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浅析楚辞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2018-05-31郑菁菁
郑菁菁
[摘 要]《橘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首咏物四言诗。屈原不仅是在两千多年前彪炳史册,而且他为21世纪中国跻身于世界之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屈原借歌颂楚地特有的柑橘树忠于故土,来表达自己的爱国忠君之情和怀德自守的人生理想。文化负载词是楚辞文化的集中体现,诗人用多种多样的文化负载词表达着自己的美政理念、高洁品质和人生理想。因此,类似于《橘颂》“剡棘”、“伯夷”文化信息的处理问题成了英译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认为,译者应在弗米尔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谨慎仔细地处理这类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力求将楚辞文化之精髓准确有效地传递到西方,以达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首要目的,提升祖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橘颂;剡棘;伯夷;文化内涵;翻译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4-0102-04
一、 《橘颂》简介
《橘颂》是《楚辞·九章》的其中一篇四言咏物抒情诗,被后人誉为“咏物之祖”,托物言志诗赋之典范。刘勰在《文心雕龙·颂赞》曾高度赞誉此诗“三闾橘颂,情采芬芳”,此诗文采飞扬,极富感染力,从古至今都被世人广泛传唱。屈原在被楚怀王放逐郢都期间,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短小精悍的旷世名作,他是最早歌颂南国之橘的诗人,他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南方橘树的美好形象。“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说橘树是这天地万物间的佳树,傲然屹立于南国之地,生下来就只适应楚国当地的水土,无论何种力量都无法让它适应他国水土。在诗人眼中,橘树的果实不仅外形美观漂亮,灿烂夺目,“精色内白”“文章烂兮”,而且蕴含着十分珍贵独特的楚地特色的文化内涵。
“橘”的产地在屈原的故里秭归,是楚国本土最常见的一种果树,具有鲜明的楚国民族特色和文化独特性。橘树在中国南方巫文化当中,有着十分特殊而神秘的隐喻。《橘颂》里面写道,“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意思是说由于橘树的习性十分奇特,只能在楚地生长,天生不可移植,一旦离开南方,就难以成活。《晏子·春秋》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即是这个道理。在常人眼里,橘的这种特点被视作固执、不懂变通,但橘的浑然天成的秉性与屈原的身世品格是高度契合的,古书上说屈原是伴着奇异天象而生,是一位天生的楚国贵族,他毕生的理想和使命就是效忠楚王,振兴楚国。由此可见,橘与诗人屈原的形象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少年屈原以橘树“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的特征来表达自己对楚国王室的忠诚和捍卫,誓与楚国共存亡的决心,以及对自己出身高贵的荣誉感,也抒发了屈原特立独行、怀德自守的人生理想。
屈原流芳千古,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正如苏联著名汉学家费德林所言,“屈原诗歌是兼具独特性与全人类性的”。1953年,屈原还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和纪念。他笔下的南国之橘蕴含了仁人志士“独立不迁”、热爱祖国、品行高洁的丰富文化内涵,永远被后世歌颂效法,尤其对现如今人们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人文修养,也很有借鉴意义。因此,中国楚辞文化得到超越时空的、国际性的翻译和传播,对于人类对自身的发展与思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的论视角下《橘颂》文化负载词英译
德国著名翻译家汉斯·弗米尔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基本原则,他认为“翻译是一种以源文为基础的、有目的的、人际间的跨文化言语交际行为”。翻译目的论有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目的原则是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其他两者都要服从于目的原则。
本文聚焦的是其中的目的原则,该原则指的是翻译要使译文在译文语境中发挥某种功能。那么,对于典籍文学翻译而言,译者该遵循怎样的目的原则呢?译者应让译文发挥怎样的功能呢?根据我国的当代国情,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诚然,在21世纪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并重新跻身世界中心舞台,这为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力基础,而中国文化“走出去”反过来也有助于祖国在国际上提高威望,增强话语权,发挥更大的国际作用。因此,译者亦文化使者,肩上背负着的是弘扬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推动世界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重担。在进行典籍翻译时,应不辱使命,要力求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增强祖国文化的软实力,提升本国文化自信心。
正如巴斯奈特所言,“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处理”。翻译不是静止的,并不简单是语言文字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一种交流沟通的过程。因此,文化信息的处理问题成了典籍文学翻译中的难点和重点。文化负载词是楚辞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些词汇的运用将屈原诗歌中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大量多样的文化负载词表达着自己的美政理念、高洁品质和人生理想。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淵源不同,思维方式和信仰观念都有差异,这就客观上为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造成了困难和障碍,无疑会给译者带来很多的挑战。因此,本文认为,译者应谨慎仔细地处理这类词汇,周全斟酌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力求将楚辞文化精髓准确有效地传递出去,以达到中国文化走出去,彰显中国文化底蕴的首要目的。
近年来,从事《楚辞》翻译工作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中外译界对楚辞的关注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应和了时代的要求。然而,各种英译版本层出不穷、眼花缭乱,各版本译者的英译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译者最关注诗歌韵律形式的一致,有的完全迎合西方读者的文化审美和文化观念,对原语文本进行完全归化的处理,还有的带着十分浓厚的宗教色彩。纵观近几年的文献,以传播本国文化为首要目的的译本还是相对较少的。接下来,笔者以《橘颂》中“剡棘”和“伯夷”这两个文化负载词为例,对比分析许渊冲、卓振英、杨宪益和戴乃迭各自的英译版本,试论他们的英译是否将其中的文化精髓准确有效地传递给目标语读者,是否达到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目的。
三、“剡棘”文化意象英译对比
在《橘颂》中,南国之橘是天地造化,上天恩赐,是枝繁果圆的一代嘉树。小小赞物,道理深邃,橘是屈原对他自己身世的写照,少年屈原,丰神朗秀,意气风发。他在出生之日伴随着奇异的天象,高贵地降临人间。诗人和橘之间十分相似,两者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两者都有在楚国出生的高贵身世,都有“深固难徙”的一心一意的坚贞和忠诚,以及“横而不流”的坚定操守和高洁正直的品格。其中有一句诗很关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此句的白话文意思为:橘子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而它贡献给世人的,有“精色内白”,光彩照人,又甜又美的无数“圆果”。
而在此诗中,“剡棘”的运用是蕴含着诗人的深意的,正如学者刘石林所言,“枝上的‘剡棘亦如刚正不可狎侮的正人。作者笔下的橘树,是美的化身,崇高伟大,令人景仰膜拜,甚至连枝杆上扎人的‘剡棘也成了这美的形象的一部分,使人读后对橘树顿生景仰倾慕之情”。“剡”,即锐利、尖锐的意思,“剡棘”即尖尖的刺,尖刺锐利,护卫着橘树圆圆的果实,表现出橘树自身带有防范外部侵害的能力,它们保护着橘树上的圆果免受外部的侵害。正是由于“剡棘”的守护,橘树才得以安然无恙,修成正果,在楚国之地傲然屹立,此处的描写,顿时令读者心中燃起无限敬意。这一特征也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刚正不阿、忠诚如一的屈原。“剡棘”是“圆果”的守卫者,屈原是楚国的守卫者。屈原的身上又何尝不是“带刺”的呢?而他身上的“剡棘”不是用来伤害楚王和楚国百姓的,而是为了抵御他国的威胁,为了轰击别有用心之人的糖衣炮弹。正确把握“剡棘”的文化内涵,对于有效准确地进行英译,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许渊冲、卓振英、杨宪益和戴乃迭,都是当代著名的翻译家,且都译过《楚辞》,他们的翻译风格各有千秋,各显神通,而此处,笔者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来对比研究他们的英译版本,分析这些英译版本是否达到了传递源语中“剡棘”内在文化信息的目的,是否有效准确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西方读者。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各自的译文。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橘颂》
版本一:
Oh, dotted with many a prick,
What golden fruits your branches bear!–卓振英
版本二:
Yet Foliage and sharp thorns abound,
To guard the Fruit so ripe and round.–杨宪益和戴乃迭
版本三:
Your branches thick armed with sharp pine,
Are laden with fruit round and fine, oh! –许渊冲
三个版本对“剡棘”的英译处理都不尽相同,分别为“many a prick”,“sharp thorns”,“sharp pine”。诚然,prick,thorn,pine都有“针、刺”的意思,但各自的文化内涵大有不同。根据文献记载,“prick”在西方文化中有“侮辱”之意,使用“prick”翻译“剡棘”会给西方读者带来一些不雅的性联想。其次,在英语词汇中的“pine”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只是几种植物罢了。而很巧的是,在西方语言文化中,“thorn”是指带刺的植物,防御其果实或庄稼,使其免受外伤,引申之意即为防范外来侵害,保护自身之物,这与“剡棘”的文化内涵不谋而合,契合度非常高。“thorn”既翻译了“剡棘”的字面意思,并且解释了它在《橘颂》中的文化内涵,而恰巧英语文化中“thorn”有几乎对等的文化含义,这样一来,杨、戴两位先生的“sharp thorns”英译形神兼备,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源语情貌,相对来说更加成功,既完整保留了特有的中国文化表达方式,又达到了中西方文化交际的目的。而“many a prick”,“sharp pine”容易让西方读者费解,增加了西方读者的阅读负担,尚未达到预期的文化传递目的。
类似于“thorn”和“剡棘”文化内涵的对等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要知道,中英文化沟壑重重,悬殊多多,常常出现词汇空缺。译者只能苦苦寻觅,苦寻无果之后,也要尽可能地重现和传递源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信息。
四、“伯夷”文化内涵英译对比
在《橘颂》的最后,屈原升华了全诗,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尾,以南国之橘的精神堪比商朝末年的仁人志士“伯夷”。对于当代的读者来说,伯夷是位陌生的历史人物,但诗人以伯夷升华全诗,可见这位人物的重要性。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伯夷的传奇之处总共有三点。其一,“夷齐让国,不食周粟。”伯夷宁可饿死,也不吃他国之粮,满身铮铮傲骨之气,浑然忠诚之士,抱节守志之人。其二,伯夷能够忍受在首阳山做流民,将荣华富贵视为尘土,不为利诱,不为名惑,保持独立之人格。其三,伯夷还敢冒死阻止文王讨伐殷纣,叩马而谏,虽行为有些过于迂腐偏执,但却是一位正义感极强,情操高尚的知识分子,韩愈亦赞颂伯夷为“信道笃而自知明”。
屈原的很多事迹都与伯夷十分相像,都是身处乱世浊流之中,而贞于独立,不随波逐流,不见风使舵。尤其是在楚怀王执政时期,朝廷政治腐败不堪,以“虎狼之国”闻名的秦国后又率兵攻破郢都,屈原看着楚国处于国家危亡边缘却无能为力,哀叹自己的美政理想付之东流,绝望之际投汨罗江而亡,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和伯夷精神相通,他们都是执着忠诚的殉道者,而屈原所殉之道是捍卫楚怀王和楚国,开创了忠君意识的风气。
纵观屈子的一生,他始终爱国忠君,追求美政;敢于和王室小人做斗争,眼里容不下沙子;果断拒绝别国荣华富贵的诱惑,绝不做哪里有仕途就往哪里走的投机游士。要知道,屈原生活在国家内外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先秦时期,朝廷政治黑暗腐败,不少人明哲保身,朝秦暮楚,与世俯仰,游说之士多如牛毛,只要能被任用,便可离开故国,去往他国服务。而屈原效仿伯夷,对此投机现象是十分不满和不屑的,他是国家观念极重之人,尤其看重“受命不迁”。伯夷的形象和事迹可以说是屈原一生立身行事的准则,是他用以砥砺志节,激励自己坚守节操,坚贞不移,忠于楚国,至死不渝的榜样。理解了伯夷背后的人文故事,对于“伯夷”的英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先来看看三位译家的英译版本。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橘颂》
版本一:
As virtuous as Boyi th sage,
Youve a fine example for me! –卓振英
版本二:
Then BoYi as your standard take,
His Virtues as your model make. –杨宪益和戴乃迭
版本三:
Youre an example and inspirer,
And I am your humble admirer, oh! –许渊冲
卓先生的译本为“Boyi th sage”,翻译策略是音译+释义,美中不足的是sage这个词不能完整解释“伯夷”的文化内涵。sage在英语字典中的意思是“圣人、智者、贤人”,更倾向于“有智慧的,超于常人”的哲学之意;而“伯夷”的“圣”更倾向于忠诚、正直、仁人志士的含义,两者无法达到文化含义的对等。因此,“Boyi th sage”只是部分地传递了原语中“伯夷”的文化内涵,还无法让目标语读者完整把握“伯夷”之精神核心。杨、戴两位先生的译本坚持忠实原则将其音译为“Bo Yi”,只用了音译,并未给出任何注释,这样经常会导致外国读者很难理解,无法将源语深层的文化含义传达给读者。
众所周知,许老的“三美论”是一绝,他的诗词翻译几乎达到了“美”的巅峰,但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首要翻译目的的视角来看,此处“伯夷”的英译有待商榷。许老将其英译为“an example and inspirer”,将“伯夷”二字直接抹去,并且只是部分地传递了“伯夷”身上蕴含的文化信息,并没有道出“伯夷”的忠国爱民、品行高洁的核心精神。
典籍文学翻译中经常会有一些类似于“伯夷”这种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文化负载词,有时候简单的直译不利于目标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另外由于它们在诗词中有着重要作用,不可省略或不译。因此,在英译中,对“伯夷”这一文化形象进行具体的解释,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尝试了“伯夷”在此处的翻译,策略也是音译+注释:Bo Yi: He is remembered as an example in Chinese culture for his personal and moral virtue, loyalty, and pacifist idealism. 这样的处理方式,点明了伯夷的忠诚正直,高洁品行,使源语文化信息损失降到最小,向目标语读者交代了关于“伯夷”这一人物形象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使读者对此形象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由于是诗歌类题材翻译,因此,可以将释义部分放在脚注,以免影响诗歌翻译的格式。
五、结语
屈原,这个名字历经沧桑而历久弥新,他是文学史上的丰碑人物,是一种值得效仿的人格范式,成为华夏儿女的人格标尺。屈子辞赋,日月高悬,他以流芳千古的人格魅力,当之无愧四大世界文化名人的美誉和殊荣。屈原的《楚辞》之独特价值无与伦比,当今人们读屈子辞赋,依然能强烈感受到心灵的洗礼和净化,重拾心中久违的纯之又纯的崇高信仰,因此《楚辞》对于当代国内外知识分子精神重建是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多次提到屈原,其中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大家要学习《楚辞》作品里的中国古代历史,“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习总书记的话语也是对从事中国典籍文化翻译的工作者的不断激励,屈原的《楚辞》是具有普世价值与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学作品,值得译介出去,传播到世界,让世界人民感受和学习屈原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
代表中国人民的个性的是屈原,一位绝望而执著的楚国贵族,而《橘颂》恰恰就是屈原高尚人格和个性的一个缩影。橘树热恋故土的秉性与诗人的爱国忠君之情是高度一致的,屈原对楚国这片出生之地愛得深沉,橘树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傲然而立的意气和坚忍不拔的神采,正好与他热烈忠贞、清正高洁的爱国忠君情志相通。屈原的爱国精神,穿越时代的浩瀚云烟,历久弥新。“剡棘”“伯夷”等文化负载词的运用,都是诗人为了表达自己愿意以橘树为师,以伯夷为榜样,与之生死相交的愿望和志向,体现了诗人忠诚不渝的美质,纯洁无私的高尚品德以及高洁正直的人格形象。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类似《楚辞》的典籍翻译其实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是传播祖国文化的有效方式。对于新时期全球化的人们而言,更大程度地挖掘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化内涵,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的形势也给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精通英汉双语以及中西文化,可谓任重而道远。译者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上,应该在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指导下,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首要目的,灵活运用典籍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策略和技巧,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体现中国文化特色,让西方读者能够欣赏到中国古诗词中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使世界真正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也最终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助于中国文化逐步站稳于世界舞台。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石林.《桔颂》即楚颂和楚王颂[J].云梦学刊,1993(2):6-9.
[2] 诺德·克里斯汀娜.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1-25.
[3] 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勒菲弗尔.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2-39.
[4] 郑德虎.中国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上海翻译,2016(2):53-56.
[5] 张虹然.如何翻译汉语中的文化负载词[J].翻译实践,2010(8):35-38.
[6] 葛传椝. 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中国翻译,1980(2):1-8.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