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分析

2018-07-13张鑫康永祥

高教学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

张鑫 康永祥

摘  要: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从生源师资、学位培养环节、学位教育管理机制、培养体系建设的成效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多项对策以提高培养质量,提升职业能力,服务林业行业需求。

关键词: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2096-000X(2018)24-0010-04

Abstract: Taking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faced by the education of full-time postgraduate student majoring in Forestry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students' sources, teaching quality, student training, degree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rai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 number of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raining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o serve the needs of forestry industry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MSc in Forestry; professional degre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专业型硕士俗称“专硕”,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别于学术型硕士(俗称“学硕”),主要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全日制林业专业型硕士是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设的硕士专业学位,是为满足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需要,培养熟练运用现代林业技术手段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经过五年四届学生的培养,对于一个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新生到成长并且逐渐成熟的过程[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第一批获批林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自2011年开始招生至2015年,已毕业2届,在校2届。本文回顾与总结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近年的基本情况,为我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我校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生源及师资现状

(一)生源质量情况概述

推免人数和生源本科毕业院校体现了生源质量。通过统计我校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考录比4年平均值为1.5:1(见表1),且报考人数逐年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推免人数占报考人数61.3%(4年平均值);来源于“985”和“211”重点高校的学生占95%。

4年累计报考人数62人,录取46人,录取学生涉及8个专业。其中林学相关专业6个,分别是林学、园林、林产化工、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森林保护)、资源环境、木材科学与工程,林学背景学生占总录取人数的95.7%(详见表2)。

(二)师资队伍情况概述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针对林业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林业专业学位培养采用校内导师与校外实践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在导师的遴选过程中,注重其学历及学位层次、人均指导学生数、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相关条件。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2014级共有校内导师2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21人,占导师总数的87.5%。2013-2014级导师队伍中教授/研究员14人,副教授10人,分别占58.3%和41.7%。其2年度共招生48人,年人均指导学生1.0人。对近三年(2012-2014)我校林业硕士专业授权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含专利、新品种、软件著作权等)进行统计,28名导师中24人主持国家级研究项目,4人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分别占导师人数的85.7%和14.3%;共获得科研成果(专利、新品种、新技术及软件著作权)35件,人均1.3件;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累计200篇(含SCI、EI),人均年发表论文2.4篇。

4年聘任主要来自于省内外38家林业事业单位和相关企业单位的校外导师4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含中层)的导师32人,占外聘导师的65.3%。 2011-2014年招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76人(不含退学和出国学生),参与指导学生76人次(含校内推广基地研究人员),聘任比例为100%。

林业硕士专业任课教师均为我校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了解林业一线的技术需求。3人为我校相关教学科研基地的负责人或首席科学家,18人主持完成了相关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0人在周边县市进行过多次技术咨询,2人长期负责企业技术研发。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师的研究专长,所有课程均采取团队授课制,每门课程配备授课教师2-3名。根据2011年和2014年培养方案中所列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任课教师累计2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占任课教师总人数的92.8%。

二、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环节现状

林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实践研究、学位论文三个主要环节。课程学习包括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补修课,主要以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实践研究的考核内容包括研究计划和内容的相关性与可行性,由导师负责审核,实践结束后回校分学科统一答辩审核;学位论文分为开题论证、论文评审、论文答辩。

(一)课程学习环节概述

学习期内完成11门学位课程(具有实践环节的课程6门,占总课程的54.5%,实践内容包括野外调查、实验测试、遥感技术等),5门选修课程和3个必修环节,均具有完备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规划。学校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宽广的学术平台。2011-2014年共举办专题讲座及报告会53次,其中外国专家报告22次,年均举办13.3次。同时,要求学生在两年时间内最少参加10次专题报告或讲座,并纳入培养计划。课程学习所有环节均涉及案例教学,这是林业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2012年我校获批建设“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国家级教学案例库(项目编号:MFALK1404)。

(二)实践研究环节概述

经过4年的建设,我校林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实践基地初具规模,签订协议的省内外实践基地18个(含我校6个林业示范推广基地);另外,还有28个协议实践单位,共计44个企事业单位可为我校林业硕士研究生提供实践岗位。经统计,已签订协议的实践基地可年接收学生169人,这些基地单位均为国内涉林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具有完备的软硬件条件,能确保学生实践环节的高质量完成。接纳学生的实践基地单位,生产实力和技术研发实力均较为雄厚。按照协议,这些单位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而且能提供必要的食宿条件和交通条件,可满足学生的科研和实践需要。针对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学校要求学生报到时,须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交通保险、医疗保险等。同时,要求校外导师作为监护人负责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安全。学生在实践基地学习阶段,校内导师和校外基地导师互动频繁,包括现场研讨和电话交流,不仅关注学生的安全,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学院和导师在安排林业硕士实践环节时,结合生产中技术研发和应用需求,紧扣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其今后服务的林业和生态建设领域。经对已完成实践环节培养的52名学生统计,51位学生的实践环节与专业密切相关,实践时间7-14个月,实践内容主题明确、系统性强,占统计人数的98.1%。在52名完成实践环节的学生中,10人参與了野生植物资源调查,11人参与了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10人参与了森林资源调查,7人参与了经济林良种选育,4人参与了园林规划、大气污染治理等方向的实践。

学生实践结束后,实践单位协同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个人表现、学术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经统计,96.2%的实践单位对我校参与实践学生评价为优秀,3.8%的为满意。学生实践结束后撰写实践报告,经相关专家对参与实践的学生进行答辩考核,94.2%的学生实践环节校内导师评价为优秀,5.8%为满意。

(三)学位论文环节概述

经对所有26名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统计,应用研究25篇,技术研发1篇,分别占论文总数的96.2%和3.8%,均能根据西北地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的技术需求,开展林业技术研发,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具有很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25篇应用研究论文(解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关键问题的15篇,涉及地区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的8篇,涉及林权改革及相关管理技术的论文2篇)分类如下:经济林栽培技术论文7篇(涉及核桃、猕猴桃、大枣和栓皮栎);森林抚育技术研究3篇;野生植物资源开发技术2篇;林业规划与设计3篇;林权改革管理1篇;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技术研究10篇。由此可以看出,我校林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选题准确,针对性强,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解决林业生产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机制现状

(一)管理机构及制度

我校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学校研究生院负责招生计划制订、培养方案核准、学位授予等。林学院负责研究生培养计划制订、教学运行、实践单位联系、论文审阅、答辩等管理工作,下设研究生办公室和研究生管理办公室。林学院副院长主管研究生办公室工作,设专职管理人员2名,助理1名,负责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工作等。学院副书记主管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设专职管理人员1名,助理1名,负责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测评、就业等。

为保证我校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培养环节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精神,我校在所有研究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制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校研发[2011]13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林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环节考核及管理办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业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等。由于各种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我校2011-2012年录取的28名学生中,除1人因出国深造延迟毕业,1人退学外,其余26人均属正常毕业,正常毕业率达92.8%。

(二)质量管理标准

我校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所有课程均已采用数字化管理,课程的安排、选修、考核、成绩的录入与查询均在研究生课程管理网站进行。另外,学校通过对课堂的实时监控,能及时掌握教师的授课信息和学生的听课信息。同时,为了准确掌握授课质量,系统要求查看考试成绩前,须完成所学课程的网络教学质量评价表。

我校对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不端行为检测、评阅、答辩等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实施细则(校研发〔2010〕109号,校研发〔2011〕133号,校研发〔2013〕303号),确保了论文的质量水平,有效规范了论文答辩流程。具体流程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重复率≤10%);然后对于合格论文进行匿名评审,最后对评审通过论文,进入答辩环节。答辩采用同学科组集体答辩的方式,答辩委员会对每位学生论文质量做出综合评价(决议),最后投票表决。以上规范的学位论文管理流程和制度,杜绝了论文研究和写作过程中的不端行为,26篇论文的优秀论文率达到了89.7%。

四、林业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体系建设的成效

在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中,95.8%的导师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其中多数与林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生所做研究内容均为导师项目研究任务的一部分,其研发的成果90%可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2011-2012级已毕业的26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中4人继续深造,1人出国,20人就业,1人尚未就业,就业率96.2%。18人就业于林业相关单位,行业就业率为69.2%。已毕业的26名学生,共计发表研究论文30篇,人均1.2篇。另外,参加全国学术会议2人次,其研究论文收集在会议论文集中。毕业生中获得校级奖励6人,其中2名学生被评为优秀研究生,2名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干部,辛文杰获得我校第六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在校的48名学生中,获得校级奖项5人,5人为校报记者。

五、加强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探索

(一)凝练培养目标,注重服务林业行业需求,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林业人才

一个完善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模式需要一个过程,必须经历多个培养周期的检验。目前,我校仅有2届该类型研究生毕业(2013-2014),市场反馈信息还不够充分,关于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格以及人才与市场的对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研和探索,尚需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不断地调整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注重服务林业行业需求,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林业人才[2]。

(二)加强宣传力度,拓宽招生渠道,健全培养类型

林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尚属新生事物,不管是考生还是用人单位均存在认识模糊的问题。多数人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较短,社会认可度不高,就业质量较低或者就业难等,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报考率较低,严重制约着生源质量的提高。因此,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期刊等媒体宣传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理念和人才专长,展示已毕业研究生取得的技术研发成果,增加社会认可度,提高报考率,增加考录比。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林业要承担保护和改善国土生态环境,培育和开发丰富多样的林业资源并发展相关产业,建设和发展生态文化等重要任务。要适应现代林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有必要设置目标多样的专业学位类型。

(三)加强导师遴选,提高培养质量

围绕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求,根据我校林业相关学科团队中科教人员的研究专长,尽可能从具有明显技术研发专长的科教人员中遴选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提高培养质量。

(四)加强课程建设和实践训练,提升职业能力

实践是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目前,我校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虽然已初步建立了实践教学案例库,但是与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今后还需进一步分学科、课程收集更多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集成、在课程体系中,增加方法类、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在教学方法上,推广案例式教学方法,以林业生产和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为素材,锻炼研究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培养过程上,要对林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内容、形式和时间提出明确要求,并且培养单位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层次的专业实践基地。组装形成内容丰富、知识系统的案例库,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子,郝建华,佟福,等.试论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可行性[J].中国林业教育,1999,4:26-27.

[2]毕华兴.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6):40-44.

[3]张志强,王兰珍,赛江涛,等.美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6:70-77.

猜你喜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ESI学科发展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构建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85”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对比分析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