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之我见
2018-11-30江苏省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湖学校曹建岗
江苏省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湖学校 曹建岗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也需要静下心来,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与课外作业布置所能达到的效果,然后采取恰当的方式加以改进,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率。
一、课堂教学的研讨
1.学习数学需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现代家庭众星捧月式的娇惯及对子女有求必应的“教育模式”,使部分学生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意志薄弱。数学难学,是客观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很强的连续性,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意志及坚韧不拔的精神。学生“厌学”,缺少的正是这些精神品质。要想改变现状,我们认为首先要坚持新课程理念,体现人文教学精神,突出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学生对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入手。因为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想学习,首先看他是否有明确的目标、浓厚的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正是我们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后首先感悟到的,也是我们研究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作用的理论来源。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厌学”急待医治,医治需对“症”下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断实践新课程标准,充分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努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追求数学知识。
2.教师应该学会等待
在教学实践中要尽可能营造一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多给学生们锻炼的机会。教师应有意义地学会等待,当所列的问题有多种方法可选的时候、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上存在偏差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同学们一起思考,共同讨论,给大家一个自由的空间去思考、去创新,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3.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虽然需要长途跋涉,虽然会伤痕累累,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成长,它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教学,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如何更好地教育协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所有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总会留有遗憾,因为教育这种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
以“等式的性质”为例,师生的共同目标是:在学习中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熟悉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而其技能目标包括:在预习和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观察、概括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则需要组织学生互动交流,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优势之处。
4.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如在讲完三角形、四边形的中位线后,学生进一步可以得出:(1)连接等腰(或等边)三角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三角形仍然是等腰(或等边)三角形。(2)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得出菱形;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得到矩形;若原四边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则得到正方形。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师要重新审视课堂设问的功能、原则和方法,以问题为线索布置和调整课堂教学,有效利用课堂提问这个武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课本上给出来的就是定理,在解决问题中可以直接使用。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还是有必要对这个定理再证明一次。以180°为突破口,联系所学的与180°有关的知识,而学习过的平角,平角为180°,当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的和也为180°,通过这样的联想,就可以把所要证明的问题转化为与所学相联系的问题,如可以尝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到一起,看是否构成一个平角,也可以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一条与底边平行的直线,构成两直线平行。学生们通过动手和实践,得到了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过程。不仅启发了学生们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还可以在今后的一些类似问题中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解决。
5.注重数学方法总结
对证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可以做如下总结:(1)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2)利用两个三角形全等;(3)利用等角对等边;(4)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5)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6)利用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7)利用等量的传递性;(8)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9)利用比例证明;(10)利用圆中有关线段相等的性质等。
二、课外作业的研讨
1.课外作业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往往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新知内容的讲解以及解题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课外辅导过程,导致课外与课堂两者之间“脱节”,出现“45<0”的现象。建构主义学者认为,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两者合一的有效结合体。因此,教师要将课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重视课外练习内容的设置,注重课外作业内容的辅导,把课外练习作为学生新知内容和解题技能素养锻炼的“试验地”,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辅导下,实现学习能力和学习效能的双提升。
2.重视作业练习的设置
作业练习是教师教学活动过程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补充,也是学生锻炼学习技能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上,没有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行有效研析,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是“拿来主义”,“照搬硬抄”,作业内容没有新意、作业设计枯燥单板,学生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而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将作业设计、作业评讲等活动作为有效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对作业内容的设计提出了“重点突出”“以生为本”“能力训练”等方面的目标和要求。
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打折减半;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做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这样学困生可以逐步树立信心,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喜悦,小步子、慢节奏地跟上大部队。因此,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师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抓手,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实际以及能力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今日的初中数学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方式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进行恰当的教学情境创设,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求知和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