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本质与实践路径

2018-05-14陈志杰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摘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生产”和“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跨界性”、“双主体”、动态适应等特征。在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需要产教融合的协同支撑,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需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再社会化本质,必须把握好院校制度与企业制度、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创业与就业以及校园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强化“四大对接”,即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人才需求、课程建设对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师资队伍建设对接行业企业专家能手、实践平台建设对接行业企业产研需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再社会化 四位对接

[作者简介]陈志杰(1981- ),男,广东揭阳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广东 东莞 523808)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5-0035-07

产教融合并非一个新兴的概念,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产教融合已经深入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是职业教育“产”与“教”的深度融合,才奠定了这些制造业强国今天在全球的经济强势地位。反观我国,产教融合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落地实践,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全球范围内制造业强国的产业链争夺加剧,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显得更加紧要和迫切。因此,201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就当前全国各地职业院校所开展的产教融合实践来看,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企业等主体尚未就有关产教融合的机制、模式、方法等重要问题达成统一的认识,导致产教融合推进缓慢,成效不佳。因此,本文试图深入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和本质,以提高各方主体对产教融合的思想认识,同时探索产教融合的具体路径,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落地提供实践指导。

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与特征厘定

(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

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应牢牢把握住三大融合:

一是“产业”和“教育”相融合。“产教融合”的内涵首先应当是指“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产业”一词,是由不同分工的、具有一定利益关联的各个行业所组成的业态的总称。虽然这些业态在经营管理方式、组织架构、流通环节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其经营范围和经营对象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它们总是围绕共同的产品而展开相应的生产活动,如农业、工业、运输业、旅游业等。“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产教融合中的教育应当特指职业教育活动中的学校教育。“产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就是指通过某种模式,实现产业系统与职业教育系统的整合。职业教育天然地具有与社会生产联系紧密的属性,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产业为职业教育提供物质支撑,职业教育则服务于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一种产业要素与教育要素协同配合,共同放大产业经济效益与教育社会效益的经济教育方式。

二是“企业”和“学校”相融合。在传统意义上,企业与学校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主体,企业主要是从事生产、经营等商业活动,学校则负责教书育人。但是,自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以来,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完善,企业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论是传统的职业教育,还是企业内部的专门培训,都难以独自承担起培育合格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于是,企业与学校两类主体的关系“越走越近”,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就是企业与学校融合的典型代表。在国内,国务院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领域“深化产教融合”的要求,就是要将企业与学校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来看待,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生产”和“教学”相融合。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全社会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从这一点来看,“生产”和“教学”融合是职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应有之义。然而,由于过去我国职业教育深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并没有建立起真正契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和教育模式,加之很多职业院校对自身的教育定位不清晰,导致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始终存在,并饱受用人单位诟病。于是,“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共同呼声。国务院提出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初衷之一,就是要解决国内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让广大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对接并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而无须企业对其进行“二次培训”,以此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特征

1.具有“跨界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牵涉面极广。首先,产教融合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宏观管理,把握产教融合的大方向和整体进程;其次,产教融合需要职业院校深入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改革,以适应多主体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再次,产教融合需要企业深度参与,提供实训岗位、场地、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最后,产教融合还需要各类行业组织、专业培训机构参与进来,这样才能达到产业与教育融合的高度。可以说,产教融合既是教育性的产业活动,又是产业性的教育活动,呈现出明显的“跨界性”特征。

2.具备“双主体”。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企业是产业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行业的基本构成单元,同时还是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主体。因此,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是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也是最根本的落脚点。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类型,而现阶段我國职业教育最主要的主体就是各类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不论是产业与教育融合,还是生产和教学融合,归根结底都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的融合。只有企业与职业院校实现了广泛、深度的融合,产业与教育融合、生产和教学融合才算真正地走进了现实,落到了实处。由此可见,产教融合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双主体”,即企业与职业院校相结合,其他各类主体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协调、监督以及管理作用。

3.互利性与公益性并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作为一项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协作、联合推进的社会性工程,互利性必然是其运行机制所应具备的基本属性。只有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实现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尽可能满足各类参与主体的核心利益诉求,才能让产教融合拥有持续的动力,建立起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教育毕竟是公益性事业,虽然教育的进步必然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但教育的本质却并非是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因此,产教融合下的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绝不意味着教育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各方主体在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提高思想认识,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不能一味“向钱看”。

4.动态适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永恒运动的。社会就是一个永恒运动着的、复杂开放的系统,产业和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产业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技术的更新、业态的更迭,教育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知识的更新、方法的更迭。产业自身的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与变革、产业业态的变化,都将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则反作用于产业发展,影响着产业变革的进程和效率。由于两者从自身变化的发生到影响到对方,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总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是由产业与职业教育在相互调整、相互适应中实现对立统一的。

二、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要义

(一)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协同支撑

从国内发展形势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新阶段,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局面。这一方面表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向后期阶段推进,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产业业态正朝着分工更复雜、科技含量更高、结构更合理的方向演进。这些变化意味着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正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在“后工业化”时代,产业供给主要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动力,需求也由传统意义上的追求数量规模向追求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这些新时代的经济特征都要求职业教育迈向更高水平。从全球背景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各发达国家为加速布局全球产业链争夺,抢占产业价值链上的制高点,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再工业化”政策,如英国政府制定了《新挑战、新机会——继续教育和技能体系改革计划:建立世界一流的技能体系》,美国发布了《投资美国的未来:生涯和技术改革蓝图》,澳大利亚适时推出了《为了繁荣的技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路线图》,这些国家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应对新的时代挑战的最重要的战略。

审视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情况,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是我国产业转型加速,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我国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脱节,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有效供给不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型劳动者在所有就业人口中的占比不到20%,而在技能型劳动者中,高技术技能人才占比不足5%。由此可见,我国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亟待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通过加强产教融合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进而支撑我国制造业做强做优。

(二)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工业体系日趋成熟。然而,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经济建设规律缺乏深入的认知,加之经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一些问题被长期忽视,如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等。这些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关联性因素,最终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阶段,亟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要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拉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粗放型发展转向集约型发展。内需拉动经济要求企业树立起品牌,创新驱动要求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集约型发展要求企业在节能减排基础上不断提高发展效率,而要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要求,就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第一,产教融合将为产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点之一是推动产业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的外在表现、行业的组成单元,只有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了,才能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而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就需要推动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第二,产教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靠职业院校,专业人才能力的发挥、价值的创造则靠企业,只有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需要

作为一种以技能应用为基本导向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理应让学生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的职业素质。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成效一直不甚理想,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技术实操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差距较大、职业通用能力欠缺。因此,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素质,让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满足甚至超出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是开创我国职业教育新局面的重要途径,而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恰恰能解决职业教育面临的这一难题。第一,推进产教融合,能完善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其实践能力。通过产教融合,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学生就获得了了解产业、行业相关知识和发展动态的机会和条件,就能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与此同时,依托于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训岗位,职业院校学生能学有所用,在实际工作情境之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实践能力自然增强。第二,职业通用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具体情境、任务的训练才能获得。职业院校虽然能够刻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但限于学校环境的特征和属性,难以覆盖到所有学生。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受教育者到企业参与实习实训,离开熟悉的校园环境,接触新的社会环境,认识新的同事,从事新的工作,同时还要独立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这就使得每一个职业院校的学生都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能够迅速培养其职业通用能力。可见,推进产教融合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内在需要。

三、再社会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本质

(一)院校制度与企业制度的深度融合

职业院校与企业不论是在存在的目的、发展目标方面,还是在承担的社会职能方面,都有本质的不同,相应地这两类主体的组织管理制度也有重大区别。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是一种典型的公益性机构,几乎没有营利的需求。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学校的工作方式是有机运行的;从制度设计层面来看,学校更注重保障公平。企业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企业是典型的商业组织,其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创造利润。从员工培养角度来看,企业总是尽力压缩员工的培养周期;从制度设计层面来看,企业永远都以提升效率为根本导向。产教融合要求职业院校与企业融合,就必须解决学校制度与企业制度异质化的问题。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在逻辑和效率、公平在产教融合中的价值属性來看,职业院校应当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主动调整的一方。第一,职业院校要树立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把教育活动所创造的人力资源增量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考量因素,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专业设置、招生选拔、日常教学、技术研发等各个方面。第二,职业院校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针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教学体系,充分遵循和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通过为社会培养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来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

(二)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的深度融合

职业院校作为教育和研究机构,高技术技能人才资源充沛、智力资源丰富是其主要优势。在过去,由于职业教育领域的技术价值和产业价值结合得不够紧密,职业院校里的科研人员在进行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可行性、创新性,而忽略了大规模运用过程中所需要的现实条件和投入成本,导致职业院校的很多技术专利、科研成果因“不接地气”,难以实现其产业价值,转化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业院校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领域的技术价值和国民经济领域的产业价值相结合,将产品化、产业化的理念引入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当中,倡导科研人员在技术研发和创新过程中更加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实用性、商业性,凸显技术和知识的经济价值,这样不仅能提升技术研发的效率,也能让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更加直接。在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如何提高各行业产品、服务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是传统企业转型、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要做到这一点,迫切需要广大职业院校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支持,通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现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的对接。这将有利于我国产业的整体技术升级,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型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三)创业与就业的深度融合

“创业”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和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从总体上来看,创业与就业二者既区别明显,又紧密相连。创业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就业,同时又能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从而带动就业;就业常常是创业的先导和铺垫,是为创业积累社会阅历与实践经验。从过往来看,由于职业教育领域产教分离,就业一直是广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唯一导向,一元化的教育目标使得很多青年学生的创造力被埋没、想象力被压抑。随着产教融合理念的提出和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在职业院校中推广开来,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得了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产教融合要求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展开深入、广泛的合作,这不仅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更加高效地获得技术技能,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还为具有创新创业想法的职业院校学生搭建了平台,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创业教育的目标和提升就业率的目标都在产教融合的战略下得以实现。对企业而言,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获得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还在于获得创新发展的动力。通过深度参与职业院校创业园、孵化器、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的规划建设和日常工作,企业自身也增加了创新元素,增强了技术人才的研发能力。

(四)校园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企业和学校融合,而企业和学校的融合除了制度层面的融合以外,文化层面的融合同样重要。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校园文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科学精神以及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特别适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发育和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工作。虽然这样的校园文化契合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却不可避免地弱化了职业教育的技能应用性,间接造成部分职业院校学学生“会学不会用”“眼高手低”等问题。企业作为商业性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人文内涵层面的文化建设,而一些较为强化自身文化建设的企业,部分又因为过度追求效率和利润而让企业文化显得冷酷僵化。因此,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有必要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的融合,创新产教文化的新形态。一方面,通过学校和企业两类主体的文化融合,能够搭建起学生和企业交流与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更早、更直接地感受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其职业能力素养,提高其对职场环境的适应性。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和企业两类主体的文化融合,能够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职能和优势,帮助企业提炼和升华品牌文化,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的人文内涵,提升企业文化精神的内在竞争力。

四、强化“四位对接”,构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

专业是职业教育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载体,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依据。从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都输送到了当地企业之中,这说明职业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是非常明确的,并且这也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应地,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就必须对接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专业设置必须以区域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为基本导向。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能,同时才能让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强化,赢得社会的认可。为此,第一,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专业群划分之前,要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格局的总体状态,另一方面要科学研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和产业升级的基本走向,从而为本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依据、奠定基础。第二,职业院校要改革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及时改造传统落后专业,合并相近专业,设立新兴专业,让专业建设紧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不断强化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的联系,通过专业群的动态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对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课程是职业院校教学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平台。课程建设也是专业建设的内在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人才需求对接的成效。因此,必须站在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对接的高度,从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出发来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将产教融合推向深入。第一,课程建设中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要由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联合开发,共同打造。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的校企共建既能增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也能确保课程内容的專业性和适应性。第二,课程标准要对接职业能力标准。课程标准是对职业院校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以后学习成效的评估。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借鉴各行业各职业的技能标准,依据不同工种岗位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定不同阶段的学生课程标准。第三,课程建设要充分吸收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职业院校的教材更新必然滞后于产业技术迭代,一线教师必须高度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科技成果,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程教学之中,以培养更加适应区域产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接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也是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始终存在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的窘境,尤其是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素养、高超的教学能力,又具有过硬的实践技术技能的“双师型”师资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发展。因此,职业院校有必要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以本校师资对接行业企业专家能手的方式来拓宽高水平师资的引进渠道,同时培育、提升本校现有师资的综合素质,达到整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的。第一,职业院校要创新师资聘任机制,改革师资管理制度,创造机会和条件,充分吸收、引进区域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一线能手,不断充实教师资源库。如对于有意向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既可以采用高薪聘请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兼职聘任的形式来引进。第二,职业院校要创新本校师资的培训进修制度,鼓励一线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脱产进修,到实地了解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方式,学习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自我提升与创造价值两不误。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对接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不仅能改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来源、结构和素质,还能让学校人才和社会性人才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从而构建起更为强大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职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对接行业企业的产研需求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技能应用为主的教育类型,实践教学是其基本教学内容,而开展实践教学就必须拥有完善的实践平台。在过去,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主要围绕教学需求来规划设计,对生产和技术研发的需求不甚重视,导致实践教学平台功能单一、耦合性差,不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研发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院校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实践平台建设对接行业企业产研需求,丰富实践平台的功能,完善实践育人体系。第一,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平台建设要对接企业的生产需求。一方面,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体现企业工作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根据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来制定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职业院校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设备和工作情境来规划建设场地和购买相关设备。第二,职业院校实践平台建设要对接行业企业的研发需求。应用技术研发是职业院校所承担的重要社会职能,通过实践平台与行业企业的研发需求对接,既能降低职业院校建立研发、实验基地的投入,又能强化实践教学“产学研一体化”的程度,同时在研发工作中可以使学校与企业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提高职业院校的技术服务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

[2]邱晖,樊千.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机制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

[3]程宇,岳金凤.协同与优化: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首届工业与职业教育大会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6(21).

[4]薛中海,汪俊枝,饶培俊.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5]王丹中.基点·形态·本质: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J].职教论坛,2014(35).

[6]张龙.高职教育应注重七个“对接”[J].职业技术教育,2010(30).

[7]丁红玲,王晶.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5).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