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探索

2018-07-13符江潮任健

高教学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概论融入

符江潮 任健

摘  要:高校思政课是宣传十九大精神的主阵地。将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不仅必要,而且要创新融入的方式。文章在论述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必要性、融入的内涵和目标的基础上,以“爱”为主题的《概论》课教学设计探索了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4-0055-03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popularize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China.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integrate this spirit into the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to innovate the means of integration as well. By discussing the necessity, connotation and goal of the integration, this thesis explores an effective way to integrate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nto class teaching with the theme of "love".

Keywords: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ntegr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表达,启发了我对“初心和使命”的新思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表达了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和为民情怀。作为一个教师,新时代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学习十九大精神后,我的理解更清晰了,那就是教好书,育好人。这份初心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被淡忘,更不应该被遗忘。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为高校思政课程之一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任务和使命的主课程。因此,把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新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目标”等内容融入到《概论》课堂教学中去,不仅必要,而且要创新融入的方式。

一、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坚守高校立德树人主阵地的需要

在这块主阵地上播撒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种子,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滋养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政治思想健康成长,培育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担当意识,将来才能结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丰硕果实,从而扛起民族复兴之大任。

(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指导意义。十九大通过党章修正案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这一意志贯彻的情况和程度,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问题。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充分重视传输十九大精神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牢牢耕耘好责任田。

(三)引导学生在信息化社会客观辨析新事物的需要

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面积覆盖使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相当便捷容易,同时,网络信息内容庞杂,网络时空平台宽泛且巨大,各种思潮激荡碰撞,青年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有限,对一些事物的表象甚至一些伪命题缺乏识别判断能力,这就在思想上需要十九大精神一系列新判断新观点帮助青年去客观看待事物,认识当代中国,看待世界。为青年照亮前行的路,点亮理想的灯。

(四)激励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事业中去的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多来源于乡村,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其地域特点,他们的思维高度、广度和角度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他们现阶段还感觉不到国家的建设发展方针路线方略跟他们有什么直接关联,在这个方面容易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因此,用新思想激励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时代的奋进者,是新时代《概论》课教学的一个新角度、新追求。

二、“融入”的内涵和目标

“融入”有融合之意,包括有形物质的彼此融合,还包括无物质形态的融合,多指精神层级的的融合和接纳。《概论》课教学融入十九大精神,方法和模式是多样的,没有一定之规。但需要达到一个根本目标,即“感受-感知-自知”。就是让学生们感受并意识到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大政方针与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意识到同学们自己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关联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学生说的“心中有阳光,腳下有力量”,十九大精神就是指引青年学生前进的阳光,是激励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的阳光。所以,概论教学要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拉近十九大重要精神和同学们日常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们从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和经历过的事物中先“感受到”,然后通过课堂讨论、梳理、分析和引导,让他们“意识到”,最后才能达到使青年学生自主自觉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大政方针有一定的关注度和重视度的目标。这样,融入的针对性、关联度就提高了。从而,融入的效果也就增强了。

三、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的探索

《概论》课的政治理论性强,内涵丰富。通常选用的教学方法有专题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法,讨论法等。讨论法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参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们以“爱”为主题,设计了三个讨论话题,将十九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中。

话题一:谈谈爱自己。使同学们从对自我的審视中感知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新时代”的新判断,新提法。从而,帮助自己提高认识,树立新认知、新要求。

同学们的爱自己大致有如下表达:爱自己,就是让自己吃美食,穿漂亮衣服;爱自己,就是买新款品牌智能手机,买心仪的笔记本电脑;爱自己,就是可以去K歌,泡吧;爱自己,就是锻炼好自己的身体,打篮球,踢足球,跑步,健身、爬山、游泳等;爱自己,就是多考几个证,英语过级证、会计证、驾驶证等;爱自己,就是拿着手机,带上“小红书”旅游去;爱自己,就是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

这些都是同学们现阶段的真实想法和表达,无须过多评判其是非对错。但需要讲清楚以下几点:

第一,如上表达,说明同学们对爱自己的理解体现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自我满足和需要方面。还说明同学们对生活的要求是多样化、多层次、不平衡的,表达了自己心中美好生活的愿景。

第二,请同学们和自己父母亲比较“爱自己”的理解有没有差别。“吃饱穿暖身体好”是父母亲那个时代爱自己的普遍表达和追求。跟同学们的理解是有差距的,不一样的。两相比较,由于同学们接受的信息更宽泛,眼界更开阔,行动力更强,活动的社会平台更广更便捷,对生活的质量和要求更高了。这说明社会发展进步了。

第三,同学们如上感受和体会,在十九大报告和《概论》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基于此判断并结合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我们需要明白我们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点上,与过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定位和判断不一样。

所以在新时代,对同学们个人而言,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对国家而言,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路上迅跑。因此新时代是一个追求美好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奋斗的时代。在新时代,同学们谈爱自己,实质上就是对自己要有要求,有约束,有目标,有奋斗。如果仅仅只追求享乐而没有奋斗,美好愿望就无法实现。如果仅仅是贪图享乐而没有奋斗,那不是爱自己,而是害了自己。大家要谨记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勉励“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希望同学们以后回望自己青春的时候,能为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实现而感到满足,能够为有一个奋斗的青春而自豪。所以,新时代,对自己要确定新起点,新目标。这也是我们谈“爱自己”这个话题的意义所在。

话题二:谈谈爱家乡。通过这个话题的讨论总结,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指南的内涵、现实指导作用和意义,从而对确立自己的奋斗方向和奋斗目标有帮助作用。

这个话题,对于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的青年学生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在课堂上谈爱家乡的时候,他们是站在另一个时空去回望那个长期生活并养育了他们的地方,只有当你离开了故乡时,你才会知晓故乡的好,才会看得比以往明白,清楚。高职院校学生多来自乡村,他们感受最深的是近年来交通的快速发展变化。比如他们来省城读书,2015年,贵州的高铁和县县通高速工程如期完成,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贵州各地选择出行的方式增多了,耗费在路途中的时间大幅度缩短了,选择出发的时间点和班次增多了,乘坐的舒适度也大幅度提高。2017年村村通公路更是彻底疏通了贵州交通的多条毛细血管,贵州农村交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真可谓“旧貌换新颜”。这样他们的求学之路、回家探亲之路因此更加平坦与便捷。此外,日常生活中水、电、网络、燃气等基础设施也比过去更优质便捷。在家乡,网购商品和当地的农特产品销售也都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完成。一些区域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如苗族银饰、刺绣;侗族大歌,萧笛;布依族八音坐唱、蜡染;水族马尾绣等民族传统文化瑰宝走出了深山,展示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给青年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外,喀斯特地貌占61.9%的贵州完成的县县通高速工程成就了贵州“中国桥梁博物馆”的美誉;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落户贵州平塘县大窝凼;贵州还是国家大数据中心的南方基地等。同学们在感叹这些发展成就的同时,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陡然增加了很多。

当然,走出家乡走入城市,他们也感受到了城乡的发展差距。农村与城市的文明卫生、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还比较大。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发展的不平衡”就包括了这个方面。基于对城乡差距的认知和对家乡的热爱,结合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使学生意识到将来投身家乡建设大有可为。激发了学生们去建设家乡,改变家乡面貌的热情、决心和信心。

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区域,却有诸多相近类似关于发展变化的表达,说明这些变化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广泛性。映证了十九大报告和《概论》课本中关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显著提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和2010年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的客观表述。

因此,需要思考的是: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广阔土地上,在贵州17.62万平方公里,88个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如此广泛而深刻的、普遍发展的源动力从哪里来?有如一个巨大的引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向世界舞台中心迈进。答案就是科学理论的指导。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就了原子弹爆炸的成功。19世纪中期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此后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都说明了理论对社会实践产生了巨大指导作用。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和全方位的变革,同样雄辩的证明了新思想新指南新战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指导作用,而且意义深远。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十九大报告和《概论》教材中概括为“八个明确”。主要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总布局、战略布局、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政治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正是这一思想作为源动力和引擎,推动当前中国社会向强起迈进。

话题三:谈谈爱祖国。树立坚定的“四个自信”、“四个全面”等重要思想,与时代同步。

祖国是根,祖国是家,祖国是十三亿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中国人共同的心灵归宿。中国的水土养育了我们的身体,中华文化滋养了我们的心灵。我们怎能不爱她。爱祖国,就要去了解祖国的过去,关心祖国的现在和未来。

第一,了解祖国的过去。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隋唐时的繁盛,明清时的衰落,近代的屈辱都是过去的经历。了解过去,意味着我们要不忘历史,要收获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要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建党90多年,建国近70年,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和经历的总结,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回望和比较,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的现实,使我们有理由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文化有自信。

第二,关心祖国的现在。就是要知道国家在进行怎样的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围绕总任务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战略布局高屋建瓴,意蕴深邃,立足当前,关联未来。所有这一切的顶层规划和设计,都彰显了党和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追求,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情怀和胸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国古话说得好“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新时代,让我们揣一颗感恩国家的心,扛起信念和担当,砥砺前行,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的建设事业中,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第三,关心祖国的未来。习总书记说过,“少年强、青年强则国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由现在的青少年书写和描绘的。青年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关心祖国的未来,以习总书记“脚踏着祖国大地,胸怀着人民的期盼”“敢为人先的锐气,上下求索的执着”为鼓励和指引,祖国的未来一定会在青年学子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中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關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摘编[Z].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2018.

[3]陈欣然.十九大报告精神“带着热气”进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7-10-21.

[4]邱血明.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林密,王玉珏.聆听时代声音展示真理力量——十九大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及其路径[J].北华大学学报,2018.

[6]刘攀,成慧翔.十九大精神融进高校课堂探析[J].高教学刊,2018(03):22-24.

[7]丁妙珍.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论十九大精神“五进”工作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契合点[J].高教学刊,2018(07):1-4.

猜你喜欢

十九大精神概论融入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凝心聚力推进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
浅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