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国外经验借鉴与优化策略
2018-05-14李元栋
[摘要]大学科技园在支持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文章梳理了国外典型大学科技园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及政策背景,提出正确认识和贯彻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全方位的园区服务平台、通过各方互动强化大学科技园功能构建等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创新创业 国外经验 制度优化
[作者简介]李元栋(1981- ),男,江苏沛县人,徐州医科大学,副研究员,硕士。(江苏 徐州 22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苏北高校海外人才引进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JY-023,项目负责人:李元栋)和2017年徐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及激励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XSZ-075,项目负责人:李元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5-0085-05
一、大学科技园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背景
鉴于大学科技园在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重要作用,科技部和教育部于2009年启动了基于大学科技园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目的是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引导,带动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就业。我们认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是当时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应急之举,也是大学科技园的基本职能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一,《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科技园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職能予以明确界定。2010年,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与修订前相比,新办法强调大学科技园在新兴产业培育和技术转移方面的作用,但是对大学科技园平台和服务性质的界定并未发生改变,也就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科技园的基本职能并未改变,这也成为国家和政府将大学科技园作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重要平台的制度基础。同时,修订后的办法对大学科技园重新进行了功能定位,其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平台”和“四个基地”。“三个平台”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平台,“四个基地”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可见,国家关于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是大学科技园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政策依据。
第二,2011年8月,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大学科技园的基本任务。纲要指出,大学科技园要利用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和优厚的创新教育环境等优势,积极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探索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予以支持,引导大学生到大学科技园开展创业活动,对在大学科技园创业成功的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增强大学科技园的人才吸纳作用,为大学科技园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制度支撑。
第三,国家教育部出台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件,对大学科技园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出了基本要求。例如,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提出要以现有的大学科技园为依托,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建设,大学科技园要将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建设作为园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平台。
总之,大学科技园是一种特殊的政策设计和组织形态,既具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先天优势,又具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技术与资源支撑条件。因此,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迫切需求与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单一、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合理开发和利用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功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够起到很好的助推和支撑作用。
二、国外典型大学科技园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经验借鉴
1.斯坦福大学科技园。斯坦福大学科技园位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校园内,是美国乃至世界上创立最早的大学科技园。斯坦福大学科技园的核心是斯坦福大学提供土地创建园区,并与硅谷合作,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第一,斯坦福大学科技园拥有十分宽松的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十分有利。例如,斯坦福大学给予学生2年的时间到科技园创业,无论成功与否都可以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学校的资源全部对学生开放,便于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活动;学校对学生创办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进行任何干预,只是持有2%的股权。
第二,斯坦福大学设有专门的机构,为本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例如,设有技术产品许可办公室,主要职能是管理知识产权资产,协助发明者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分配许可收益。
第三,斯坦福大学设立了以孵化资本为主的资金资助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由于美国主要的风险投资机构在硅谷都设有分部,斯坦福大学可以吸收大量的风险投资作为资助资金的主要来源。在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只要是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潜力的高新技术项目,都可以获得孵化资本的支持。
第四,斯坦福大学形成了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例如,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校就读期间,都有许多参与创新创业的机会,可以经常参与科技园的一些小公司的运营管理和技术研发,获得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2.牛津大学科技园。牛津大学科技园位于英国牛津市的牛津大学校园内,是以牛津大学人才资源为依托,以学校的技术发明成果为基础创建的知名大学科技园。牛津大学科技园在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牛津大学科技园有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与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学校的专利申请与科技成果对外转让。以此为基础,牛津大学科技园成为科技产业发展的孵化器,通过官、学、研紧密结合,在科技产业孵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二,牛津大学科技园构建起一套规范高效的风险投资运作模式,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牛津大学科技园本身并不参与投资和企业管理,仅依靠学校的技术优势进行高新技术项目的筛选与项目库管理。另外,牛津大学科技园成立了“科技园投资俱乐部”并定期聚会,吸引风险投资在园区周围形成完善的投资体系,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问题。
第三,牛津大学科技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十分宽松的政策支持。该校鼓励、支持本校师生参与和帮助科技园内的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本校学生到科技园创业,可以获得优惠的场地支持,如果创业失败,仍可回校就读;学生如果在园内企业工作,可以同时在学校攻读更高的学位。
第四,牛津大学科技园创立了“高校创业基金”。该基金项目由英国政府、牛津大学、牛津大学科技园和一些私人投资机构共同出资,主要用于支持那些有发展潜力,但又缺乏启动资金进行商业转化的专利成果。在该基金项目中,英国政府出资占比80%,可见其支持力度。
3.以色列理工学院科技园。以色列理工学院科技园位于以色列海法市郊区的内谢尔镇,是以色列众多的大学科技园中运作最为成功的一个。
第一,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该科技园的主要功能就是支持该校师生的创新创业梦想,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风险最大的技术开发早期予以全力协助,通过政府资助、吸引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问题,实现了创新、投资、高科技、创业的良性循环,充分体现出科技园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孵化器作用。
第二,建立起市场化的运营模式。科技园的权属虽然是以色列理工学院,但是却由学院的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负责经营和管理。公司为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孵化提供一条龙服务:项目启动阶段帮助解决资金问题;运行阶段协助运营和管理,帮助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项目成熟阶段帮助寻找投资人和战略合作伙伴等资源,促进项目孵化顺利完成。对于孵化项目,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会与项目组签订一个股权协议,持有新公司20%的股权,剩余部分归项目组和投资方所有。这种股权协议不仅可以保证孵化企业获得必要的启动资金,还能保证科技园通过孵化成功的企业获得稳定的收益,维持可持续发展。
第三,完善的政府资助体系。以色列理工学院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85%的资金来源于首席科学家办公室,该办公室直属以色列工贸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与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协议方式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予以资助,孵化期约定为2年,如果项目失败,资助金不必归还。
第四,严格筛选入园项目。以色列理工学院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对入园项目有严格的筛选条件:一是项目必须有创新性,且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要能在2年内完成产品研发生成产品;二是项目产品要有市场前景,特别是要有国际市场前景,并需要知名的国外公司确认;三是项目组成员之间要有良好的关系和团队意识;四是项目研发必须遵守以色列关于高新技术出口的法律规定。
三、大学科技园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化策略
1.正确认识和贯彻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我国的大学科技园虽然是市场化运作方式,但是不能将其等同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普通企业。大学科技园要以孵化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主要功能,体现其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价值。目前,大部分人甚至科技园的管理者仍将大学科技园视为一般企业,将其作为学校的资产经营公司,只重视科技园的盈利能力,忽视其基本的社会职能,这是对大学科技园功能认识的严重错位。
大学科技园应以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核心功能,孵化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应交给下游的资产经营公司,而不能作为科技园本身的主要任务。大学科技园应该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延伸和实践平台,高校应将其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此外,高校在正确定位科技园功能的同时,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了解科技园的功能定位,使每一名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能够通过科技园解决创新创业实践难题。
2.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業的支持力度较大,但是对大学科技园的支持相对不足。大学生通过科技园进行创新创业,政府、科技园和创业者均需进行一定的风险投入,一旦创业失败必然是三方买单。如果创业成功,创业者可以通过企业获得收益,政府也可以通过税收和解决就业等形式获得间接补偿及收益,只有大学科技园无法获得任何利益。虽然大学科技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其社会功能的体现,但是面对市场环境,要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功能,就需要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构建一种长效机制。建议政府根据大学科技园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形式和规模,通过经费支持、税收优惠和购买服务、产品等多种形式,给予科技园财政补助和政策倾斜,使科技园在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是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政府不仅要在园区发展层面提供政策支持,也要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保障制度。大学生自主创业与传统的社会就业不同,传统的社会就业具有稳定性和从众化的特征,而大学生创业存在显著的风险。因此,政府应该通过政策供给缓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风险压力。建议政府在户籍、养老、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生育等诸多方面建立援助保障机制,消除这一群体的后顾之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打造全方位的园区服务平台。大学科技园本身要加强软硬件建设,打造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的服务平台。
第一,创新大学科技园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盈利模式。目前,我国的大学科技园主要采取费用减免的方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鉴于当前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大学科技园很难通过大学生创业成功获得直接收益,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大学科技园的正常运转。建议大学科技园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以“费折股”的方式,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各项投入作为风险投资,折算为创业企业的股权,并签订有限的股权回购协议,依据孵化期企业的经营情况,选择继续履行还是终止协议。具体而言,对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可继续履行协议,收回费用投资;对经营不善或创业失败的企业,则放弃协议进行投资报损。这种形式既可以减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压力,又能实现科技园与孵化企业的捆绑,调动科技园的主观能动性,支持和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
第二,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离不开资金支持,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对与政府及投融资机构合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明显减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但是,就现有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而言,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建议大学科技园继续加大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力度,构建完善的科技园风险投资管理体系,吸纳社会资金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投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与此同时,大学科技园要与高校、政府通力合作,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和管理机构,利用重点大学的科技资源、人才优势以及政府的良好信誉吸引资金,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需求。
第三,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培训服务体系。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的持续增长,大学科技园硬件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建议大学科技园利用闲置的土地,引进域内有影响的企业或公司,不断扩充创新创业场地,扩大实训基地规模,满足学校师生迅速增长的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孵化需求。在软件建设方面,大学科技园要立足于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服务体系,集成政府、高校、金融机构、优秀企业等创新创业资源,积极搭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从政策发布、创业资讯、教育培训、项目对接、企业孵化以及沟通交流等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服务。
4.通过各方互动强化大学科技园功能构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工程,大学科技园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各主体要素的作用,构建起政府、大学、企业、大学生以及科技园五位一体的创业生态系统。
第一,加强科技园与校区互动,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理论支持,更需要实践锻炼,因此,要将大学教育的理论性和科技园的实践性有机结合,构建起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比如,大学科技园大量创新创业方面的典型实例可以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案例,有效弥补理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不足。以成功抑或失败的案例为素材开展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还可以为大学生带来生动的指导。再比如,以大学科技园为纽带可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充分结合,为大学专业教育带来市场气息,促使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实现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二,大学科技园要与加速器实现资源对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性提供条件。目前,大学科技园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或创办创业企业,但是并没有实现与周边产业园或加速器的整合。深化大学科技园与加速器之间的深度合作可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性提供条件。比如,大学科技园可以与加速器合作建立产业投资基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融資服务,引导大学生创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第三,加强科技园与城市的发展对接,帮助大学生明确创业目标。大学科技园虽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和支撑作用,但是,大学生要想在创新创业之路上走得更好,就必须直面社会和市场竞争。因此,大学科技园必须与当地的优势产业实现有效对接,通过与当地政府、产业规划部门等密切协作、信息共享,为大学生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帮助大学生明确创新创业目标。
[参考文献]
[1]朱飞,秦永和.大学科技园助推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机理及其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2]崔社军,王振京,郭少卿.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经验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5(2).
[3]赵东霞,郭书男,周维.国外大学科技园“官产学”协同创新模式比较研究——三螺旋理论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
[4]江汉,郭大鹏.“校府”共建大学科技园模式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14(4).
[5]陈兴禹,王维才,鲁奇.关于大学科技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京沪等地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6]张海波,孔焱.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2).
[7]华菊翠,覃作祥.发挥大学科技园在创业教育中的引领作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