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于老师,学做好老师
2018-05-14黄晓清
黄晓清
作为一位教师,必须把工作做好,课上好,否则写什么?还要会思考、会感受,少了这一条也不行。
——于永正
于永正老师的这句话出自《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的前言,它让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应该有要把书教好、把课上好的决心。而想把课上好,就要学会思考,学会感受,这两个条件都是不可或缺的。
与书相遇
三年前的暑假,我第二次在职称评审上铩羽而归,内心之苦闷沮丧,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但沮丧归沮丧,生活和工作还得继续下去。因此,我打算买教育名家的书来看,在教学上进一步提升自己,预备参加来年的第三次评审。
第一本应该买谁的书呢?凭借于永正老师在我国小语界的声望,凭着他退休以后还在不停地给学生上课的劲头。第一位语文名家的书,我毫不犹豫就买了于老师的教育文集,其中就有《我怎样教语文》一册。阅读于老师的书,也给我留下了很多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买名家的书看——虽然一直在看书,但是没有买过语文教学理论的书看过;第一次在书上圈圈画画——我有一个癖好:自己的书是不能折也不能画的,用过的书就像是新的一样,但是我却舍得在这本书上圈画,因为他的文字给我带来许多启示和激励;第一次做读书笔记——虽然知道摘抄对读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从来没有动笔的习惯,更不会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与书相知
细细读完这本书,已经是寒假过后的新学期了。我就照着于老师的话努力去实践。可能是我当时的单位过于“宽松”,我在语文教学上连基本的“皮毛”都没有学到。所以,于老师的书,对我的教育和改变是巨大的。最简单的一个改变是,我以为让学生写字,写完就可以了,间架结构也好,谋篇布局也好,草草略过,既没让学生们严格遵守,也没督促学生们认真执行,所以学生的字,能写得好看的不多。至于朗读,首先,因为我没有很好的朗读能力,也不知道怎么辅导,所以对学生的朗读几乎不做指导,反观于老师说的“语文老师要教会孩子多读、多写、多练”,自己感到很脸红。
但是在这本书中,于老师告诉我,“要求学生写好字,单靠口头讲不行,也必须示范给他们看看。老师板书、作业批字要尽量写得规范、美观、大方。”他还说,在教生字之前,老师自己先要把生字临摹几遍,这样在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听了于老师的话,我也一步一步照着做。当我在黑板上示范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纠正容易错的笔画,不仅在提升孩子们的书写水平,也在提升我自己的水平。何况,当孩子们看着老师在认真地、一笔一画地书写时,他们自己怎么会不受影响?
对于朗读,于老师说:“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次知道,原来朗读对一个学生来说这么重要,而且朗读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训练。只要开始,任何时候都不嫌晚,我笨拙地开始了自己的朗读指导。于老师说,在上课之前,他一定要把课文读流利了,才“敢”进课堂。我也在每次上课前,认认真真地听课文录音,还努力模仿课文中的语音语调。课堂上,孩子们惊讶于老师的“变化”,慢慢地,自己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最后,全班的朗读水平就得到了提高。
于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就像一个地下宝藏,看似不起眼,但只要肯挖掘,总能收获无穷的“财富”。
与书同行
半年之后,我换了一个单位,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经历了很多的曲折。
刚开始时,我跟着教研组长和校长(她是语文老师出身)实践着他们的教育理念。我教室的门,校长可以随时打开,我的课,她可以随时评论。她这样做的目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随时监控课堂的质量,但是,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我在课堂上“缩手缩脚”了。于是,我又一次打开了于老师的书,希望得到于老师的再一次帮助——“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我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啊,教学不是做给领导看的,而是做给“学生”看的。于是,我又一次拿出于老师教我的方法,按照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我学着于老师的样子,“向學生交出这样一张‘名片——‘名片的正面写着两个大字:微笑;下面写着三个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名片的反面写着两个大字:负责;下面也写了三个关键词:严格、顶真、耐心。”经过将近一年的调整,我和学生的状态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学校举行的写字比赛中,我们班获得了第二名;在诗歌吟诵活动中,我们班获得了第一名。这不正是“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的最好写照吗?
对于我自己,在上好课的同时,我也积极地撰写教学札记和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教学专家来。”我的梦想不仅是成为一名教学专家,更是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这个梦想的支持下,我也顺利通过了第三次职称评审。
做一名小学老师不难,难的是做好一名小学老师。虽然于永正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教学思想会在他的书中延续,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他仍然会不断告诉我“语文怎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