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供给侧改革①

2018-05-14阳艳波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师范类师范院校核心

阳艳波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对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现状与事业发展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三个途径开展核心素养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供给侧改革。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14-02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远发展,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也由“有园上”向“上好园”转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诉求从规模发展、硬件建设转变为“质量与品质提升”。教育质量和品质提升的根本在教师,办好的幼儿园关键也要靠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培养什么样的幼儿园教师才能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范院校教师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

一、需求:新时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教育步入了以质量为核心的新的发展时期,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1年教育部发布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2011〕6号)提出要“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實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2012年教育部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1号),明确指出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六大素养和十八个基本要点。2017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教师〔2017〕13号)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新时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二、供给: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迎来了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机遇,学前教育不断向规范化和科学化迈进。对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是否达到了事业发展的需求呢?笔者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73篇文章,其中谈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有两篇。王燕华、杨丹选取宁夏三所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300人进行调研发现:学生专业理念和师德总体得分较高,呈良性发展态势,专业知识的总体情况属于“学过一些,掌握不多”的水平,专业技能表现出整体欠缺,缺少实践经验。[1]王亚飞对G省M师范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高职高专学前教育毕业生存在专业素养发展不平衡、知识基础薄弱且拓展不足、人文素养欠缺、职业技能发展不全面以及专业科研能力严重不足五大问题。[2]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来,不少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与国家、社会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还是有一定距离。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供给侧改革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前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核心素养”被广泛热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视其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培养其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及其人格品性。”[3]师范类毕业生将来要从事教师职业,将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己任。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我们的准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核心素养。因此,师范类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基本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从传统的关注知识、技能和学习结果向关注品格、能力、素质和学习过程转变,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实现。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互动的过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关注学生学习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知识与技能进行重构,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和主导者,而是学生的支持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

(二)改革教学方式

改变以往“填鸭式”“灌输式”学习方式,采用讲授和问题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大学生的主要任务界定为“四个学会”: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合作(learning to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学习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是在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知的方法、合作的能力、探究的兴趣。运用案例教学、探究学习、现场教学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况的解决能力,使之能够适应多变的信息时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三)重视实践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教学做的统一过程。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的发展。作为未来的幼师,环境创设的技能、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的获得、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沟通合作能力的获得等都需要在真实情景中不断演练、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从而形成个人的实践智慧,获得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幼师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观已经更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正在改革,准幼儿园教师核心素养急需提升。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师范院校的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根据社会发展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为新时代培养合格幼儿园教师。

参考文献:

[1]王燕华,杨丹.宁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现状调查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2018(1):53-58.

[2]王亚飞.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素养研究:以G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17.

[3]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猜你喜欢

师范类师范院校核心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