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共建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18-05-14方心

工业设计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方心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伴随教师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学生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伴随着“慕课”、“微课”等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设计教育课堂也将由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模式向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建课堂模式转变,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学”、“社会实践”三个维度的开放式学习,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发现,完成课堂的全面共建。可预期,这种教学方法将在未来将成为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下的环境设计中《家居设计》课程为例,讨论“共建课堂”这一教学方法,在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共建课堂:实践教学:家居设计

中国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3-0015-02

1 共建课堂的目的与意义

课堂是由学生和教师双方面构建的教学共同体,共建课堂是将教师主宰的传统课堂转变为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对话、相互作用,共同成长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通过演示、聆听、观察、模仿、提问、思索、解释和总结,参与到一个关于构建意义的相互尊重的平等对话中。在课堂中共同总结规律和共同创造知识,一方面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在共建的过程中学生也将继续发展其主动性,成为有学识、有能力的专业人员。

当然,要实现设计教育的“共建课堂”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的准备,我们可以称之为“构成共建课堂的四大模块”:主干教学内容、实践拓展内容、学生自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反馈与评价。其中,教师如何制定从多角度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和自己的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2 共建课堂教学的具体案例分析

2.1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家居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由家居设计风格分类的含义、发展和基本特点展开,分别对家具、灯具、布艺、陈设等方面的内容、分类和设计方法进行详细的探索和学习,一方面可以建立学生对家居装饰设计的兴趣和信心,对将来从事的行业进行理性的认识和热爱;另一方面也可建立与其他专业设计课程的良好衔接。

相较其他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课程来说,《家居设计》更追求的是设计的文化底蕴和综合创新能力。

2.2 课程进度安排

如表1。

2.3 “四大模块共建”在课堂中的运用

在传统设计教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一般是: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应用性练习”,通常最实用的是教师在学生的应用练习环节单独辅导的部分,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达到设计教学的目的与效果。然而,当媒体资讯如此发达的当下,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讲解环节越来越难以被学生接受,即使教师经验丰、教学内容准备充分,学生依然不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效率愈发低下。提倡“课堂共建”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把过去课程中“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的部分整合,优化为“主干教学内容”、“实践拓展内容”和“学生自学内容”三个部分,再通过精心构建“教学效果反馈与评价”部分,来督促和强化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学课时的时间分配如下:30%的“主干教学内容”时间;30%“实践拓展内容”时间;“学生自学内容”由教师布置问题和任务,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理解,占用教学时间的30%进行课堂讨论,教师通过学生发言、讨论的情况检验学生的课后学习效果,并进行总结和评估;剩下约10%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会随机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堂完成,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并给一对一的教学指导。

“主干教学内容”这一模块,精简为知识理论框架的搭建,让学生熟悉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原则和理论?设计方法是怎样的?例如在《第一章家居的作用和风格》中,教师花两节课的理论讲解时间是给学生构建一个大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明白:家居设计是什么?它在整体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中,占怎样的位置?通过此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们到什么目标?现有的家居设计有哪些基本的风格?这些风格的来源和出处又是什么?在“实践拓展内容”的模块中,学生们由教师带领,走出课堂,到家居装饰市场,去看样板房;到家居装饰企业,去看正在进行中的案例,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聆听、思索和分析,搞清楚原来家居的装饰风格不仅仅是课堂上讲的那些基本样式,实际方案设计中会有不少从基本样式中派生出来的新装饰风格,例如:新中式风格、中式简约风格和现代中式风格,它们都脱胎于中式风格,因为所吸收的元素不同,客户的诉求不同,所以又会产生有些许的区别。这种细微的区别在通过现场的实地观察和比较,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在这种课堂教学为基础,现场教学的形式,实地观摩调研市场和企业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观察、聆听、研究方案、汇报和总结等环节,既学习了关键的知识技能,又拓展了丰富的知识面,还能培养专业素养。并且,不仅仅受益于《家居设计》这一门课,更多相关的专业课程由此贯穿起来,职业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学生自学内容”的模块部分,并不是随意放任学生自由学习,它需要“教學效果反馈与评价”的辅助与约束。“学生自学内容”通常由教师直接提供,或列出参考文献和视频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教师在下课前列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资料,并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下次课的课堂讨论时间里,要求学生讨论并回答这些问题。这一环节既是对知识点的思考与总结,又是对学生自学情况的检查与评估。以《家居装饰元素——家具》为例:下课前,教师例出:中国家具发展的顶峰为什么时期?原因为何?用于制作中式家具的贵重木材有哪些?如何分辨?中式家具中椅子的设计样式有那些?按规矩,它们应分别安放于房间的什么位置?并提供《中国家具发展简史》等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自学寻找答案。在课堂讨论中,也要注意到:不能仅限与发言的少数学生沟通,而是要提供机会让学生采取合作的方式回答问题。有两种方式可以采用:(1)安排学生互评,教师在一旁及时进行激励,增强学生的信心,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2)要求每个人对自己的所学进行反思,并书写在纸上,例如:对中式家具部分,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记住了什么?关于中式家居风格,如何让室内空间的色彩统一起来?如何提升室内空间的品味格调?类似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所学的内容,产生创造性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检验了学生自学的效果。

3 共建课堂教学反馈机制

在《家居设计》这门课中,运用四大模块的“共建课堂“教学方法后,发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更加主动了,学习习惯与之前几届相比也更加有条理性。学生通过企业调研看到了设计一线人员的工作状态和专业素质,不像过去在设计中动辄大谈灵感,认为设计都是凭感觉率性而来的。而是知道沉下心来,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把要求自学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知道寻找设计规律,或多或少的体现出设计人应有的素养和专业性。

“共建课堂”教学方法在《家居设计》中的实践验证:它在对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专业视野、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上是有提高效果的。并且在一定单位时间内,能较快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建华西方高校课堂生态研究的取向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4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张成林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3]杨东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社会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