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犀角地黄汤加减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2018-06-14吴苗马丽俐徐唯方一妙陈柴棋丁华强沈巍

浙江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犀角银屑病血清

吴苗 马丽俐 徐唯 方一妙 陈柴棋 丁华强 沈巍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多数患者持续终生。目前银屑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手段,长期使用西药治疗对各年龄阶段患者都会产生一定的毒副反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银屑病的严重程度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1]。笔者团队应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对血清VEGF水平有明显的负调节作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浙江省中医院皮肤科银屑病专科门诊收治的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或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者,排除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的患者。其中50例患者采用外用药膏同时口服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为观察组,30例患者单纯采用外用药膏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19~65(34.62±14.61)岁;病程 0.5~20.5(6.26±5.62)年,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为 3.12~15.68(8.62±4.64)。对照组患者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21~62(36.23±12.73)岁;病程 0.6~18.0(6.98±6.01)年;PASI为 3.27~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较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 见表1。14.55(8.71±3.84)。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 PA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和钙泊三醇软膏(爱尔兰利奥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各外搽1次/d,疗程为8周。观察组患者在外用药膏的同时口服犀角地黄汤加减,主要药物为水牛角30g、生地黄15g、丹皮15g、白茅根30g、连翘 12g、银花 30g等,2 煎/日,早晚饭后温服,疗程为8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2)疗程结束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判标准如下:痊愈:PASI减小≥95%;显效:PASI减小 60%~94%;有效:PASI减小30%~59%;无效:PASI减小≤29%。痊愈、显效与有效视为总有效。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pg/ml)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由表2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vs 76.7%,P<0.05)。

3 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常全身泛发,或逐渐加重,或固定不移难以消退,多数患者持续终生;临床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其中93.7%的患者为寻常型[2]。血热型多见于银屑病进行期,表现为皮损发展较快,皮损呈鲜红色,血露现象明显,鳞屑干燥而厚,瘙痒较甚,肌肤灼热,心烦,口渴,大便干;舌质红紫,苔黄,脉弦滑或数。目前银屑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方法,一直以来,中医药治疗以其有效和安全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银屑病属祖国医学“白疕”范畴,银屑病的分型虽有多种,通常可归纳为血热蕴毒、血脉瘀阻、血虚化燥3个主要证型。有学者认为血热是银屑病发病的根本原因[3],治则治法为清热解毒,凉血消疹[4]。

犀角地黄汤出自《外台秘要》,由犀角(水牛角代替)、生地、芍药、丹皮组成,原方主治热入血分证,临床多见身热谵语、发斑出血,斑色以红、紫、黑为主。其中犀角清心去火之本,生地凉血以生新血,白芍敛血止血妄行,丹皮破血以逐其瘀,四味齐用具有清热开窍,凉血解毒的功效。历代医家认为该方虽曰清火,而实滋阴;虽曰止血,而实去瘀;瘀去新生,阴滋火熄。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症见皮疹色红,发展迅速,瘙痒明显,伴有心烦、口渴、大便密结等情况,多因热、瘀互结,热甚伤阴,运用该方加减可有较好疗效。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犀角地黄汤治疗血热型寻常银屑病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认为,VEGF在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及局部皮损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5]。Andrys等[6]采用 Goeckerman′s方法治疗银屑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降低。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降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犀角地黄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有可能通过下调血清VEGF水平起作用。

综上所述,在外用药膏的基础上,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有效率高,其可能通过对血清VEGF水平的负调节来发挥作用。

[1]王姗,王聪聪,聂振华.IL-17A、VEGF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与PASI评分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16(2):97-99.

[2]Tschachler Erwin.Psoriasis:the epidermal component[J].Clinics in Dermatology,2007,25(6):589-595.

[3]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王晖.中医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7,9(7):134-137.

[5]Xia YP,Li BS,Hylton D,et al.Transgenic delivery of VEGF to mouse skin leads to an inflammatory condition resembling human psoriasis[J].Blood,2003,102(1):161-168.

[6]Andrys C,Borska L,Pohl D,et al.Angiogenic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Goeckerman's therapy[J].2007,298(10):479-483.

猜你喜欢

犀角银屑病血清
个性化健康教育实施在银屑病护理中的应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银屑病开关,尽在掌握
犀牛有角久成器
三味红药合十味乳香涂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犀角雕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