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经济发展思想为指引奋力谱写湖北经济新篇章
2018-05-14陶文斌
陶文斌
【摘要】习近平同志指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他特别强调,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文以习近平发展思想为指引,对湖北经济新篇章进行分析。
【关键词】习近平;思想;湖北经济
一、既要看到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表征,也要看到经济新常态形成的必然性
经济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四转”上:一是增长转段。从全国来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我省和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只是幅度有所不同,我省的GDP增速从2016年的14.8%逐年降至2017年的10.1%、今年上半年的9.5%。二是经济转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上升。三是动力转换。经济发展逐渐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全要素增长驱动。改革开放30多年来,要素驱动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要素成本和形态的变化,要素驱动力逐渐减弱,有些方面甚至成为了阻力,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四是调控转向。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不断转型,“宏观政策稳、微观政策活、社会政策兜底”、区间管理、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等成为宏观调控的常态化思路和方式。这种“微刺激”政策、定向调控,与过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大水漫灌”、大规模“强刺激”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现在的调控更前瞻、更从容、更有效。结合这“四转”可以看出,经济新常态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发展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进入经济新常态,绝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中国发展的逻辑顺序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的统一。
二、既要看到經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运行的共性特征,也要看到湖北的个性特点
经济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征的总体判断。就我省而言,与全国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紧密联系:湖北经济是全国经济的一个部分、一个章节,是中国经济的“湖北篇”,全国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在湖北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有所区别:我们国家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表现在阶段性发展特征上也有差距。我们省与全国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湖北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突出表现为“三个大于”:一是经济潜在增长率大于全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是理想状态下的增长率,GDP增速往往围绕潜在增长率合理波动。湖北正处于积蓄能量的释放期、综合优势的转化期、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发展潜力持续释放,潜在经济增长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二是科技创新优势大于全国。湖北是科教资源大省,科教优势、人才优势突出。武汉是全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第三大科技教育中心,这是我们的强势,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最具爆发力和持久动力的特殊优势。
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要准确把握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咬定发展不放松,加速释放综合优势和增长潜力,推动经济迈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台阶。
三、既要看到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也要看到经济新常态下湖北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一是国家战略布局调整带来的机遇。战略布局调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大部署,这个机遇对我省来讲最直接,受益最大。第二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构想,将加快我们向西开放步伐。第三个是国家高度重视扩大内需,将凸显内陆地区尤其是湖北的战略枢纽地位。二是国家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带来的机遇。经济趋势性减速,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周期性因素。针对具体情况,国家瞄准薄弱环节定向调控、精准发力,针对宏观调控的变化,湖北将面临更大的政策作用空间。特别是国家将中西部地区视为最大的回旋余地,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化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有所倾斜,为我们争取中央更大支持创造了条件。三是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的发展红利。结构性改革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一招。十八大以来,国家释放改革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尤其是今年以来,国家经济改革的动作频频,简政放权改革大刀阔斧,财税改革、价格改革、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好戏连连,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经济发展后劲增强,成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最大利好。
四、结语
我们要在形势发展变化中捕捉新机遇,在国际国内相互影响中把握主动权,紧紧抓住并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不断提高发展内生动力。湖北继续保持高于全国、高于中部的发展速度,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完全有条件的。
参考文献
[1]周士跃.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研究述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8(04):84~89.
[2]贺佳,徐亚平,徐典波,刘勇,黄利飞.万里长江水云阔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回访记[J].新湘评论,2018(1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