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的临床价值探究

2018-06-04李小勇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

李小勇

【摘 要】目的:探讨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兰大一院50例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于2011年05月--2012年05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25例。常规组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患侧甲状腺全切联合峡部切除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常规组(20.00%),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对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实施治疗的价值较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甲状腺单侧结节;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262-01

甲状腺单侧结节发病率较高,术前诊断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在医疗受限的条件下,术前无法进行细胞学穿刺诊断,使得手术治疗期间也难以实施病理检查,严重影响手术方案的选择[1]。本文特此于2011年05月--2012年05月,对兰大一院收治的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患侧甲状腺全切联合峡部切除术治疗的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兰大一院50例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于2011年05月--2012年05月收治。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喉镜、X线等技术检查以及甲状腺功能三项 检查予以确定。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25例。研究组中14例男性研究对象,11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35-68岁,平均(51.2±15.3)岁;6例囊性结节,19例实性结节。常规组中15例男性研究对象,10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34-69岁,平均(52.2±15.4)岁;5例囊性结节,20例实性结节。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1.2 方法 常规组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治疗,方法为:保持仰卧位,显露甲状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距离胸骨切迹上方的1cm左右实施一个弧形手术切口,颈白线纵向切开,牵开一侧肌肉,甲状腺中静脉予以切断,显露甲状腺肿块,对部分肿块、腺体组织实施钳夹、切除。

研究组行患侧甲状腺全切联合峡部切除术治疗,方法为:与甲状腺腺体紧贴并结扎,甲状腺中静脉予以切断,以免术中牵拉过度所致的颈内静脉撕裂引起的空气栓塞、大出血,同时还能顺着疏松组织,充分游离甲状腺外侧,一直到气管旁。至上极解剖时,需将峡部上的甲状腺悬韧带予以切断、结扎,旨在显露环甲间隙,并使上极血管予以充分显露,与甲状腺上极相邻的部位结扎上极进出血管分支,以免腺体残留、血管结扎时的不小心滑脱,防止喉上神经分支遭受严重损伤,而后与下极紧贴实施切断的同时对下极血管结扎,甲状腺背侧游离时需注意保护喉返神经,注意甲状旁腺的分离保留,峡部与同患侧腺体一起切除、移除,注意观察患者发音情况。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伤口感染及淋巴结肿大。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率(%)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有統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常规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对于甲状腺单侧结节的治疗尚无满意的保守治疗方案,虽然多数患者可通过穿刺抽吸或者是口服甲状腺制剂等方式获得一定的疗效,但整体疗效欠佳,加之甲状腺结节极易癌变,故而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能性较高,引起压迫症状,影响手术顺利进行[2]。基于此,通过手术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确定甲状腺单侧结节病灶比较简单,但是在区分结节的良恶性方面具有较高的难度。故而单纯实施甲状腺结节切除或者是腺叶部分切除并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患侧甲状腺全切联合峡部切除术对甲状腺单侧结节的治疗,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疾病复发率、病灶遗留率。其具体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可避免术后复发。甲状腺结节界限模糊,部分患者有可能会因为创面出血而导致复发,联合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可完整切除病灶;(2)副损伤发生的几率较低;(3)微小病灶遗漏的几率较低;(4)不会影响到甲状腺功能;(5)安全可靠,手术并发症少。本文中,通过对照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常规组20.00%(p<0.05)。与达吾尔·古力汉夏[3]研究中得出的观察组手术并发症(8.33%)低于对照组(20.83%)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

由此可知,通过峡部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实施治疗的疗效更好,安全可靠,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云,郑洪荣,韩春.外科手术治疗146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3):20-23.

[2] 陆炎.不同术式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的对比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03):609.

[3] 达吾尔·古力汉夏,普拉提·麦尔干.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487-488.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钼靶X线联合CT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