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清水河县阳畔东周墓地发掘简报*
2018-07-05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阳畔墓地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小庙乡阳畔村东侧约0.5公里处的一西北高东南低的向阳坡地之上,东经111°39′03.9″、北纬 39°56′29.3″、海拔高度 1308±5米;墓地四周沟壑纵横,仅东北方向为一向上的缓坡可与贺家山村相连,其余三面均近邻冲沟,其中西、南两侧冲沟分别将墓地与阳畔村和209国道相隔,地势相对独立(图一)。墓地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之上现存数道土垄及大量树木。
2005、200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次组队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工作,共揭露墓葬8座,征集和出土了一批铜、石、骨器等。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概况
阳畔墓地共发掘墓葬8座,均开口于耕土层下,直接打破生土,墓地区域内未见其它文化堆积层。
按墓葬形制可分为两类,即竖穴土坑墓和洞室墓。在经正式发掘的8座墓葬中,除M6因形制破坏不明外,计见有竖穴土坑墓2座,洞室墓5座。
图一 阳畔墓地地理位置图
竖穴土坑墓墓圹长度介于188~200、宽度介于60~65、深度介于18~75厘米之间,其中M7墓圹前端存有一长40、进深20、高30厘米的头龛,均未见二层台设置;洞室墓由墓道与洞室两部分组成,墓道平面均为长方形,直壁,长90~190、宽60~110、深11~90厘米;洞室一般位于墓道前端,呈倾斜状,宽50~75、高27~85、进深70~125厘米。依据墓葬的营建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以M3和M4为代表,即墓道挖掘好后直接在墓道前端营建倾斜状洞室,洞室底部与墓道底部连为一体;第二种以M1、M5、M8为代表,即墓道挖掘好后在墓道底部中央向下挖掘并与墓道前端倾斜挖掘而成的洞室相连,故墓道两侧会存有8~80、高10~30厘米不等的二层台。
阳畔墓地所有墓葬均未发现任何葬具,葬式以仰身直肢单人葬为主,呈头低脚高之势,墓向介于19~75度之间。
图二 M1平、剖面图
该墓地较为流行使用动物头骨进行殉牲的现象,在保存较好的7座墓葬中,有4座墓葬存有殉牲现象,累计见有44具动物头骨,包括3具马头骨、3具牛头骨和38具羊头骨。其中M8殉牲种类与数量最多,共发现20具动物头骨,包括2具马头骨、1具牛头骨和17具羊头骨;用于殉牲的动物头骨依据墓葬形制的不同摆放位置略有差异,其中竖穴土坑墓中M2的殉牲位于尸骨之上,而M7的殉牲则置于尸骨之上的填土之内;洞室墓中M1的殉牲置于尸骨之上,而M8的殉牲则置于墓道的填土之内,可见殉牲摆放位置的差异也与埋葬顺序有着密切关系。
统计表明,阳畔墓地竖穴土坑墓仅使用羊头骨进行殉牲而洞室墓则使用马、牛、羊三种动物的头骨进行殉牲,且竖穴土坑墓中用于殉牲的动物头骨数量远远少于洞室墓中殉牲所使用的动物头骨数量。
图三 M7平、剖面图
二、典型墓葬
下面以M1、M7、M8为例,对墓葬形制和埋葬习俗等进行具体介绍。
M1 洞室墓。方向55度。墓道为竖穴土坑状,平面呈长方形,直壁、底部平直,长111、宽76、深55~62厘米。墓道挖掘好后在墓道底部中央向下挖掘并与墓道前端倾斜挖掘而成的洞室相连,墓道两侧存有8~20、高26厘米的二层台。整个洞室长125、宽60、高85厘米,底部呈斜坡状。墓内填土以黑色花土为主,质地疏松,略含沙质。墓中发现一具人骨,上半身置于深入墓壁的洞穴之中,其余部分则置于洞外,整体呈现头低脚高之势。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东北、面向东南,经鉴定为一年龄30岁左右的男性,骨骼保存较好,两侧臂骨自然向下贴于身体两侧,掌骨压于两侧髋骨之下,肋骨、脊椎、盆骨保存较好,下肢并拢,趾骨残缺。墓主人颈椎左侧、左锁骨上随葬1件骨扣饰;左髋骨外侧散落1件铜镞。殉牲置于尸骨上半身之上,计有1具马头骨、2具牛头骨和13具羊头骨,殉牲保持原有的埋藏状态,其中马头骨置于尸骨右侧肋骨之上,呈吻部向前、侧置状,两具牛头骨分别置于尸骨颅骨左侧和左侧髋骨骨面之上,亦呈吻部向前、侧置状,其余羊头骨则散乱摆放于大型动物头骨及尸骨之上,大部分呈现吻部向前、侧置状(图二)。
M7 竖穴土坑墓。方向45度。墓圹平面呈长方形,直壁,底部倾斜,长188、宽60、深18~52厘米,墓圹内填充黄色花土,夹杂少许红土块,土质疏松,结构松散,略含沙质,填土内出土铜镞3件。东壁中部存有一半圆形头龛,宽40、高30、进深20厘米。墓中发现一具人骨,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北,面向上,性别、年龄不详,整体呈现头低脚高之势。人骨保存较好,上肢贴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下肢并拢,脊椎骨、盆骨保存较好,掌骨、趾骨等遗失。在墓主人左侧锁骨下、肋骨间散落1件铜镞、右侧腹腔内散落1件骨带扣。此外,在位于尸骨头部上方距墓底35厘米的填土内存有5具摆放凌乱的羊头骨做为殉牲(图三)。
图四 M8平、剖面图
图五 M8墓室内近景
图六 M8殉牲情况
M8 洞室墓,方向19度。墓道为竖穴土坑状,平面呈长方形,直壁、底部倾斜,长190、宽110、深60~75厘米,墓道挖掘好后在墓道底部中央向下挖掘并与墓道前端倾斜挖掘而成的洞室相连,墓道两侧存有20~80、高26厘米的二层台。整个洞室长70、宽50、高50厘米,底部呈斜坡状。墓内填土以黄褐色花土为主,土质疏松,结构松散,略含沙质,其内出土铜扣饰3件、管状饰5件。墓中发现一具人骨,全身基本置于深入墓壁的洞穴之中,呈头低脚高之势。葬式为仰身曲肢,头向北、面向上,下颌微含,性别、年龄不详,骨骼保存较差,依稀可见埋葬时的原始面貌,脊椎骨、肋骨、盆骨等基本不见,仅见左肱骨、尺骨散乱摆放于尸骨左侧,右侧肱骨错位摆放于盆骨右侧、尺骨、桡骨遗失,两侧股骨、胫骨呈十字交叉状摆放,掌骨、趾骨等散落不见。墓主人头骨下随葬绿松石3件、管状饰2件,头骨右下方随葬1件铜戈、铜戈下方摆放1件铜环,左肱骨附近随葬1件铜环和1件铜扣饰,右肱骨外侧摆放1件铜环和1件铜带扣、其下存1件铜刀,右肱骨骨端和左尺骨外侧随葬3件马镳;尸骨左股骨上侧、腹腔内散落4件铜扣饰、19件管状饰,盆骨下随葬铜扣饰3件、管状饰5件。此外,尸骨上方、距墓道口40厘米处填土内存有20具动物头骨做为墓主人殉牲,其中3具羊头骨散落于墓道后端;墓道前端中部摆放侧置、吻部向前的马头骨和牛头骨各1具,马头骨和牛头骨周边散落7具摆放不甚规整的羊头骨和部分蹄骨;墓道前端左侧摆放1具侧置、吻部向前的马头骨;马头骨周边散落7具摆放不甚规整的羊头骨;左侧殉牲前端、墓壁之下散落2件铜镞(图四~图六)。
三、随葬器物
阳畔墓地经正式发掘的8座墓葬中,除M2未见任何随葬品外,其余墓葬均存有数量不等的随葬器物,随葬品以铜器为大宗,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骨器、绿松石和贝饰等。下面选择部分出土的典型器物连同征集的部分铜器,对阳畔墓地随葬品的概况加以介绍。
(一)青铜器
阳畔墓地流行使用青铜器为随葬品,青铜器种类繁杂、数量较大,主要见有武器、工具、装饰品等。依据阳畔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形态特征,可对其进行类型学研究。
短剑 1件。环形剑首,剑柄横截面为扁圆形,素面,剑格近椭圆形,上饰对称的云纹,剑体横截面为菱形,剑尖锋锐。标本采︰15,长31.4、宽5厘米(图七,1)。
戈 1件。中胡三穿,援部略微上扬、菱形横截面,长方形内,内上存一近长方形穿孔。环绕内面后端存双道刻画纹和一圆形徽记。标本M8︰3,通长19.5、内长7.5厘米(图七,4)。
刀 7件。依据刀首特征分为两型。
A型 4件。柄部存有穿孔。标本M4︰1,形体较大,柄端外凸、上存一近三角形穿孔,弧背凹刃、刃部磨损严重,尖部圆润,柄部与刀身存有分界,素面。长22、宽2、厚0.3厘米(图七,3)。标本M8︰2-1,形体较大,柄端平直且存有一三角形穿孔,凹背弧刃,刃部磨损严重,尖部破损,柄部与刀身分界明显,素面。长16.3、宽1.8、厚0.4厘米(图七,5)。
B型 3件。环首刀。标本采︰44,柄端存一扁圆形环首,弧背凹刃,刀柄与刀身分界处连接流畅,齿部磨损严重。长22、宽2厘米(图七,2)。
鹤嘴斧 1件。器形较大,整体近圆角菱形,两端尖锐,中间较宽大,上存有圆形穿孔,中部表面存在“W”形叠加纹饰,整体平直。标本采︰28,长14、宽3.2厘米(图七,7)。
图七 出土青铜器
铜锥 1件。球状锥首,锥体横截面近正方形,尖部锋利,椎体上半部存有横向弦纹,下部素面。标本采︰37,长9、宽0.8厘米(图七,6)。
铜镞 7件。三翼镞,銎部突出。标本M7︰1-3,銎底部长于三翼后端。长2.9、宽1.2厘米(图七,9)。标本M7︰1-4,三翼后端长于銎底部,制作粗糙,一翼残。长3.5、宽1.9厘米(图七,8)。
节约 1件。平面近正方形,壁较薄,正面为一正方形内施以斜向弦纹组成的圆周纹,在正方形四个顶角上存有长方形端口;背面存有正方形割槽。标本采︰10,边长3.4、高1.4厘米(图八,15)。
镜形饰 1件。圆形,面微鼓,边缘渐薄,上存圆形穿孔,上端存一钮状短柄,略残。标本采︰25,直径8、厚0.2厘米(图八,11)。
图八 出土青铜器
带扣 5件。璧状带扣,椭圆形扣环,扣舌突出于环外,梯形扣钮。标本M8︰4,扣舌粗大,带扣表面饰数周圆点纹。背面扣环与扣钮连接处存有一圆形凸钮。长5、宽3.8、高1.6厘米(图八,7);标本采︰13,扣舌固定于环面中部,素面。长7、宽5.6、高1厘米(图八,1)。
铜环 19件。依据具体形态可分为以下两型。
A型 7件。璧状环。标本采︰20,环体较大,体薄,横截面呈长方形,边缘略有残损,素面。直径6、横截面长1.5、厚0.1厘米(图八,2);标本采︰18,环体较小,体薄,横截面呈长方形,表面饰两道弦纹、弦纹间存两周首尾相接的横向“S”纹。直径3.8、横截面长0.7、厚0.1厘米(图八,3)。
B型 12件。镯形环。
标本M5︰4,横截面呈近圆形,环体光滑,直径5、横截面直径0.5厘米(图八,16)。标本M6︰2,横截面近椭圆形,环体光滑,环表存斜向弦纹。直径4.4、横截面直径0.5、厚0.4厘米(图八,4)。
扣饰 25件。依据扣钮的不同形态及泡面差异,可分为三型。
A型 11件。背面均为横贯直钮,素面。标本M8:10,扣体较小,扣面呈弧形,扣饰边缘光滑,扣面上存放射状纹饰,直径1.3、高0.4厘米(图八,6)。
B型 13件。 形体较大,背面中部存有拱形钮。标本M8︰9,扣面弧度较小,趋近平直,边缘略损。直径4.5、高0.9厘米(图八,5)。标本采︰8,扣面较薄,扣面之上存有重圈“十”字纹饰,直径4.9、高0.8厘米(图八,9)。
C型 1件。扣面平直,背存一拱形钮。标本采︰27,扣面平直,中部存圆形印痕。直径5.1、高0.4厘米(图八,10)。
针管 5件。管状,两端存口。标本采︰38,制作规整,两端依稀可见“V”字形纹饰。长10.6、直径1.6厘米(图八,8)。
管状饰 56件。依据整体形态差异,可分为以下三型。
A型 4件。扁形管状饰,管饰正面存斜向纹饰组成的方格、背面存方形镂孔。标本采︰36,长1、宽1.1、厚0.3厘米(图八,14)。
B型 3件。柱状管状饰。标本M8︰12-1,两端存口,制作不甚规整,下端残破,长1.9、直径1~23厘米(图八,12)。
C型 43件。形体较小,两端口部内敛。标本M8︰12-2,长0.8、直径0.7厘米(图八,13)。
(二)骨器
阳畔墓地出土骨器数量较少,种类较为单一。
带扣 1件。近圆形扣环、梯形扣钮,无扣舌,在扣舌位置处存有一圆形穿孔。标本M7︰1,长6、宽4.1、厚0.5厘米(图九,1)。
针管 1件。圆形柱状体,略弧,两端存口。标本M3︰7,动物胫骨磨制而成,一端略残,制作不甚规整,素面。长9.5、直径1.5~2厘米(图九,5)。
针 4件。磨制而成,下端锋利,上端存圆形穿孔。标本M6︰12,长6.7、直径0.1厘米(图九,3)。
马镳 3件。动物骨骼磨制而成,近长方体,略有弧度。镳体正面存有两穿孔,其中下端穿孔贯穿镳体,上端穿孔与镳端穿孔相连。标本M8︰13,长8.8、宽1.4~1.8厘米(图九,4)。
扣饰 1件。形体较大,横截面呈梯形,中部存一圆形穿孔。标本M1︰2,长2.6、直径1.8~2.3、孔径1.1厘米(图九,2)。
图九 出土骨器、玛瑙、绿松石、贝饰等
(三)其它
绿松石饰 12件。平面近长方形,中部存穿。标本M6︰16,长2、宽1.4、孔径0.2厘米(图九,6)。
玛瑙珠 1件。半透明黄褐色,扁柱体,中部存穿。标本M5︰17,直径1.1、高0.6、孔径0.2厘米(图九,7)。
贝饰 4件。白色,背面磨有一穿孔。标本M5︰23,长2.1、宽1.4、厚0.5厘米(图九,8)。
四、结语
清水河阳畔墓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但经过两次调查、勘探和发掘仅发现8座墓葬,整个墓地因自然水土流失和修建梯田、退耕还林种植树木等原因破坏较为严重,墓葬分布情况较难把握。
根据墓葬的形制及典型器物的特征,可对其年代做出相应的推断。其中墓地采集的青铜短剑(采:15)与柴湾岗墓地M4:3同类器形态相近[1];M4出土的Ab型铜刀与玉皇庙墓地M300同类器形态相近[2];采集的节约(采:10)、镜形饰(采:25)与忻州窑子墓M59、M23同类器形态相近[3];Bc型铜扣饰(采:2)造型特点在内蒙古中南部较为少见,但与玉皇庙M151出土同类器物却较为相近[4],鉴于M8出土的铜戈具有中原地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铜戈的普遍特点,故此墓地的年代应主要落在春秋晚期,其下限可能晚至战国早期。
除铜戈、镞、鹤嘴斧、铜针筒外,阳畔墓地随葬的青铜器均为东周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常见的器物,以短剑、刀、带扣、环、扣饰、针管为典型代表所组成的青铜器群与中原地区同期遗存有显著区别,进而彰显了其独具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内涵。就内蒙古中南部而言,阳畔墓地一类遗存,与分布于包头、岱海、鄂尔多斯、浑河地区的同类考古学文化之间即存在着普遍的共性,又具有一定的区别,如均流行腰带饰品、扣饰、管状饰等,是一致性的具体反映,但凉城县毛庆沟墓地[5]发达的云纹、虎纹饰牌,和凉城县忻州窑子墓地、崞县窑子墓地[6]发达的单鸟纹、双鸟纹饰牌,包头西园墓地[7]广泛流行的弹簧式耳环,浑河地区新店子墓地[8]式样丰富的耳环、联珠饰、针筒等以及鄂尔多斯地区常见的斧、凿等生产工具,在该墓地则没有见到,又表现出它们之间已经产生了地域上的差异。纵观阳畔墓地青铜器群可见其与土默川平原及浑河流域的同期考古学文化遗存存在着亲缘关系,相比而言与岱海地区同期考古学文化则较为疏远。
在阳畔墓地广泛流行的洞室墓在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清水河县西咀墓地[9]中均有所发现,其分布区域仅局限于浑河流域,目前可知,此类墓葬形制是分布于陇山地区杨郎文化[10]的典型特征,因此阳畔墓地发现的洞室墓当来源于陇山地区。由此可以推断,阳畔墓地一类遗存在形成过程中,曾与西北地区发生过密切的联系[11],并对新店子墓地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无任何随葬陶器及大量的殉殅是阳畔墓地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由于殉殅的种类以马、牛、羊为主,且数量颇多,故可知该墓地居民从事的生业可能是一种较为发达的游牧经济。CN比值测定的结果表明,墓地居民当以肉食为主且肢骨上部颇为扁平、股骨嵴发育也相对较弱,这可能与男性居民长期从事骑马放牧活动有关[12]。此外,阳畔墓地居民的颅骨形态具有特圆的颅型、扁的正颅型、阔颅型相结合的颅型特点,与现代北亚人种颅型极为相近[13],这与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以来土著居民所具有的东亚人种颅型特征存在明显区别,对学界探索该地区人群迁徙、人种融合等问题均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领 队:曹建恩
参加发掘:曹建恩 孙金松 张青秀
刘金娃
绘 图:李 力 孙金松
摄 影:孙金松
执 笔:孙金松 曹建恩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昌西岗柴湾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2]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军都山墓地——玉皇庙[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凉城县忻州窑子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2009(3).
[4]同[2].
[5]内蒙古文物工作队.毛庆沟墓地.鄂尔多斯青铜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6]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凉城崞县窑子墓地[J].考古学报,1989(1).
[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西园春秋墓地[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1).
[8]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2009(3).
[9]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咀墓地,200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年发掘材料。
[10]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杨朗青铜文化墓地[J].考古学报,1993(1).
[11]曹建恩,孙金松.中国北方地区东周西汉时期偏洞室墓葬研究[M].中国史研究(53辑)(韩国).2008.
[12]张全超,朱泓.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发掘简报附录[J].考古,2009(3).
[13]张全超.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