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问题与路径研究
2018-05-14彭红科
彭红科
摘 要:加快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载体。然而,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中,还存在着角色定位不够清晰、力量配备不够充足、作用发挥不够凸显、活动举办不够科学等问题。据此,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角色定位,突出工作重心;夯实建设基础,稳定建设步伐;强化活动互动,凸显校本特征;做好评估应用,提升建设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4-0048-04
教师是高校的主体,教师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基础力量。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补充,其发展空间逐渐得到拓展,也因此对高职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服务教师发展,职业院校纷纷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但由于教师发展中心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亟需对其定位、功能进行科学分析,对其运行、发展进行理性思考。
一、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概述
(一)发展脉络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起步时间较晚,在设立模式、活动开展、作用发挥等方面,还处于积累经验、探索前进的初级阶段。2011年7月,教育部按照《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精神,在全国筛选了30个教师发展中心进行试点。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将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明确为各高校的具体发展任务,正式开启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步伐。2012 年9 月,《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颁布实施,对教师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责进行了简明界定,进一步加快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规范性建设进程。2012 年11 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等30个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并给予经费资助支持,以此引导和推动各级各类高校加快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实现了从制定国家规范要求到变成高校主动行动的转变。随着各类普通本科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成立,各级各类高职院校纷纷加快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步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
(二)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高等教育逐渐由“重规模”转变到了“重质量”,而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改革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任务。作为高职院校主体和高职发展基础的教师队伍,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居于重要位置,其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程度和深度。因此,如何加快教师成长与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通过运用和采取不同形式、不同载体为依托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平台、提供机会、营造氛围、解疑释惑,努力提高教师的个人专业教学水平、专业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和帮助教师发展从“经验”走向“专业”,回应了当代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成长进步的时代呼唤与趋势,是加快和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助推器[1]。
(三)主要功能
高职教师发展中心作为教师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和纽带,通过有效吸纳、整合和优化整个高校的教师教学资源,开展有关教师教育教学的系列活动,努力建设成为“教师成长之家”,可以在跟踪掌握教师思想动态、交流探讨教师教学实践活动、培训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开展教育教学深度咨询、服务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职教师发展中心的良好运转和有效运行关系全体教师的教学发展[2]。如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通过举行研习培训和技能比赛、开展工作坊咨询、参与学校的教学评估、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等途径,搭建了加快教师成长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平台,传播和推广了先进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适应和满足了高职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了教学改革与创新,引导和加快了教师健康成长的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一)角色定位不够清晰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是在摸索中前进。高职院校对教师发展中心的认识,从教师发展中心的机构名称、机构设置等方面,反映出来不同高职院校对教师发展中心认识的不同,也各有侧重,导致对教师发展中心的角色定位不够精准。从教师发展中心的机构名称上看,有“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促进中心”“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等多种称谓,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合肥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发展中心、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教师发展中心、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教师教学科研发展中心等;从机构设置上看,虽然有部分院校的教師发展中心是单设的,但挂靠或者设置在高职院校的一些部门中仍是属于多数,如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教师发展中心等,都挂靠在了学院的人事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挂靠在了学院的人事教师处。
(二)力量配备不够充足
教师发展中心担负着开展教师培训、交流研讨教学、服务教师发展、提供教育资源、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等多项重要职责,并且在日益关注教师成长的背景下,日常工作任务将会越来越繁重。但从目前建设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虽然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但大多满足于“开设了”“创建了”,配置给教师发展中心的专职人员很少,如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现有专职工作人员3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教师发展中心设办公室主任、干事各1名。而有的高职院校更是将教师发展中心与党委工作部或者人事处合署办公,没有确定具体的工作人员。这说明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发展中心的发展和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需要的人员力量上,也没有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和配备,从而影响和制约了教师发展中心的活动开展和长远发展。
(三)作用发挥不够凸显
目前,高职院校逐渐提高了对建设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视程度,支持和推动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系列活动、发挥积极作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教师发展中心的建立时间普遍较短,大多只有三五年的时间,有的甚至是刚刚成立,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于2013年12月,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于2015年4月,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于2017年5月。教师发展中心的知名度、影响力还不够明显,工作职责的落实不够全面和扎实,导致不少高职青年教师对本校教師发展中心的了解不够,参与相关活动的积极性、踊跃度等都显得比较单薄和有限。一些高职院校通过成立本院校的教师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和推动教师发展工作,并在指导委员会下面设立了专门的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室,负责开展和落实教师发展工作的日常事务。但目前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在组织研究教师发展专题工作、规划指导教师发展方向、解决教师发展工作困境等方面,往往还是停留在浅层次、粗线条状态,绝大多数工作仍由教师发展办公室具体推动实施,缺乏强有力的力量支撑和科学指导,从而使得教师发展的整体工作打了折扣,使得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活动举办不够科学
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和载体,举办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工作、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但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不够灵活多样,往往还是按照常规模式,开展较为陈旧的活动,如邀请专家进行专题学术讲座、开展教师学习研讨会或者座谈会,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或者竞赛项目等,没有能够很好把准高职教师的思想和工作动态,导致活动内容脱离教师教学实际[3];没有能够针对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和帮助。由于教师往往处于教学和科研的繁重任务之中,能专门抽出时间来参加活动的意愿比较小,而这些常规的活动又不能很好地引起教师的兴趣,导致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不少教师只有在院校强制性要求的时候,才会选择参加活动。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水平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重视程度,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高职院校领导层要树立科学、先进的教师发展理念,将建设教师发展中心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点工作任务目标和重要工作议事日程,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实地调研、参加教师发展活动等形式,做到亲自关心建设工作、亲自督导建设进度、亲自设计建设路线等,带头为推进和加快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持,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教师发展、支持教师发展、服务教师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高职院校要做好教师发展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重要作用,按照高职与普通本科高校师资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差异化需求[4],规划设计出符合本院校实际的教师发展中心的发展规划,包括长期和中短期工作规划、宏观和中微观发展规划,整合人事处、教务处、党群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办公室等部分的资源和力量,全力推进教师发展工作的科学建设与健康发展。
(二)明确角色定位,突出工作重心
一是要准确定位教师发展中心。为确保教师发展中心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按照学术研究服务型机构的性质,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尽量摆脱行政管理机构、教学辅助机构等影响,弱化对行政权力的依赖;要将教师发展中心设立成为独立的工作机构,脱离挂靠人事处、党委工作部等模式,并且由校级领导担任中心主任,为统筹全校有关教育教学资源创造条件;要采用专业化的工作方式,努力走加快教师发展中心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师发展中心的发展层次和水平。二是要着力凸显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重心。在开展教师发展工作时,要时刻注重适应和彰显教师发展中心“服务教师成长”的主题,通过开展教师培训交流、教学咨询研讨、资源共享互用、改革评价评估等教师发展工作,积极回应和满足教师发展的个性需求,凸显新时代教师发展工作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努力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不断增进和提高教师的日常教学能力、学生指导能力、社会合作能力、教研应用能力。
(三)夯实建设基础,稳定建设步伐
一是增加教师发展中心的经费,为开展活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发展中心的经费支持力度,将其经费支出列入年度预算,并且按照发展需要,随时给予经费扶持;要通过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基金会、“专业协会”基金会等载体,拓展教师发展工作融资的渠道,丰富教师发展工作的经费来源,资助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创新,逐步促生教师内在动力、推动教师自主发展[5]。二是加强教师发展中心的人员力量配备。按照开展教师发展工作的实际需要,较小规模的高职院校要有2名专职工作人员,中等规模高职院校要有3-5名专职工作人员,较大规模的高职院校要有5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确保教师发展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同时,为弥补和破解专职人员不足的困境,高职院校要积极通过聘用离退休优秀教师、专家学者和外聘人员等形式,发挥其专业特长和实践技能,增强教师发展工作力量,锻造形成一支优秀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
(四)强化活动互动,凸显校本特征
一是提高活动开展的多样性、丰富性,扩大活动的规模和层次,积极发挥高职院校开展活动的主导性,调动教师参与活动的主体性;举办活动的项目应当囊括“专题教学竞赛”“教育教学研讨会”和“教学沙龙”“工作坊”“个别教学咨询”“课堂教学观摩”“短期培训研修”“学术讲座”“外出学习交流”“教学评估评价”“教学资源共享”“专业教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并且努力做到“能有则有”“需办则办”“该有全有”。二是努力彰显不同高职院校之间的“校本特征”。高职院校应清醒认知自身在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院校之间的个性特征,结合自身在行业属性、教学目标、施教对象、师资构成、社会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如“机电”“纺织”“交通”“化工”等特长,建设具有本校特征、符合本校发展战略的教师发展中心,建立校本专题共享资源库,如“校内公开课”资源库等,在众多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中更加凸显自身特色。
(五)做好评估应用,提升建设水平
一是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师发展中心的评估评价工作,通过开展评估评价,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方式可采取高职院校自评和上级机关实地评估相结合、或者第三方匿名的方式进行,在本校开展教师发展中心自评的基础上,通过邀请专家和上级机关、第三方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二是要做好评估报告的吸收、借鉴工作。要通过研究和分析评估报告,准确找到高职院校在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举措,推动教师发展中心的科学建设;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师发展项目来促进自身发展,接受中心的考察、自己所在单位的评估[6],引导和帮助教师正视不足、改进缺陷、加速成长。
参考文献:
[1]魏红,赵彬.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69所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报告文本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07):94-99.
[2]李红惠.大学青年教师参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项目现状调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20-125.
[3]吴红,祝木伟,孙婷婷,等.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8):72-74.
[4]王岚.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现状及趋向[J].教育与职业,2017(1):80-83.
[5]权灵通,何红中.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历程与评价[J].高教探索,2016(5):118-123.
[6]樊平军.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