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建设的SWOT分析

2018-06-11孙洁雷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6期
关键词:城市群SWOT分析

孙洁 雷霞

摘 要:建设生态体育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体育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建设能有效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和諧、持续发展。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建设,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长株潭城市群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未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长株潭 城市群 生态体育 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c)-0203-02

上世纪末,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发展生态体育、构建生态体育城市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生态体育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体现人类在体育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一种尊重和关怀[1]。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以下简称为“长株潭”)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将成为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一大契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2]:“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些都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生态体育构建作为切入点,期待为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1 概念界定

张凯昭[3]认为:生态体育是一个新概念,即在非建筑和不以建筑为主的环境下,围绕康体、健身以及人的身心体验所进行的自我行为、环境行为、社会行为,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关组织和各个系统反应。城市生态体育建设倡导生态价值观,强调城市、生态、体育三者的协调发展,这种模式表现在基于城市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建设的SWOT分析

管理学教授韦里克[4]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SWOT分析法,该分析法的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该分析法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等列举出来,加以系统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及对策。

2.1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建设的优势

2.1.1 丰富的生态资源

长株潭城市群内生态体育资源比较丰富,有些甚至是风景名胜区,还有一些是森林公园等。长株潭城市群内仅生态绿心地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就有17处之多,占地面积11367.02hm2[5]:坐落于长沙的有8处,之中洞井—马体育休闲区为体育主题休闲区;位于株洲和湘潭境内的分别有3处和6处,其中湘潭的昭山体育休闲公园是以体育为主题的休闲景区。此外,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相关建设规划,有关部门还将在该区域内的绿心地带建设暮云低碳科技园等几处主要的公园绿地,供市民们休闲娱乐使用,这些公园、绿地等都将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1.2 悠久的文化资源

湖南自古以来文化渊源深厚,文化脉络广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长株潭生态城市群建设中,文化是一个最大的优势。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生态环境非常优美,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长株潭城市群优秀的历史、体育文化资源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长株潭城市群悠久的文化积淀必将成为未来三湘文化建设的重心。长株潭城市群在发展中可以将体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生态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坚持文化兴体、体育兴市。

2.2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建设的劣势

随着城市群一体化的推进,长、株、潭三市实际距离已不断缩小,湘潭、株洲与长沙距离20km,而株洲与湘潭仅仅相距10km。空间距离缩短,加快了三市的一体化脚步,然而不可避免地是原有的三地各自为阵的体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完全实现信息同享、生态同建、场馆共用。此外,三地生态体育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体育硬件建设没有确保到位,无法为城乡居民提供足够、有效地参与生态体育的活动场所,对生态体育的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3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建设的机遇

2007年,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长株潭城市群的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湖南“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反复强调: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推进三市城市群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发展一体化,整合三市技术、人才、创新平台等资源,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企业协同创新、环境协同治理,进一步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这些为长株潭城市群内生态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对策

3.1 统筹规划

长株潭城市群应致力建立一个专门管理该区域内体育发展的行政组织机构,统筹规划体育的发展,着眼于两型社会的建设,参考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三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发展的有效方案。

3.2 三地一体

尽管长株潭三地于2007年已经在形式上合为一体。但是,由于受到旧有的体制和行政区域划分等的多重影响,三地各自为阵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出现体育资源重复建设、浪费、分布不均的窘况。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的建设,首先要求三城能融为一体,其次则是三地能同心协力,共享区域内丰富的生态体育资源,合理、有效地分配和使用各类生态体育资源。

3.3 协同发展

长沙市作为湖南的省会,其拥有体育资源比较丰富。而株洲、湘潭两地的体育资源较之长沙又稍有逊色。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的建设,既要保留三地各自的生态资源优势,又要依托一体化进程中搭建的各类平台,根据三地生态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遵循生态体育的发展规律,有效地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该长株潭城市群内生态体育的三赢发展。

3.4 任重道远

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方案早已在2007年获批并在付诸实施中,该城市群内的生态体育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不少专家、学者都纷纷为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的建设献计献策。交通同网、生态同建、环境同治、体育同享,这是过去十年,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然而这些还不够,实现三地生态体育和谐一体化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才能完成。

总之,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体育建设,应有效规划、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三地生态资源优势、把握机遇,加强三地体育部门合作,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为中心,合理布局与共享体育公共资源,优化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凭借两型社会建设的契机,把长株潭城市群建成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体育城市群。

参考文献

[1] 陈玉忠.建设体育生态城市,实现上海体育“十二五”时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J].体育科研,2011,32(2):8-12.

[2] 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3-11.

[3] 张凯昭.发展生态体育,构建和谐城市——国内生态体育研究课题组组长张凯昭在线访谈摘编[N].中国体育报,2013-11-18.

[4] 徐翠翠,刘巧玲,黄骊.基于SWOT分析的烟台市滨海型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2014,30(1):53-57.

[5] 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Z/OL].(2012-01-01).https://wenku.baidu.com/view/fb6fc2186c175f0e7cd137ee.html.

猜你喜欢

城市群SWOT分析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尽快启动秦晋宁蒙沿黄国家级城市群建设
19城市群规划2017年将完成
国产手机行业战略管理研究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