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看生活,用笔记生活
2018-05-26马君
马君
一、用眼看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学生的生活就是他们习作的源泉。只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积累情愫,建立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料库,那么学生再张口说话、举笔行文就不用发愁了。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在写话教学中是怎么指导学生进行“看生活”的。
1. 创造想象空间,激发观察热情。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们通过汉语拼音和常用字的学习后,能够用拼音夹汉字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学生萌发了表现自己和表达认识的愿望,日积月累的就有了较好的写作兴趣基础。
学生经常把他们的画送给我,笔者不由心动:如果你们能在画上写上“一句话”,我就更高兴了。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问老师、同学、家长,还可以到书上和字典中去找。学生试着选用这些方法,在画中都写上了“一句话”。写话由不会到会,由简单到复杂,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如“老师,我喜欢你笑的样子”,“老师,你今天的裙子真漂亮”,等等。笔者将画贴在教室里,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小“作品”,他们的兴趣更高了,争着观赏、比较,有的暗下决心,争取让自己的“作品”能够出众。
有了这样主动、轻松的学习空间,学生们乐于动笔表现自我的愿望更加强烈。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启蒙后,笔者顺势利导地把他们“给老师送画”提升到“给老师写悄悄话”,让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笔者还特地做了只小邮筒,挂在了教室的后门上。于是,学生们慢慢学会了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如:“今天我们班在亲子运动会没拿到冠军,我知道老师你不开心。”“今天,我在我们学校的百草园看到小南瓜长大了许多。”这里面,很多字都是用拼音代替的,也有错字别字,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标点符号,初看起来是一头雾水,但再用心地看看、想想,我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这是他们在用自己稚嫩的语言表达他们的心声啊!
进入二年级后,学生掌握的字词更多了,可以用语言表达的也更多了。笔者进一步鼓励学生去简要地描物,自己去选择描写对象,自由写话,初步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记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笔者布置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自己喜爱吃的一种水果,不仅要写自己看到的,还要写自己想到的。一位学生就写道:“切开西瓜,里面的果肉是红色的,瓜子是黑色的,有一些西瓜子,像小蝌蚪在红色的池塘里游来游去。”瞧,孩子的想象多丰富!
2. 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缺乏有意观察,老师应将他们的随意观察逐步引入有意观察的轨道。五官参与是观察的基本方法。从一年级开始,笔者就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要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形成对事物的立体印象。
去年春游的时候,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观察作业:游览之中选一种你喜欢的植物,认真并记住观察它的颜色、样子。回来以后告诉同学们,分享你的收获。学生们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有的还及时地拿笔记一记。有一位同学写道:“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可是走到近处看,却是由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把大扇子,上下晃动……”这样的习作不仅不是负担,还给了孩子们乐趣,有了乐趣就会有成效。
3. 拓宽观察之路,抓住观察机会。(1) 从现有的生活中找观察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勤于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用心发现一些别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一个具体的观察目标,不会自己去找值得观察的对象。教师应引导学生的观察方向,让学生了解该观察些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观察结果。平时教师要做有心人,看到值得一写的内容,立刻与学生讨论。国庆假期,笔者让学生写一写在假期中发生在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位学生写道:“平时当我起床时,爸爸早已穿戴整齐,准备送我上学了。今天是国庆放假,爸爸终于可以睡个懒觉。我也有机会看到爸爸刮胡子。爸爸的脸上长着密密麻麻的胡子。当他刮胡子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老师刚教给我们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语言,孩子的联想,只有孩子才能看得到、想得到,成人是无法替代的。
(2) 教师要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学生想要写出新鲜的文章来,就要丰富自己的生活,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把体艺课和课余活动时间还给学生,不要等到要写话了,再来思量着创设什么情景来让学生有话可写。教师要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有次班会课,笔者拿着一个盒子,故作神秘地对他们说里面装着一个宝贝,谁想第一个上来看?学生兴趣高涨,都想第一个来看宝贝。于是笔者将他们的表情、动作、心理用上恰当的词语并相机写在黑板上。那一周的写话作业,学生这样写道:“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都想第一个看到宝物。”“我在下面等着,像热锅上的蚂蚁。”“时间好像停止了一样。”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源源不断地为写话提供素材,不但使学生有话可写,而且能写出新意,写出了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童趣十足的文章。
(3) 不失时机地观察生活。记得一个冬日的早晨,学生在早读,这时天空中飘起了小雪花,他们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于是笔者就说:“美丽的雪花像在向小朋友们招手,小朋友的心已飞向雪花。我们现在就出去看,但要看清楚和想清楚:雪花怎么飘下来的?你怎么接住的?接到雪花时是怎样的心情?接不到又是什么心情?它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有什么变化?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等会儿请同学们说说、写写。”学生欢呼雀跃,跑向操场,有的用手接,有的用伞接,有的用帽子、围巾接,有的在追着雪花,操場上一片欢笑声。笔者也将接下来的语文课临时改成写话课,学生口述自己观察所得,然后写下来。这次写话充满童趣,写得特别成功。一位学生写道:“那雪花就像跟我捉迷藏,我去追它,它就轻悠悠地往上飘,我只好仰着脸静静地等,等它亲吻我。雪花有时又很淘气,钻进我的脖子,冰凉冰凉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雪花的感情。
二、用笔记生活
1.说是基础,激发表达愿望。写话就是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而学生的表达往往是口语化的,生活化的,虽然心中有好多话要说,但一时又不知如何说好。回到课堂后,笔者没有立刻让学生表达,而是先从积累词句入手,做好说前的准备。如布置他们以“冬天来了”开头写一句话,筆者提出的问题是:“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描写冬天的词语?”学生开始争先恐后地回答,如“大雪纷飞、鹅毛大雪、冰天雪地……”在学生积累的基础上,笔者又补充了一些词语,另外还给了几个例句,如:“每天推开门,刺骨的寒风就‘呼呼袭来,而且会有顽皮的雪花纷纷扬扬、打着旋儿落下来,就像顽皮的孩子。”铺垫练习结束后,学生开始说冬天的发现。学生的发言是无序的,让他们发言主要是为了形成互动的情境。这时,教师不仅要当听众,还要有效引导学生。引导的重点:一是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生敢说不等于会想象,所以要抓住典型的语句加以引导。例如,学生说:“我看见蜡梅在寒风中开放。”笔者接着他的话题引导:“蜡梅也是有生命的,它在寒风中迎接风雪,你能夸夸它吗?”这样就张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二是引导学生如何用好词好句,把句子说完整,说明白。学生的词汇积累少,有的用词还是一知半解,教师要注意学生用词准确性的训练。三是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能起到“互帮互学”的效果。教师可这样引导:“你认为他说得怎么样?”“他哪个词用得好?”“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要延缓评价,先听学生谈看法,再做点评。总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创设出合作交流的情境,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不拘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学生就感到有话要说,有话敢说,有话能说,并且越说越好。
2. 写是归宿,注重写话训练。把所说的话都写下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所以在由说到写中可采用多说少写的原则,但不封顶。如何引导学生把说话的内容写下来,还要有一个过渡,那就是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怎么写,从学生的主观出发,让他们自己商讨怎么写好。例如,学生说:“我想先写冬天的天气和我的心情,再写冬天有哪些动植物,最后写我的感受。”又有学生说:“我想把冬天编成童话故事,想象冬爷爷来到人间都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写话形式。
3.以好带差,试行“循环日记”。学生写话水平高低不平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要因材施教,按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写话要求,分类进行指导。在一年级下学期,笔者就采用写“循环日记”的方式,让好的学生先写起来,用好学生带动后进生。具体做法是选拔男女生各5名,分男生组和女生组,每组共同使用一个日记本,在老师指导下一周内轮流每人写一篇日记。每周五按组各选出一名“写话小能手”,请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自己优秀的文章,让大家从中得到启发并吸取其精华。在“循环日记”实践中,许多同学得到了启发,当他们看到同学在写日记中获得了老师的三颗星后,羡慕之余,都跃跃欲试。“循环日记”不仅自己看,还要给别人看,这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写话就是写生活,生活就是写话源。教师如能从低年级起就引导学生“用眼看生活,用笔记生活”,也许就可避免到三年级写习作时出现无话可写或不会写话的窘态。
(作者单位:镇江市炎黄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