。精神障碍造成的DALYs最多见于成年早期[1]。约1/3的精神分裂症发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早期起病往往预示预后不良;儿童青少年期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8%,且同样预后不佳,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患者的抑郁症状可持续到成年,对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5]。

四川省泸州市关于精神疾病患者疾病构成与特征分析的相关研究较少,且泸州市地处西南,位于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人口构成复杂,不能简单地将其他地区的数据用于对当地精神疾病的分析。对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起病的精神疾病患者疾病谱和疾病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精神疾病的防治研究。本研究对泸州市某医院精神科2014年-2017年4年的精神疾病出院病例的疾病构成和重要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为当地卫生机构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为合理配置医疗、教育资源提供基础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泸州市某医院精神科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入院时年龄<18岁;②主要诊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tenth edition,ICD-10)中不同类型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且主要诊断编码为F00至F98;③所有诊断均由副主任以上职称医师确诊。排除标准:共病躯体器质性疾病。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共550例。

1.2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本研究为回顾性调查。通过查阅既往病历资料收集患者出生日期、性别、病程、起病年龄、首次入院的住院天数、入院及出院日期、两系三代罹患精神疾病的家族史、住院时是否存在自杀意念/消极观念、首次入院前是否曾采取过自杀行为、主要诊断及其对应的ICD-10编码。根据起病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期起病组(起病年龄≤13岁)和青少年期起病组(13岁<起病年龄<18岁),比较两组疾病构成及临床特征差异;再统计在调查时间内两组患者的再入院情况(住院次数≥2次)。为消除可能存在的选择及信息偏倚,由两名研究者同时独立筛查信息和建立数据库,并对完成的数据库进行逐一比对,若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重新查阅原始病历核实。

1.3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各年的住院人数及疾病顺位变化

2014年-2017年在泸州市某医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总数分别为1150人次、1468人次、1736人次和1654人次。其中未满18岁的住院患者为625人次,将住院2次及以上的同一患者记做1例,统计得出未满18岁的患者共550例,2014年-2017年分别为93例、128例、159例和170例,分别占当年总住院人数的8.1%、8.7%、9.2%和10.3%。2014年-2017年,儿童期起病组住院患者分别为25例、51例、54例和67例,分别占当年总住院人数的2.2%、3.5%、2.9%和4.1%;青少年期起病组分别为68例、77例、105例和103例,分别占当年总住院人数的5.9%、5.2%、6.0%和6.2%。未满18岁患者住院人数占总住院人数百分比及变化趋势见图1。

图1 2014年-2017年未满18岁精神疾病患者住院人数 占总住院患者人数的百分比变化趋势

对550例患者的主要诊断进行统计,2014年诊断最多的为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2015年、2016年、2017年诊断最多的均为心境障碍。见表1。

表1 2014年-2017年未满18岁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疾病顺位变化(例)

注:按ICD-10诊断标准,F20-F29代表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F30-F39代表心境(情感)障碍;F40-F48代表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F70-F79代表精神发育迟滞;a表明2016年诊断编码为F20-F29和F40-F48的未满18岁的住院患者例数相同

2.2 两组疾病构成及临床特征比较

2014年-2017年,儿童期起病组精神疾病诊断排名前三为心境障碍91例(46.2%),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40例(20.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26例(13.2%);青少年期起病组精神疾病诊断排名前三为心境障碍177例(50.1%),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107例(30.3%),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51例(14.5%)。见表2。对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起病组较青少年期起病组病程更长(F=187.252,P<0.01),住院时间更短(F=0.626,P=0.010),再入院率更高(χ2=5.606,P=0.018)。见表3。

表2 两组主要诊断构成[n (%)]

表3 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

3 讨  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2017年间,起病年龄未满18岁的精神疾病患者占所有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其中儿童期起病的患者增长较为突出。针对广州、新疆地区的多个研究显示,精神疾病住院患者逐年增多,且患者的年龄呈年轻化[6-7]。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少年心身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略微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北欧较为显著[8]。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除疾病本身的发病率有所升高外,还可能与国家卫生政策对精神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视使患者的就诊率提高有关。如中国2007年-2013年年龄≤17岁的精神疾病儿童青少年接受治疗比例从23.5%上升至43.9%[9],与北京市[10]、广东省[6]、云南省[11]、山西省[12]及甘肃省[13]等地的回顾性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2017年间,未满18岁精神疾病患者的主要疾病诊断有所变化: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谱系疾病从2014年的第1顺位降到2017年的第3顺位;而心境障碍谱系和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谱系疾病从2014年的第2、3顺位分别上升到2017年的第1、2顺位。且心境障碍均位于儿童期起病组和青少年期起病组患者这4年期间的精神疾病诊断首位,两组诊断排名第2、3位的疾病有所差异:儿童期起病组的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谱系疾病多于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谱系疾病,青少年期起病组则正好相反。与辽宁省的调查结果[14]不一致,辽宁省儿童青少年的精神疾病诊断中焦虑障碍患病率(2.23%)最高,其次为抑郁障碍(0.93%)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0.48%),这种差异可能与研究对象来源不同有关。导致本研究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社会环境改变和生活节奏加快不仅给成年人带来许多竞争,儿童青少年同样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导致情绪、情感障碍发生率增高;其二,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精神科医师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心境障碍(尤其是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水平提高,对该病的识别率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期起病的精神疾病患者病程长于青少年期起病组,其原因可能是患者的起病年龄越小,其症状表现越不典型,对其症状的识别更加困难,因此监护人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发现异常并带患者寻求治疗,且儿童期起病的精神患者中先天性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等)较多,因此病程更长。青少年期起病组住院时间长于儿童期起病组,其原因可能是青少年的表述能力更强,监护人更易识别症状表现、治疗效果,使其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加系统完善的治疗。儿童期起病的精神疾病患者再入院率高于青少年期起病组,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精神疾病患者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的结论[5]。国外曾有报道指出,女性儿童、青少年患精神疾病的比例逐年上升,且有超过同龄男性的趋势,主要原因为课业压力、过早的性经历、青春期发育提前、媒体和消费文化的社会环境变化等[15-17],这与本研究的结果有所不同,提示性别差异可能在某类疾病中存在[18-19],但并不是在全部精神疾病中都存在,这一推论的证实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泸州市某医院精神科未满18岁患者占所有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且患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心境障碍的患病率已居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诊断的首位,儿童期起病的精神疾病患者病程更长,再入院率更高。早在2014年,WHO的报告就指出心身疾病将成为影响10~19岁青少年心理健康最主要的因素[20]。当下的儿童及青少年面临着比父辈们更加严峻的挑战,精神健康将对他们的心身状态、成长发育、学业表现以及社会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21]。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为回顾性调查,可能存在信息偏倚和选择偏倚;其次,本研究时间跨度不够长,纳入的样本量不够大,且仅对一所医院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结果推广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今后需要多中心、大样本、时间跨度更长的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相关研究验证本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儿童期泸州市精神疾病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江阳区418名退捕渔民“转业”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在儿童期逆境对中老年健康影响间的中介效应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大学生儿童期受虐与攻击性、自尊的关系*
写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创刊四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