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8-06-15姜成丽
姜成丽
摘 要:随着以新课标为主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当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兴起了一股素质教育改革热潮,新课标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成为各学科学段教学的重要导向,而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总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素质教育理念倡导的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如何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开展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下初中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以及抽象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也成为了大多数学生初中教育阶段的重难点学科。这也意味着初中数学教师不能将教学重心全部放在基础知识以及应试技巧的教学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能够秉承着素质教育理念,并将其渗透在日常的课堂实践教学中,从而实现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进而构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由于数学课程本身的逻辑性较强,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思维大多都是从问题探究中得到有效训练与发展的,所以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教学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逻辑思维,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和主动思考,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执教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一课时,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如小明放学后去超市购买学习用品,他先是向东行驶了20米,之后又向西行驶了22米,假设小明的家、超市以及学校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假设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要求学生能够用有理数来表示小明的两次行程。
二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课程内容中涉及到许多抽象复杂以及三维立体方面的知识,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促使大多数学生无法有效掌握与理解课程知识。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早已渗透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各个领域中,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教学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抽象复杂的课程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动态影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执教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的视图》一课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不同立体图形的三维动态试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入生活中涉及到课程立体图形的建筑物或是物体,进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立体感。
三 开展小组合作教学,锻炼学生的数学素养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多以“灌输式”的方式为主,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都由教师独自占据,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严重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要求教师能够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能够给予学生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机会与平台,促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例如,教师在执教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一课时,就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要求各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和交流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都有哪些,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需求,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积极寻求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秉承着素质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以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进而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课程需求,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创新信息技術教学以及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宇.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127.
[2]庄志毅. 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