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六年级“统计与概率”典型错例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06-07河南省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杏小学靳秀贞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统计与概率大风车统计表

河南省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杏小学 靳秀贞

“统计与概率”是数学课程内容之一,其中,统计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数学课程标准》将数据分析观念解释为:“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在日常教学中,多数学生对“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效果还是挺好的,错误率较低,但从一些错误中还是可以发现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有待加强。例如以下几种:

错例1:育才小学对部分学生进行了端午节文化习俗了解情况的随机调查。(了解程度分为:A.很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较少;D.不了解)并将结果绘成如图所示的两幅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各题。

学生对端午节文化习俗了解情况统计图

其中第(3)个问题是:育才小学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根据这个信息和以上调查的数据,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错解:育才小学有多少人不很了解端午节文化习俗?

1200-64=1136(人)

答:育才小学有1136人不很了解端午节文化习俗。

错因分析:学生把调查200人中有64人很了解当作总体1200人中只有64人很了解。没有考虑没有被调查的人中也可能有同学很了解的这种情况。这种情况说明学生不太了解统计的意义,认为提出数学问题就是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没有注意到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欠缺数据分析能力。

对策:要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投入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中,经历制订计划、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方法,体会数据中蕴涵着的信息,提高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过实际的调查活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调查育才小学全体学生1200人比较麻烦,所以就对1200名学生中的一部分200人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200人中有64人很了解端午节文化习俗。由于没有被调查的人中也有可能很了解端午节文化习俗,所以64人并不是育才小学全体学生中很了解端午节文化习俗的人数。但我们可以根据调查的200名同学对端午节文化习俗的了解情况去推断育才小学1200人对端午节文化习俗的了解情况,这样的调查才有意义,这样的问题才有价值。

错例2: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育才小学六一班同学最喜欢电视节目调查统计图

错解:最喜欢《走近科学》节目的同学比最喜欢《大风车》节目的同学少10%。

错因分析:把“单位1”弄错了。最喜欢《走近科学》节目的同学比最喜欢《大风车》节目的同学少百分之几是以最喜欢《大风车》节目的同学为“单位1”,指最喜欢《走近科学》节目的同学比最喜欢《大风车》节目的同学少的同学占最喜欢《大风车》节目同学的百分之几。而填“10”是把全班同学看作“单位1”,也就是最喜欢《走近科学》节目的同学比最喜欢《大风车》节目的同学少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百分之几。

对策:在扇形统计图中,图中的百分数表示各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都是把整体当作单位1。但把统计图中的信息与百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联系起来,单位“1”就不一定是整体了,所以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准单位“1”。

错例3:六(1)班同学身高情况如下表:

身高/m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人数/人 1 3 5 10 12 6 3

问:六(1)班同学平均身高是多少?

错解:(1.40+1.43+1.46+1.49+1.52+1.55+1.58)÷7=1.49(米)

答:六(1)班同学平均身高1.49米。

错因分析:做错原因是没有读懂统计表。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有1人身高1.40米,也就是1个1.40米;有3人身高1.43米,也就是3个1.43米……所以六(1)班总身高是(1.40×1+1.43×3+1.46×5+1.49×10+1.52×12+1.55×6+1.58×3)米,总人数是(1+3+5+10+12+6+3)人,再用总身高÷总人数就可以算出平均身高。

对策:平均数是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求平均数的方法也是学生掌握较好的。常规求平均数的题目都是把几个数加起来,再除以加数的个数就能求出平均数。但这道题把求平均数与统计表结合起来,学生受定式思维影响,没有认真理解统计表中的信息,依然按常规方法解答,就错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读懂统计表的意识,另外在一些常规题型之外进行一些综合类题目的练习,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为学生,难免出错。错误是学生进步的台阶。老师要善于分析错误、利用错误、补救错误。就“统计和概率”而言,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活动中操作、体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兴华.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49—54.

[4]刘伟男.没有关系也是答案—以六年级《统计》一课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师,2016(10).

猜你喜欢

统计与概率大风车统计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统计与概率”复习专题
“统计与概率”综合复习
“统计与概率”测试卷
大风车转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