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儿童期受虐与攻击性、自尊的关系*

2015-07-07郭黎岩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儿童期攻击性条目

郭黎岩 陈 晨

儿童虐待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1]。儿童虐待从1967年受到关注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我国学者黄群明,赵幸福等对356名高中生通过回顾式研究调查了高中生儿童期虐待的现状[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开展了儿童期虐待的相关研究。国内学者指出受虐经历影响小学儿童的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3]、影响初中生的总体幸福感水平[4],受虐程度越高,总体幸福感水平越低。另外,有研究指出遭受儿童期情感虐待的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明显,更多的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以及低社会支持[5]。同时,儿童期虐待经历能够对青少年暴力犯罪[6]、反社会行为[7]起到预测作用。国外对于儿童虐待的相关研究中认为儿童期虐待能够增加人格障碍[8]、反社会行为[9]、暴力犯罪[10]、情绪情感[11]、抑郁[12]等的发生率。

在以往研究中,我们发现有关儿童期虐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为内在指向的研究,即儿童期虐待与个体的情绪情感、抑郁水平、人格障碍等;另一方面为外在指向研究,即儿童期虐待与个体的反社会行为、暴力犯罪等。攻击性作为暴力犯罪的一种危险因素,在以往儿童期虐待的研究中却很少涉及,我国学者朱相华曾指出小学生受虐经历能够预测其攻击性以及促进其攻击性人格的形成[13]。另外,有研究指出儿童期虐待能够反向预测其自尊水平。而攻击性与自尊水平的关系存在着分歧[14-15]。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遭受儿童期虐待与未遭受虐待的大学生攻击性、自尊水平,探索自尊与攻击性的水平在两组中是否一致,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对今后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的干预工作提供指导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辽宁省某师范大学抽取2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17份(90.42%)。其中男生48名,女生169名,平均年龄(19.00±0.801)岁;来自城市的有142人,农村的75人;独生子女157人,非独生子女60人。

1.2 方法

1.2.1 采用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16]该量表共包括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5个分量表25个条目和3个效度评价条目共28个条目。每个条目使用5级评分(1分=从不;2分=偶尔;3分=有时;4分=经常;5分=总是)。赵幸福等[17]对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的进行信效度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Rosenberg自尊量表[18]该量表共 10 个条目,每个条目使用4级评分(1分=非常符合,2分=符合,3分=不符合,4分=很不符合)。总分越高,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Fleming等曾报告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8,且与其他自尊量表具有显著相关。国内研究中曾报告该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分别为 0.83。

1.2.3 BusS&Perry攻击性问卷 由北京回龙观医院费立鹏等[19]修订,共有30个条目。包含5个维度: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自我攻击。每个条目使用5级评分(1分=不符合,2分=较少符合,3分=一般符合,4分=基本符合,5分=完全符合)。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9]。

1.3 统计处理

在正式施测前,所有被试均仔细阅读了知情同意书,自愿选择参加本次研究。本研究由经过严格培训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以被试所在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以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期虐待发生状况及特点

以儿童期虐待量表、维度总分除以各自的条目数得到量表及维度均分。将儿童虐待发生情况分为5组,即从不(均分=1)、偶尔(1﹤均分<2)、有时(2≤均分 <3)、经常(3≤均分 <4)、总是(均分≥4)。2分为划界分,量表均分≥2为儿童期虐待阳性。由表1可见,本样本中儿童期虐待总量表阳性率为19.81%,68.21%的大学生偶尔经历儿童期虐待,13.98%的大学生有时经历儿童期虐待,从不儿童期虐待的只有11.52%,绝大部分大学生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儿童期虐待。其中,情感虐待与忽视维度的阳性率高于其他维度。

表1 217名生儿童期虐待状况及发生率[n(%)]

对大学生的儿童期虐待得分作性别差异比较,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见表2。

表2 受试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得分的性别差异(±s)

表2 受试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得分的性别差异(±s)

儿童期虐待 男(n=48) 女(n=169)t P躯体忽视 1.821 ±0.850 1.568 ±0.757 1.985 0.048情感忽视 2.017 ±0.816 1.700 ±0.825 2.371 0.019躯体虐待 1.717 ±0.861 1.394 ±0.800 2.422 0.016情感虐待 2.208 ±0.885 1.844 ±0.886 2.515 0.014性虐待 1.819 ±1.035 1.367 ±0.813 2.794 0.007均 分 1.893 ±0.739 1.549 ±0.692 2.885 0.005

2.2 大学生各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性

对儿童期虐待、自尊和攻击性得分进行Pearson偏相关分析,见表3。儿童期总分与攻击性总分及其各个维度呈正相关,且差异显著。儿童期虐待各维度与攻击性总分呈正相关;儿童期虐待各个维度与攻击性各个维度呈正相关,躯体忽视、情感忽视与愤怒维度差异显著,情感忽视、躯体虐待、性虐待与愤怒维度均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维度均正相关,且呈差异显著;自尊与儿童期虐待、攻击性各维度均呈负相关,除敌意维度外,均呈显著负相关。

表3 儿童期虐待各维度与攻击性、自尊的相关(r)

2.3 儿童期受虐与非受虐大学生攻击性、自尊的差异检验

将儿童期虐待总均分为阳性的设为受虐组,其余的为非受虐组。受虐组自尊得分显著低于非受虐组;受虐组在攻击性各维度上得分都高于非受虐组,且除敌意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其余各个维度差异显著,见表4。

表4 受虐组与非受虐组攻击性、自尊的差异检验(±s)

表4 受虐组与非受虐组攻击性、自尊的差异检验(±s)

项 目 受虐组(n=43) 非受虐组(n=174)t P自 尊 31.833 ±6.540 36.800 ±4.406-4.968 0.000攻击性 71.130 ±19.889 57.560 ±15.204 3.286 0.001身体攻击 2.229 ±0.805 1.703 ±0.643 3.138 0.002言语攻击 2.266 ±0.803 1.792 ±0.670 3.509 0.001愤 怒 2.534 ±0.866 2.100 ±0.691 2.405 0.017敌 意 2.541 ±0.787 2.234 ±0.731 0.185 0.066自我攻击 2.242 ±0.867 1.688 ±0.719 3.058 0.003

3 讨论

3.1 儿童期虐待发生状况及特点

国内外调查研究发现,每年都会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儿童遭受着不同程度的虐待。我国学者对儿童虐待的发生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目前缺少全国性的调查报告。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期虐待发生率为19.81%,低于赵丹等[20]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与被试量以及被试区域有关。另外,对于儿童期虐待阳性率的不同界定,也是出现不同儿童期虐待率的主要原因。对儿童期虐待进行性别差异检验,男大学生在儿童期虐待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这一结果显示,男生在儿童期更易遭受虐待,这与目前我国的性别观念有些出处,也有研究[21]指出,性别在儿童期虐待各个维度上得分差异不显著,此原因需进一步探讨。但此研究结果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对于儿童期虐待的干预工作,应在男女两性上同时开展。

3.2 大学生各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性

国外有研究表明,自尊是核心自我评价的组成部分,是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评价,能够有效的调节个体的认知。本研究中指出,自尊与儿童期虐待及除敌意外的攻击性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与何影等[22]研究结果一致,也就是说,对于遭受儿童期虐待的大学生来说,自尊水平越高,其攻击性就越弱,自尊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但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不符[23]。这可能是由于自尊是一种状态,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中除愤怒之外的维度显著正相关,即儿童期虐待程度越高,大学生的攻击性就越强,这与以往研究[13]结果一致,能够表明,儿童期虐待能够正向影响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

3.3 儿童期受虐与非受虐大学生攻击性、自尊的差异检验

在对受虐组和非受虐组对比后发现,受虐组在自尊水平得分上低于非受虐组,且差异显著,这与马茂等[24]结果一致;受虐组在攻击性各维度上得分高于非受虐组,这一结果与张丽等[25]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的关系。但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在敌意上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遭受儿童期虐待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显性的攻击性有关。

本研究的局限性是调查来自方便样本,使研究的外部效度受到限制,并且本研究属于回溯性调查,不能够将过去事件完全真实回放,影响本研究的内部效度。但研究结果提示,儿童期虐待是一个常发性问题,能够影响大学生攻击性以及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儿童虐待是一个社会问题、医学问题、心理学问题,社会各界应加大预防儿童虐待的宣传、探究其影响因素以及各种保护性因子的相关研究,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1]WHO.Reports of the consultation on child abuse prevention[J].WHO.Geneva,1999(29-31):5-16

[2]黄群明,赵幸福.356名高中生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1):97-99

[3]雍那,王慧.4~6年级小学生儿童虐待经历与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8):616-621

[4]马润娟,张轶杰.初中生儿童期虐待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5):451-454

[5]侯艳飞,赵静波,杨雪岭.大学生情感虐待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504-506

[6]张良,常淑敏.儿童期虐待经历对男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预测[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20(4):8-12

[7]马中锐,蒙华庆,胡华,等.反社会行为始于青少年期和儿童期的暴力犯罪青少年童年受虐史、攻击行为的差异比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4):2511-2515

[8]Lisa Janet Cohen,Thachell Tanis,Bhattacharjee Reetuparna1,et al.Are there differ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different types of adult personality pathology[J]?Psychiatry Research,2014,215:191-201

[9]Zhenyu Shi,Jean - Francois Bureau,M Ann Easterbrooks,et al.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prospectively observed quality of early care as predictions of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features[J].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2012,33(1):55-69

[10]David M Day,Trevor A Hart,Sonya G Wanklyn,et al.Potential mediators between child abuse and both violence and victimization in juvenile offenders[J].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3,10(1):1-11

[11]Jungmeen Kim - Spoon,Dante Cicchetti,et a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emotion regulation,emotion lability - negativity,and internalizing symptomatology in maltreated and nonmaltreated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2013,84(2):512-527

[12]Benjamin G Shapero,Shimrit K Black,Richard T Liu,et al.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 symptoms:The effect of childhood emotional abuse on stress reactivity[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4,70(3):209-223

[13]朱相华,杨永杰,李娇,等小学生受虐待经历、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人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72-74

[14]Christina Salmivalli,Ari Kaukiainen,Leena Kaistaniemi,et al.Self-evaluated self-esteem,peer-evaluated self-esteem and defensive egotism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s'participation in the bullying situation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9,25(10):1268-1278

[15]Baumeister R F,Smart L,Boden J M.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 esteem[J].Psychological Review,1996,103:5-33

[17]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等.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105-107

[18]季益富,于欣.自尊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8-320

[19]李献云,费立鹏,张亚利,等.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和信效度[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0):607-613

[20]赵丹,李丽.某医科院校485名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的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6,10(2):154-157

[21]张志华,郝加虎,张秀军,等.合肥市中学生情感躯体虐待现况及流行特征[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1):994-997

[22]何影,张亚林,李丽,等.儿童期虐待、目睹家庭暴力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4):355-357

[23]袁辉.自尊在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的中介效应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24]马茂,陈维清,黄志威.初一学生抑郁症状与情感虐待、自尊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1):71-73

[25]张丽,钱胜,王文霞.青少年攻击性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等多因素模型[J].医学与社会,2008,21(11):52-54

猜你喜欢

儿童期攻击性条目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在儿童期逆境对中老年健康影响间的中介效应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引导妈妈调整情绪,促进孩子积极发展
二维码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心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