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骨结核患者输液性静脉炎的干预效果观察

2018-06-14周群王敏卜彩芳何飞

浙江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静脉炎抗结核舒适度

周群 王敏 卜彩芳 何飞

近年来,临床上骨结核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长。使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骨结核的必要手段,但注射性抗结核药物存在药物浓度高,对患者外周静脉刺激大的弊端,对静脉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且结核患者大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对类似如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及中心静脉导管等高额费用的输液通路的经济承受能力相对不强,在临床中还是以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为主,容易发生输液性静脉炎。因此,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患者发生输液性静脉炎,意义重大。笔者团队采取预见性护理对使用注射性抗结核药物的骨结核患者进行干预,有效降低了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程度,提高了患者输液舒适度,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使用注射性抗结核药物的骨结核患者220例。纳入标准:患者年龄20~80岁;选择上肢肘部以下浅静脉行留置针输液治疗,血管评级[1]为0~1级,每日输液量<1 500ml。排除标准:患者上肢局部皮肤有感染或静脉损伤;伴有脑梗死、肿瘤、凝血系统疾病及长期口服抗凝药物者。其中2015年4至12月收治的108例患者(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留置输液期间进行常规护理,2016年1至6月收治的112例患者(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男68例,女44例;年龄23~79(56.37±3.31)岁。对照组患者男61例,女47例;年龄21~80(58.51±2.9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严格控制留置针留置时间,即≤72h,且使用常规方法留置,并用3M敷贴外贴,胶带纸U型固定。两组患者冲管液均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且均以脉冲式正压冲管方式冲管。对照组患者选用22G留置针,在静脉留置针留置输液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轻压留置针穿刺点:在输液前和输液结束冲管时,用手指轻压留置针穿刺点;(2)预防静脉炎中药膏外涂:在予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沿着穿刺静脉的输液走向给予局部外涂本院自制预防静脉炎中药膏;(3)输液时选取24G留置针;(4)输液肢体保暖:做好输液肢体的保暖,以保证输液肢体的正常温度,冬季时将室温控制在22~26℃。

1.3 观察指标

1.3.1 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程度 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程度评判标准参照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的静脉输液护理标准。0度:无临床症状;Ⅰ度:穿刺部位有红斑,伴有或无疼痛;Ⅱ度: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伴有或无水肿;Ⅲ度: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伴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Ⅳ度: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伴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长度>2.5cm(1英寸),并有脓性渗出[2]。

1.3.2 患者输液舒适度 观察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的舒适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估法(VAS)评判[3]。0分表示舒适,10分代表非常不舒适,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这11个数字中挑选1个数字代表舒适程度。0分:舒适;1~3 分:有轻度不舒适,能忍受;4~6 分:中度不舒适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非常不舒适,无法忍受。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程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程度比较[例(%)]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程度较对照组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输液舒适度(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输液时 VAS评分为(1.44±0.84)分,对照组为(2.18±0.80)分,观察组患者输液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输液性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静脉输液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静脉输注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引起的局部化学炎症反应[4]。目前,骨结核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难治、耐药结核日益严重,且骨结核患者围术期需行强化抗结核治疗,故静脉输注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等用量倍增,这些药物对外周浅静脉的刺激较大,随之出现的输液性静脉炎也越来越多见。

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是指临床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发现和评估潜在的护理问题,继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笔者总结对使用注射性抗结核药物的骨结核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案的益处主要有:输液结束冲管的同时用手轻压穿刺点,可有效降低冲管液对静脉管腔造成的冲击,继而明显缓解患者的不适感;中医学认为,输液性静脉炎是由于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滞所致,而本院自行研制的预防静脉炎药膏是由泽泻、乳香、当归等10味中草药配制而成的,具有镇痛、消炎、散结、活血、消肿等功效,故以中医外治法将此中药膏外涂于输液静脉处便可有效降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风险;选取24G留置针输液,小号留置针直径小,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对血管内壁的刺激性减少[5],从而也降低了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短时间内不会发生静脉炎,并且小号留置针最快也能达到97ml/min左右的输注速度,完全能满足临床上患者用药需要,因此选取24G留置针不仅能降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风险同时也能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最后,抗结核药物输注时间较长,而长时间的输入低温液体会导致局部血管产生痉挛,使血流速度减慢,增加了药物在血管壁的吸附与刺激,引起局部炎症介质释放和供血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的状态,血管通透性增加,使静脉炎发生的风险加大[6],因此在输液时做好输液肢体的保暖,使静脉处于相对温暖状态能有效避免因液体温度过低对静脉内膜造成的损害,从而预防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本文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程度较对照组减轻,观察组患者输液舒适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使用注射性抗结核药物的骨结核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程度,提高患者输液舒适度。

[1]聂雷霞,张敏,胡帆,等.浅静脉血管评级在静脉输液穿刺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11):38-41.

[2]周晓红,吴远聪,叶丽敏.康惠尔透明贴防治前列地尔注射液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13(10):960-961.

[3]Ueta K,Tomita T,Uchiyama A,et al.Influence of humidification on comfort during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with a helmet[J].Respiratory Care,2013,58(5):798.

[4]邢中杰,马霞霞,马军花.输液性静脉炎[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8):224-224.

[5]王显柏,李锐.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滴注20%甘露醇的效果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9):3571-3573.

[6]陶艳玲,周春兰.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20):89-92.

猜你喜欢

静脉炎抗结核舒适度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