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大专生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2018-05-19张慧影张凡武礼琴

当代医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疗护护生安宁

张慧影,张凡,武礼琴

WHO称安宁疗护(或称“临终关怀”)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病患所进行的积极而非消极的照顾;对疼痛及其它症状的控制,是为了尽可能提升患者和家属的生活品质到最好的程度[1]。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社会加剧了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储备紧张的现状,需要安宁疗护的患者大量增加[2]。《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强调护理事业的发展需加强护士安宁疗护能力建设,调动护士积极性,成为了“十三五”时期拓展护理服务领域的重大任务[3]。护理人员作为安宁疗护团队中的核心成员,护生是必然的人力资源储备,但由于我国目前安宁疗护处于边学习边发展阶段,临终关怀教育课程、实训能力及普及范围都存在明显的不足[4],这不仅对护生的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产生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护生未来临终关怀行为。本研究通过1 132名在校护理大专生发放问卷,通过对护理大专生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临终关怀护理教育及实训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1月~12月选取河南省某大专院校护理专业在校生(一年级~二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级和在商丘市3所医院实习的护理大专实习生,确保每个年级至少300人,共1 132名学生完成问卷。其中,一年级385名(34%),二年级389名(34.4%),实习生358名(31.6%);女生1 039名(91.8%),男生93名(8.2%),年龄17~22岁,平均(19.03±1.81)岁。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宗教、年级、学历、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家庭整体经济水平、就读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对护理专业的态度、有无照顾患病亲属的经历、有无接受过死亡教育课程等。

1.2.2 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量表 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量表(Frommelt Attitude Toward Care of Dying,FATCOD)量表由Frommelt教授1991年开发,该量表用来评估医护人员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同时对死亡教育及临终关怀教育的效果进行评测。中文版照顾临终患者态度量表是由孟召霞等[5]翻译、跨文化调试后并对110大专学生进行测量,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5,重测信度为0.803。去除任一项,量表的稳定性均在0.790~0.810。量表包含2个维度,分别为照顾临终患者的积极态度,以家庭为中心的照顾意识,共30个条目,正负条目各15个,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每个分量表的最后得分为经反向计分转化后的各条目的计分总和,总分范围30~150分,得分越高越说明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越积极。

1.2.3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统一培训调查员,以班级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保证所有调查员使用统一指导用语向护生说明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填写要求,承诺问卷及资料保密,匿名填写并当场核实回收。共发放问卷1 154,回收有效问卷1 132份,有效回收率96%。

1.3 统计学方法 回收问卷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使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具体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大专生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总体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大专生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均分为(3.27±0.26)分,总分最低值73分,最高值123分;照顾临终患者积极态度维度得分为(3.45±0.40)分;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照顾意识维度(3.09±0.31)分。照顾临终患者积极态度维度中,条目“照顾临终患者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得分最高,为(3.78±0.93)分;条目“如果我走进濒死患者的房间看到他/她在哭,我会感到很不舒服”得分最低,为(2.22±0.93)分。以家庭为中心的照顾意识维度中,条目“家庭成员应该尽可能的为临终患者营造一种舒适的环境”得分最高,为(4.34±0.74)分;条目“为临终患者止痛时,不应该考虑镇痛药成瘾”得分最低,为(2.58±0.96)分。

2.2 护理大专生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与各变量的比较 对不同性别、年龄、生源地、家庭经济水平、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宗教信仰、就读护理专业原因的护生照护态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对不同年级、照顾患病亲属的经历、参加过葬礼的经历、与同学关系、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参加死亡教育或培训经历的护生照护态度之间进行比较,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大专生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与各变量的单因素分析(n=1 132)

2.3 护理大专生照顾临终患者态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以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变量赋值: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不喜欢”=1,“一般”=2,“不喜欢”=3),其余自变量为连续变量,按原始数值进入回归分析。进入了回归方程的变量包括参加死亡教育或培训经历、与同学关系、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参加过葬礼的经历,见表2。

表2 护理大专生照顾临终患者态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1 132)

3 讨论

3.1 护理大专生对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现状 本研究对护理大专生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进行调查,总均分(3.27±0.26)分,能够说明护理大专生对照顾临终患者持较积极的态度。对该量表中2个维度进行分析,在照顾临终患者积极态度维度中,护生在临终照顾态度认知方面较好,能够表现出积极的照顾态度。但同时又存在自我心理调适和应对能力的缺乏,面对患者哭泣、悲痛时存在沮丧和不确定,情绪易受负性感受的影响。这提示我们在临终关怀护理教育课程中不仅要注重护生的理论与实践,还需加强关注护生的心理护理,培养护生积极应对能力。在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照顾意识维度中,绝大多数护生能够意识到家庭成员及周围环境对临终患者照护的重要性,这与陈菁菁[6]的研究相一致,体现了护生在照护临终患者态度上具有较高的同理心。但在为临终患者使用镇痛药的问题上,护生得分最低。不仅我国护生,国外护生疼痛管理的认知水均存在明显不足[7],建议我国护理院校开设临终患者疼痛管理相关课程,提高护生对镇痛药物的认识,增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

3.2 护理大专生临终照护态度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中,护生对参加死亡教育或培训经历、与同学关系、护理专业的态度、参加过葬礼的经历是大专护生照顾临终患者态度的影响因素。

接受过死亡教育培训的护生在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得分高于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培训的护生。死亡教育培训可提高护生临终关怀认知,提升对临终患者的照护意识,表现出更为积极的临终照护态度。唐鲁等[8]对国家一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班的120名护理骨干进行死亡教育,研究结果死亡显示经过培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对象对照护临终患者及家属态度及自身对死亡态度的正向改变。黄丽群[9]指出医学专业课程不等于死亡教育,专业课反而能让学生对疾病、死亡产生更加强烈的恐惧感。本研究中92.4%的护生表示除专业知识外从来没有接触过有关死亡教育或培训,这不仅提示护生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急需通过增加其他的教育内容与手段提高临终照护能力,比如死亡观的学习来了解生命的意义,护生拥有健康的生死观念,高质量的生命品质的同时才能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10]。护生与同学的关系也是影响临终照护态度的因素。与同学关系越亲密的护生,越是表现出越积极的临终照护态度。如Mastroianni等[11]的研究中显示人际关系是护理照护的核心理念,良好的沟通是创造、维持和培养人际关系的必要手段。护生需学习与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确保满足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减少临终患者及家属的痛苦,如通过进行需求评估、哀伤辅导、适当的死亡教育等。本研究显示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是照护临终患者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表示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得分明显高于一般喜欢和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这可能与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有关。被调查的护生中,70.8%的护生是由父母建议、好找工作、能上大学等原因选择护理专业,而仅仅29.2%的护生是由于自己喜欢而学习和选择护理专业,这说明大专护生对护理事业的认知不足和发展前景不了解,护生学校教育应端正护生学习动机,积极引导护生正确认识护理职业价值。具有参加过葬礼经历的大专护生表现出更积极的照顾态度。如Edo-Gual M[12]的研究显示具有与死亡有关经历的护生对照顾临终患者态度表现更为积极,与本结果相似。这可能与护生参加亲人葬礼时对生命易逝的同情,作为未来的一名护士希望为临终患者提供更好的离开方式有关。

4 展望

面对临终患者不需要任何有困难的技术,但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挑战。恐惧、焦虑、痛苦常被描述人最常见的心理障碍[13],大量研究显示结构化的教育结合理论和实践培训可提升临终知识与照顾态度。在我国,已有医院和医学院校对护理人员及研究生开展死亡继续教育、《舒缓医学》等课程等[14]。但关于临终关怀教育的课程设置、实践培训方式及内容还不能普遍适用,还需后续学者不断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探讨。比如教学中增加关怀护理学、疼痛管理、情绪应对等课程来满足护生临床理论与心理的需求。引进高保真模特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让护生在一个安全无威胁的环境中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15]。加强与疗养院、安宁疗护中心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体验临终照护的机会,进而逐步提升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组织安宁疗护相关活动,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安宁疗护的认知及接受程度。

5 小结

临终关怀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人性及素质的体现。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缺失,相对其他国家护理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比较滞后。护理大专生是二十一世纪护理队伍的主力军,死亡之门的守护者。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护理大专生的临终照顾态度,积极培养护生的临终综合能力,为我国临终护理事业提供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护理人才。本研究仅选取了1所大专院校及3所医院的护理大专生作为实验对象,使本研究结果代表性受到了限制,后续结果可多因素多层次多院校的选择护生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提高我国专科护理院校临终护理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斌.安宁疗护的概念、对象与要求—台湾的安宁疗护介绍之一[J].医学与哲学,2004,25(11):79-80.

[2] 周亚飞,李思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方法探究[J].商,2016(9):48.

[3]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EB/OL].

[4] 岳林,张雷.我国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其发展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7-119.

[5] 孟召霞,刘永胜,张倩倩,等.照顾临终病人态度量表在大专护生中的应用及对临终关怀教育的启示[J].全科护理,2017,15(1):109-110.

[6] 陈菁菁,张旋,吴炜炜,等.护理本科生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71-74.

[7] 梁靖,修英菊,彭歆,等.护生疼痛管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234-236.

[8] 唐鲁,周玲君,李玉香,等.死亡教育课程方案的设计及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223-229.

[9] 黄丽群.护生死亡态度及死亡教育认知现状[J].护理研究,2014,28(33):4158-4159.

[10]黄丽群,倪娜,张黎,等.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模式初探[J].护理研究,2017,31(10):1256-1259.

[11]Mastroianni C,Piredda M,Taboga C,et al.Frommelt Attitudes Toward Care of the Dying Scale Form B: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Italian version for students[J].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2015,70(3):227-250.

[12]Edo-Gual M,Tomás-Sábado J,Gómez-Benito J,et al.Spanish Adaptation of the FrommeltAttitude Toward Care of the Dying Scale(FATCOD-S)in Nursing Undergraduates[J].Omega,2017:30222816688294.

[13]胡国儒.比较分析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J].当代医学,2016,22(2):27-28.

[14]赵晓华,陈冯梅.美国的宁养照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6,37(8):85-87.

[15]Lewis C,Reid J,Mclernon Z,et al.The impact of a simulated intervention on attitudes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and medical students towards end of life care provision[J].BMC Palliative Care,2016,15(1):67.

猜你喜欢

疗护护生安宁
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
护生安宁疗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广西安宁疗护工作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安宁史》和《伊米德史》比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