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旅行社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31陈小春陈志辉
陈小春 陈志辉
[摘 要]旅行社管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该课程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当今的教学环境,强调课堂与社会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设计并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着重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学任务;旅行社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4-0115-04
旅行社管理学既是一门兼具系统性和实用性的专业主干课程,又是一门融合经济、管理、营销、心理学、历史、文化、地理、城市、交通、设计和市场等诸多理论的交叉学科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者消费决策过程、旅行社基本业务、旅游服务理念、旅行社产品设计与营销、旅游计价与报价、旅游服务流程、组织协调、质量控制、渠道建立与维护、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风险与危机、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企业运作流程与经营模式、产业制度环境、产业关系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由于旅行社管理学课程学习涉及知识泛、内容多、范围广,且多为定性研究,现有的教材体系多从课程基础理论、课程微观内容与课程宏观内容三方面编写,且存在理论学习重于实践应用,内容解读重于方法运用等问题。对学生而言,不仅难以记忆,而且还难以理解与应用,极容易导致学生丧失课程学习的信心,严重影响课程教学与专业学习的效果。对教师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社会化程度不高,且缺乏必要的旅游社会实践,加之课程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在线旅游市场化、信息化程度,教师教学难度较大。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旅游行业的实践诉求与实战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课题组提出了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知识记忆与实践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基于课程任务的驱动式教学模式,总结课程任务的构建过程与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改革借鉴。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简介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指以富有趣味性,能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 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1]。这种教学方法包括三层基本要素:任务、教学目标和情景。任务是载体,必须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密切相关;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或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情景是任务完成时的结果或作品。教学目标决定任务的设计和情景的设定,任务设计和情景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2]。该教学方法主张从问题探索入手,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在学习形式上主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该教学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程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探索者,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任务制订者、学习引导者和结果评判者。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环节:分解知识点——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教学知识点,通过任务来诱发并加强学习者主动学习,任务的完成会使学习者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以上各个环节中,对学生而言,不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主动地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回顾与积累,更积极地参与整个课程教学环节,更认真地收集、整理信息并分享各项任务;对教师而言,则需要熟悉并细化整个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点,并时时关注旅游市场态势,将行业新的热点融入整个教学过程,还需要不断揣摩课程授课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适用条件分析
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并达成课程教学目标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其中任务是前提,学生自主学习是必要条件,达成教学目标是结果。因此,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至少需要以下三个具体条件:
(一)教学任务设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任务的设计一是要能结合课程教学重点以及市场热点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偏重于实践操作的内容为课程教学任务;二是必须明确教学任务的实施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三是必须准确表明学生参与任务的内容、要求以及任务完成的评价依据。
(二)师生需要有充分的辅导与自主学习时间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显著特征。与教师为主导、传统的填鸭式、按知识的系统性讲授方法不同,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只是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每个任务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均暗含课程知识与技能。于教师而言,要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熟悉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每一项教学任务,及时指导并反馈学生的疑问与困惑,组织与评价任务完成情况等。于学生而言,理解与分析每一项任务、收集整理与任务相关的数据资料、与老师探讨交流、自己独立思考或与队友分工合作、探索解决任务的途径、完成并完善课程任务等都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做保障。
(三)任务的完成应有明确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互动中的有效沟通机制。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时所进行的活动,这些活动为教学活动的改进提供信息,当评价确实被用来调整教学,满足教学要求时就称为“形成性评价”[3]。国内也有学者指出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课程任务的形成性评价,其评价主体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其评价内容既可以从任务过程、知识与技能、成果展示形式、团队分工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也可以设计具体的评价标准;其评价方法既可以是自评、小组成员内互评,也可以是小组成员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形成性评价能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得启示,从而学习同伴优点,改进自己不足,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教师能及时反思教学任务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反映了学科发展的前沿或者市场热点;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激发了学生思考,学生是否理解教学内容;具体考核评价指标是否明确反映了教学任务的内容,是否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等等,从而改进教学。
三、旅行社管理学教学任务的设计
旅行社管理学的教学任务必须从偏重于实践的层面,从学生视角,依据学生既有知识体系与理解能力,结合旅游学科前沿与旅游市场热点,对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式进行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设计强调以下三点:一是以现有的旅行社管理学涉及的经济、管理、营销理论为基础,基于旅行社产业发展规律与特征,系统整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技能;二是根据课程章节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将重点知识或职业技能归纳成1至2个教学任务;三是每个教学任务,列出详细的任务解读与评价内容,其中暗含旅行社管理知识与技能,并结合实例或案例具体分析应用。具体教学任务见表1。
从表1来看,旅行社管理学课程教学任务的设计与教材相比,精简而清晰,其不同之处在于:一是课程任务是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桥梁与纽带。每一项重点强调的知识与技能都设计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成为课堂上或者将来分析和理解旅行社运营与管理的工具。二是在所涉及的11个章节中,既有旅游学科的前沿研究(旅游者在线行为),又有旅游行业热点关注领域(在线旅游信息、在线旅游业态、在线旅游分销);既有传统旅行社的理论分析(旅行社选址、服务环境),又有网络旅行社的现实了解(在线旅行社分销);既有旅行社管理知识理论(旅行社产品理论),又有旅行社职业技能要求(旅行社产品设计、报价)。
旅行社管理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经过旅游管理2012级、2013级、2015级(2014级为两个行政班级合班上课,班级人数多而未采取样本)三届学生的实践教学验证,旅行社管理理论与实践技能通过一个个教学任务得到锻炼,能促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为主动搜索信息、探讨交流、形成成果、课堂分享的学习过程。
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实施
旅行社管理学总计11章节教学内容,48个学时,16次课,设计13~15个教学任务,课程教学安排在第四学期,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管理学、基础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课程,因此教学中涉及的理论分析任务均是基于以上专业基础课程已学的内容,通过任务设计结合旅行社行业让学生们进行解读,并结合实例进行解析。职业技能要求的任务设计,均突出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既可通过网络查询获取数据与信息分析,也可实地走访调查了解企业及员工行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遵行以下教学流程:提出实际问题——教学任务解读——组建任务团队——分析视角提示——完成教学任务——展示教学任务——评价教学任务——研讨学习巩固。以下详细解读其中的四个流程。
(一)教学任务的解读
提出实际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探究为什么,让学生明白理论教学就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服务的。旅行社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理论分析来探讨并解决。为此,提出相关教学任务。
任务在课前基本设计完成,在授课分配任务时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略做调整,一般提前3~5周发布任务。比如在第一次课,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并发布第一次教学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有任务解读、具体要求与评分标准。下面以第二项教学任务为例进行解读。
旅行社注册成立后,对旅行社门市经营场所布局设计和软环境营造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门店是影响游客的视觉和心灵的地点,也是旅行社品牌形象展示的场所,甚至关系到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成败。因此,旅行社应重视其门市经营环境营造,网络旅行社同样亦如此。在此,要求四位同学,两两分组,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讨论,以包含数据、文字、图片、照片或视频等的PPT形式,向其他同学展示某传统旅行社门市或某网络旅行社的选址与服务环境展示,并于第六次课对其进行解说。讲解时间不超过15分钟。
此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旅行社既包括线下旅行社也包括线上旅行社;二是线上旅行社与线下旅行社均有经营环境的具体规定与要求;三是通过调查后展示具体旅行社的选址、环境展示实例;四是形成PPT展示成果,并且成果包含有数据、文字、图片、照片等要素;五是成果分享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二)教学任务的团队组建
任务教学的团队组建方式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单独完成某项任务,如旅行社产品理论,细分为旅行社产品与旅行社产品生命周期两个理论,均基于已学知识,因此设计为单个学生完成;第二类是指定两个学生完成任务,比如旅行社分社设立的法律规定及政策要求、旅行社选址、旅行社服务环境营造等,这类任务是基于相应的法律条文及政策规定,结合旅行社实例或案例进行分析解读,两两沟通交流,相互激励与补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第三类是由某位学生选定任务后,自行组建2~3人的团队共同完成在线旅行社分销、旅行社信息管理等章节内容的任务设计。此类任务,主要是通过网络或实地调查完成任务,选定任务的学生类似于队长,由他负责教学任务完成的组织、分工等工作,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任务发布后,接受任务的团队可能随时会有问题或疑问向任课老师提出或咨询,老师应当给予及时的回复与指导,以促使学生能及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任务的展示与评价
及时、有效地评价课程教学任务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引导学生反思。教学任务的评价依据任务的成果形式不同而有异,成果形式主要包括研究报告、策划文案及PPT展示。以研究报告、策划文案为成果的由任课老师进行评估,比如研究报告应当包括调查时间、地点、方式、内容,各队员的分工及负责的内容,队长职责及所起的作用,报告的执笔人、完善人等,以供任课老师参考。PPT展示依据评价指标或评分表由学生评分员评分,学生评分员由其他不同任务团队随机抽出五人组成,成绩由评分员给出,交由统分员汇总,任课老师课堂观察、监督并点评。以任务二为例,共分四个评分项目:队伍情况、讲解内容、PPT制作与讲解印象,每个评分项目赋予相应的分数,每个评分项目设计二至三个具体评分标准,每个具体评分标准有相应的计分区间。
(四)研讨学习巩固
最后,结合分享的教學任务,老师会重点解释教学任务中涉及的课程知识点,并结合现实案例与学生互动探讨,促进学生在研讨中学习和消化具体的理论知识。对于非常重要且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教学任务完成后,老师会布置课后思考题,让学生继续学习并巩固。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流程中,学生或者个体参与,或者团队协作,让学习在“启发——交流——分享——评判——总结——研讨——巩固”中依次完成。学生完全参与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团结合作的精神,据学生反映,任务教学法的确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与知识应用的能力。
五、结论
旅行社管理学课程中的任务驱动式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接纳者,而且提升了学生调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教学效果比较好。当然,该教学法的设计和实施中仍然存在以下有待改善的地方:一是如何将“任务”的设计更切合课程理论与行业热点;二是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三是如何合理区分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四是如何确保师生之间的无障碍充分沟通。上述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与实践。
[ 参 考 文 献 ]
[1] 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7-59.
[2] 吴德群.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基本内涵与实施条件——以《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6(2):130-133.
[3] 刘桂芝,李婧.完善本科生课程评价体系 激发师生联动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2(Z3):52-54.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