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阈下的ESP人才需求及培养路径探析

2018-05-14陈河

丝路视野 2018年26期
关键词:专业实践专门用途英语复合型人才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建设过程中,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政经互动愈来愈频繁,而当前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和语言人才的匮乏却成为推动该倡议向前发展的短板。在此背景下,如何契合“一带一路”的人才需求,以及如何围绕这一需求来培养新形势下的复合型、应用型ESP(专门用途英语)人才成为当前高校须应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ESP(专门用途英语);复合型人才;专业实践

一、前言

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语言不仅是促进文化交流,消除阻碍隔阂,连通中外思想的桥梁,也是推动政治、经济交流,实现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官方、民间畅通交流的保障,更是助力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支撑之一。推进和实施这一倡议过程中所产生的国际经贸往来,以及我国相关经济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无疑会带来人才需求的短缺。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和培养亟需的必备人才,是当前我国教育界契合这一国家战略的重大课题,也是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必须应对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在此语境下探索高校ESP(专门用途英语)人才的培养路径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ESP(专门用途英语)人才需求情况出发,提出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改革方向,探索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新路径,尝试为“一带一路”所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助力。

(一)“一带一路”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theSilk RoadEconomicBeltandthe21st-CenturyMaritimeSilkRoad,缩写为“B&R”)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通过未来“一带一路”的建设,在顺应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同时,更可帮助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相关产业,建设基础设施,提高其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从当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及产业建设的实施情况来看,我国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及政经政策的认知不够全面,解读尚待精确,更是急需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语言人才。在此背景下,英语作为事实上的国际商用通用语言就凸显出其重要性。

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和课外实践,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开设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一带一路”的推进,必定会带来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经贸人员、法律专家和学生、学者等在境外工作、学习,或从事跨国工作,或在国内从事国际业务,于这些专业人才而言,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是必需的素质,同时相应的语言技能也成为必不可少。在此语境下,“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是必然需求。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需要“亚投行”“丝路基金”这样的金融体系支撑的同时,更需要厚实的人才智识支撑。加大“一带一路”视阈下的ESP(专门用途英语)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可对外语专业的良性发展及人才培养形成有力支持,同时为“一带一路”的人才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当前ESP(专门用途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

ESP为英文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的缩写,其中文对应术语为“专门用途英语”。教育部在2017年明确了今后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需要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供学生选择”。当前国内高校常规ESP课程有法律英语、商务英语、财经英语、管理英语等。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需要宽泛的人才布局,因此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新闻学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跨文化交流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业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新时期契合国家需求的的外语人才培养标准。而当前我国各高校的英语专业在“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多有不足之处,呈现出与国家、市场人才需求的不匹配。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ESP(专门用途英语)人才培养路径

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智识的支持。当前各高校的英语专业须抓住这一机遇,努力满足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需求,肩负起为国家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和专业素养的外语专业人才的责任。要培养这样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须改革当前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为培养方针

“一带一路”的人才需求对当前各高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都须作相应调整。要把传统的偏重语言及泛文化知识的学习,转为对专门用途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须重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尤其要将开展“一带一路”相关业务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在市场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日渐加大的今天,可围绕“一带一路”经济新形势这一大局,在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嵌入相关的法律、商务、财经和管理学等知识课程。努力把学生培养为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同时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经文化和国情,能够按国际惯例从事外事活动,胜任国际业务工作的能力。

(二)遵循“一带一路”实践特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围绕“一带一路”实践过程所显现的特点,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性”和“国际性”,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一带一路”实践中的真实商务、管理等案例为教学内容,采用多元的视听说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潜力,培养学生实际践行、探索创新、沟通合作的能力。可尝试开设依托于“一带一路”的创新课程,增设创新学分。也可以鼓励、带领学生多参加国内、国际的专门用途英语实践大赛,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围绕“一带一路”人才需求,探索“产学合作”培养模式

推行“产学合作”,加大“一带一路”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创建相关实习、实践教育基地,在强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这样的培养模式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有效促进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此类实习、实训基地可安排在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相关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如外貿企业、海关、旅游单位等,使学生亲临实践第一线,巩固所学。这不仅为英语专业教学探索出一条与企业合作、互惠的创新之路,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提升。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质量

“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兼具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人才。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质量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效果的保证之一。英语专业要努力引进兼具优良教育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师资来充实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资结构。有条件的院校也可选派教师到“一带一路”涉外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熟悉运营流程,了解市场,进而反馈于教学。也可聘请相关实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校内跨院系合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境况。

(五)模拟“一带一路”真实条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

当前,“互联网+”已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也就愈加成为当前高校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在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获取“一带一路”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政经政策等信息材料,模拟“一带一路”的真实条件,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语言、文化和专业实践等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涉外实践适应能力。

三、结语

如何满足“一带一路”构想所需的人才需求是教育界契合国家战略的重大课题,对于外语专业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当前的高校英语专业须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将“一带一路”的建设思路融入专业建设之中,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用途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高校外语教学理念的挑战与颠覆: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例[J].外语教学,2017(01).

[2]魏晖.一带一路与语言互通[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3]王丽娟.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现状、运用与前景[J].外语教学,2014(07).

作者简介:陈河(1979—),男,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与语用学。

猜你喜欢

专业实践专门用途英语复合型人才
构建“专门用途英语+大学生就业”新模式研究
护理英语课程需求分析与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理工科类ESP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