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12-26李友涛黄淼龙万仁平陈翀廖洪亮陈
李友涛 黄淼龙 万仁平 陈翀 廖洪亮 陈慧勇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胸手术, 治疗组患者进行胸腔镜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切口疼痛评分、引流管放置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结论 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能显著地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患者疼痛, 并且还能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临床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037
目前在胸腔外科中广泛地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来说, 胸腔镜手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等特点, 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尽早康复[1]。因此,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分别行传统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0例。治疗组患者男23例, 女17例;年龄19~86岁, 平均年龄(51.23±11.37)岁;其中13例患者为胸腺瘤, 6例患者为胸腺肿瘤, 5例患者为神经鞘瘤, 3例患者为神经纤维瘤, 6例患者为畸胎瘤, 4例患者为支气管囊肿, 1例患者为淋巴瘤及2例心包囊肿患者。对照组患者男26例, 女14例;年龄20~84岁, 平均年龄(52.43±10.46)岁;其中16例患者为胸腺瘤, 5例患者为胸腺肿瘤, 3例患者为神经鞘瘤, 4例患者为神经纤维瘤, 5例患者为畸胎瘤, 3例患者为支气管囊肿, 2例患者为淋巴瘤及2例心包囊肿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组患者进行胸腔镜治疗:患者取侧卧位, 进行全身麻醉后采用双腔气管插管, 然后根据肿瘤的具体位置, 在第3或第4肋间进行切口, 长度控制在6~8 cm[2]。若在手术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可以适当地将切口延长至8~10 cm。然后游离背阔肌并向后牵拉, 钝性分离前锯肌束间隙, 选择相应肋间切断肋间肌进胸, 最后将胸腔镜经切口放入, 使其作为辅助继续进行手术[3]。若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粘连的状况, 术者需要采用电凝吸引器将其进行分离。在了解和掌握详细情况后, 采用圈钳和直角钳等工具对患者的血管及组织进行游离。镜身直视术野发现患者的肿瘤后采用电刀切开被膜, 钝性分离, 将肿瘤剥离取出后送检。术后从患者的切口部位置入胸腔引流管, 为患者进行持续引流。若患者的胸腔积液在24 h内<50 ml, 则需要将引流管拔除。并且要嘱咐患者注意呼吸以及咳嗽排痰等[4]。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定患者的切口疼痛状况, 无痛为0~2分, 轻度疼痛为3~4分, 中度疼痛为5~6分, 重度疼痛为7~8分, 剧烈疼痛为9~10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2. 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切口疼痛评分、引流管放置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7.5%(P<0.05)。
3 讨论
尽管在临床上大部分纵隔肿瘤为良性, 但若没有及时地将其切除, 将会使得患者呼吸及循环等系统出现障碍[5]。传统开胸手术在临床应用上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 且恢复时间长, 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胸腔镜在临床应用中术野暴露方面上要差于传统开胸手术, 但却能有效地避免对患者造成创伤, 显著地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患者疼痛[6]。除此之外, 还能有效地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中, 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切口疼痛评分、引流管放置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7.5%
(P<0.05)。说明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胸腔镜的应用能显著地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患者疼痛,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 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能显著地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患者疼痛, 并且还能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德松, 李旭, 唐金明, 等. 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11):1554-1556.
[2] 董淑敏, 邵仲凡, 潘引鹏, 等. 胸腔镜在纵膈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23):3443-3445.
[3] 史国振, 蒋国军, 高鹏飞, 等. 12例使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过程中的临床分析. 健康必读, 2013, 12(8):236-237.
[4] 常博. 微创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10):5603-5604.
[5] 刘日清, 刘如锋, 阮永军, 等. 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23(4):80-82.
[6] 张正红. 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的疗效探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9(5):292-293.
[收稿日期: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