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OBE理念完善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8-07-13龚锋曾爱玲

高教学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龚锋 曾爱玲

摘  要: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推进,需要高校培养的外贸人才不仅仅具备基本的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还需要具备更高级的国际商务拓展能力。但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往往满足不了这个要求,需要运用OBE理念,通过强化国际商务拓展能力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和调整教学策略等措施来完善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OBE;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国际商务拓展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4-016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it is necessary for universities to train foreign trade talents not only with 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 operation ability, but also with an advanced ability to exp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However, at present, the talents trai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major in China's universities are not able to meet this requir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use OBE concept to perfect the current talent training mode by strengthening the goal of developing ability to exp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building a curriculum system that matches the training objective and adjusting the teaching strategy.

Keywords: OBE; 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 operation ability; ability to exp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ersonnel training

一、OBE理念的興起与在我国的实践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又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在经历了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后,至今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模式,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

OBE强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来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在参考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人才培养进程,并合理设计毕业要求[1]。OBE所说的学习成果,不仅仅是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和了解到的信息,还包括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价值观或其他情感因素。成果不仅仅是学生记得、知道和了解,更重要的是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而这正是目前我们的知识传授型教育所没有达到的。

从教学策略来看,OBE特别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认为对内容的理解所体现的认知能力比对内容的记忆所体现的记忆能力重要得多,要求学生将从解决有固定答案问题的能力拓展到解决开放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来锻炼和展示他们的能力[2]。总体而言,OBE更加关注学生通过学习培养了什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策划和组织能力等高层级的能力,而不仅仅是通过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更不是老师教了哪些知识。

可见,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迎接新工业革命对高等教育的挑战,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需要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进行指导,逐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成果导向教育,虽然最初适用于工程教育,但是其理念对于其他学科和专业也是一样适用的,包括应用经济学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汕头大学在内的一些国内高校开始探索用OBE理念改造传统的教育模式,尤其在工程教育领域,成效初现。2016年6月,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也被认证成为 OBE 模式背景下的国际本科专业。在此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科和专业开始运用OBE理念,并以此不断改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效。

二、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给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

(一)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要求外贸人员具有更强的国际商务能力尤其是国际商务拓展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增长速度快速下降,加工贸易占比不断降低,一般贸易增速加快,占比提高,尤其是自有品牌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加快。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势必对相关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一般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下,我们培养的学生只需要具备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就可以了,因为品牌和市场都是人家的,风险也比较小。但是,在一般贸易模式下,品牌是自己的,市场也是要靠自己去开拓,去跟别人竞争,风险比较大。这就需要我国高校培养的外贸人才不仅仅具备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还需要具备更强的国际商务能力尤其是国际商务拓展能力。

开展国际商务的能力,是指运用全球资源获取利益最大化的能力,可以分为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和国际商务拓展能力[3]。前者主要包括开展进出口业务磋商能力、办理货物运输和保险的能力、办理国际结算的能力等。后者则包括产品品牌开发与管理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海外市场营销渠道开发和控制能力、海外市场投融资能力及国际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等。如果相关业务人员不具备更强的国际商务能力尤其是国际商务拓展能力,是无法胜任新形势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的。

(二)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了培养更强国际商务能力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而得以改进,但现行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仍然是传统外经贸模式的产物,培养的毕业生只具备进出口贸易的操作能力,不具备用人单位所要求的更高国际商务能力尤其是国际商务拓展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就业困难专业之一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4]:

1. 偏重于经济学知识教育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而言,本来应该很好体现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商务能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该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发的是经济学学位,所以在安排教学时比较注重经济学知识的教育,包括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对于品牌管理和市场开发之类属于管理学范畴的知识教育比较欠缺。这种知识传授型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下出来的学生,可能仅仅具备相应的知识尤其是经济学知识。

2. 对国际商务能力尤其是国际商务拓展能力的培养不够

如前所述,受以往对外贸易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对国际商务能力尤其是国际商务拓展能力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甚至根本就没有体现出来。

3. 课程体系未能完全实现对培养国际商务能力目标的支撑

目前多数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多通过具体的毕业要求以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些要求包括素质结构要求、知识结构要求和能力结构要求。就这些培养目标而言,现有课程体系也未能完全实现对这些培养目标的支撑。

一是对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欧美高校同类专业除了设置经济、管理类课程以外,还设置了语言、文化、交际、历史和社会学等人文课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高校则对于此类人文类课程不够重视,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忽视对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将显著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须知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所掌握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这种综合素质涉及专业技能、人格魅力、影响力、感召力、交际能力及跨文化沟通等多个方面,需要通过跨专业、多学科相关课程的学习来培养。

二是忽视了对商务环境的教育。美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重点,往往在于外部商务环境。通过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和“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使学生熟悉他国的商业运作环境及经济环境。为达此目的,甚至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和国门,到国外学习一段时间,增加对国外商务环境的感性认识。而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忽视了对商务环境的教育。商务环境不同,企业的竞争策略、营销策略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不熟悉目标市场的商务环境,就难以有效开展国际商务活动。

三是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欠佳。为了响应国务院和教育部加强双创教育的号召,各高校都在尝试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有这个必要。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校承担創业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都是之前担任毕业指导课程的学生辅导员以及其他年轻教师,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没有创新创业的经历和经验,只能纸上谈兵。另外,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尤其是创业没有兴趣,进一步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四是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在素质要求方面,我国高校普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这是不符合OBE所强调的成果的概念的,也不符合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要求。职业道德影响外贸人员的综合素质,并最终影响其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

4. 教学模式仍然比较传统

譬如大多还是以传授知识尤其是经济学知识为主的灌输型教学模式,学生比较被动地接受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来完成学习。

另外,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也是相对孤立的。对学生而言,难以通过团队合作、协同学习等方式,使学习能力较强者变得更强,使学习能力较弱者得到提升。对教师而言,教学单元被细化为一门门孤立的课程,承担每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独立开展教学工作,很少顾及不同课程教学之间的协同效应。

三、运用OBE理念完善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强化国际商务拓展能力

OBE强调从学习的一开始就有明确的预期目标或学习成果。一般来说,这个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当然,对于不同的专业而言,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一些是共同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差别,尤其是侧重点不同。

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规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在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方面达到相应的要求。其中知识要求包括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工具性知识和通识性知识;能力要求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素质要求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这里所说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息息相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是知识发挥作用的实践条件。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一般而言,知识越丰富、素质越高,则能力越强,即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越强。可见,知识、能力和素质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能力体现出来,这也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

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所要求的能力目标,应该适应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除了强调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以外,还要求具备品牌开发与管理、海外营销渠道开发与管理等更高层级的国际商务拓展能力,否则无法适应新形势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构建与培养国际商务能力目标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OBE 强调以能力结构出发反向设计,使课程体系支撑能力结构,进而使每门课程的学习都与能力结构相呼应,最终使学生达成顶峰成果。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而言,需要继续进行调整以更好适应OBE教学理念和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对外贸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具体的课程设置方案如下:

1. 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构成及课程设置(见表1)

2. 国际商务拓展能力构成及课程设置(见表2)

对课程设置的几点说明:

1. 补充和强化培养国际商务拓展能力的相关课程。目前我国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能够满足培养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的要求,但对于培养国际商务拓展能力而言,则明显满足不了要求,需要通过补充和强化《品牌管理》、《国际商务环境》、《海外营销渠道开发与管理》和《跨国经营市场风险管理》等相关课程来进行弥补。

2. 每一门课程都应该明确课程教学成果目标。国际商务能力目标的养成,有赖于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尤其是课堂正式课程。每一门课程都应该事先明确该课程的教学成果目标,只有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成果目标实现了,国际商务能力目标才可能达成。

3. 重视课程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发挥业界代表的作用。为了保证所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符合社会、业界的需要,应该借鉴台北高校的做法,在学校、学院、系所三个层级均設置课程委员会,而且还要求有一定比例的业界代表参加。课程委员会定期召开课程设置研讨会议,根据会议讨论结果及时完善课程的设置。当然,在讨论和决定课程设置方案时,学校应有学校的立场,不能被业界牵着鼻子走,不能偏离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但应听取业界代表意见,与业界代表进行协商。

4. 通过非正式课程的设置,弥补课堂正式课程的不足。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开设传统的正式课程以外,非正式课程的开设也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而言,非正式课程包括自学规划、观摩和主题活动等,通过学生的自修、观摩和有意义的主题活动,结合特定的环境,实现认识、情感和实践三结合,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见识,培养胆识,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动手能力和活动能力,培养实干精神。这些非正式课程,能够弥补课堂正式课程的不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需要引起重视。

5. 重视职业伦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但我们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方面可以借鉴台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做法,重视职业伦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开设专业伦理和企业伦理等职业伦理课程。对职业伦理课程的重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降低发生职业道德风险事件的可能性。

6. 开设“设计思考”课程,培育创新思维能力。目前包括港台高校和许多境外高校都在模仿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做法,开设设计思考课程(Design Thinking)。设计思考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人的需求出发,为各种议题寻求创新解决方案。设计思考强调综合考虑人的需求和行为,也考虑在技术和商业上的可行性。学习设计思考,可以让学生在看待问题时更全面,形成清晰的思考脉络。在产品供大于求、客户的眼光越来越挑剔、客户的忠诚度越来越低的背景下,传统的产品研发套路已经不合时宜了。开设设计思考课程,培养有效创新的能力,对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内的所有商科和工科专业都是有必要的。苹果、IBM、新西兰航空等知名大公司都在用设计思考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引进设计思考课程,有助于强化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从小的方面而言,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大的方面而言,则关系到国家的长期竞争力。

(三)确定能够实现国际商务能力培养目标的教学策略

1. 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来完成学习。OBE 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善用示范、诊断、评价、反馈以及建设性介入等策略,来引导、协助学生达成预期成果。为了更好实现培养目标,需要由过去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尝试开展个性化教学,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2. 强调实施协同教学。OBE强调教学的协同性,要求每一名承担课程教学的教师,为了达到协助学生达成顶峰成果的共同目标,进行长期沟通、协同合作,来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很多课程内容都有相关性,甚至内容交叉重叠,在此情况下,尤其需要实施协同教学。譬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汇业务与管理》等课程,就可以由相关老师进行协同合作,把国际贸易货款结算方式、汇率风险等相关内容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理解通透。

3. 恰当使用业界教师。为了缩小学用落差,跟上业界发展趋势,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借鉴海外高校的做法,使用业界兼任教师,利用社会师资。对于某些课程的实务方面的部分,或某些实务性课程,邀请业界人士担任企业讲师,与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授课,给学生提供最贴近业界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有提前接触职场的机会,培养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学生。虽然存在着教学能力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问题,但总体而言,业界兼任教师的使用,对于缩小学生的学用落差确实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对于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国际商务能力而言,使用业界教师也是有益的。

(四)实施课程教学成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OBE的教学评价聚焦在学习成果上,根据每个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针对性评价,掌握学生学习状态,为学校和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具体而言,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通过所学习的每一门课程的学习成果体现出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学课程横跨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主要学科,甚至还涉及语言、文学、社会学等学科,不同课程的内容和性质不一样,评价方式和标准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OBE教学理念,每一门课程都需要制定具有该课程特点的考核评价方式和标准,课后对学生按此方式和标准进行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四、运用OBE理念完善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难点

目前在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OBE教学理念,存在着这么几个难点,需要先行解决。

一是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包括课程教学成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机制,怎么评价,谁来评价,都还需要完善,尤其是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难度还比较大。

二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OBE教学理念的引进还需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利影响。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灌输型教学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转变。OBE教学理念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和老师双方都要更加努力,而且还要互相配合。

三是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问题。OBE教学理念的实施也对各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高校都还难以满足。譬如要开设培育国际商务拓展能力的相关课程,可能师资就成了问题。再譬如要开展个性化教学,可能就要实行小班教学,教学设施又成了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1]申天恩.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6(6):38-43.

[2]李志义,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

[3]蔡小勇,等.新常态经济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国际商务能力需求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124-128.

[4]龚锋.对优化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9(4):58-61.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