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的思考

2018-05-14高红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红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推动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变革。教师什么样的课堂指导行为才能有效,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从学习策略指导、阅读活动指导、情感体验指导三个方面谈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的探索。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度、拓展语文课堂的思维深度、纵深语文课堂的情感厚度三个视角,指向学会学习、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学习策略指导 阅读活动指导 情感体验指导

当前,学校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的教学研讨活动广泛开展。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什么样的课堂指导行为才能有效,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为此,笔者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指导行为的核心理念与基本意义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角色定位决定了教师要具有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过程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重视教师指导行为的有效性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语文课堂有丰富的语言文字作为载体,儿童天生是个诗人,对教学内容中的人物、故事充满着好奇与幻想,但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前提,学生在语文训练中自得、自悟、自能需要教师引领。教师通过有效的指导行为激活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重视教师指导行为的有效性也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需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推动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和学习观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教师要先于学生成长,每节课都有“备”而来;和学生一同成长,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因材而异、因人而異、因时而异。教师在有效指导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践行着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一)学习策略指导——聚焦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度

儿童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学会学习,是需要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乐学善学,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为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1. 乐学:自主先学,明确目标,指引语文课堂的方向。

教师要积极创设乐学的氛围,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增强目标意识,强化训练意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参与构建“这节课我要学什么”值得尝试。

在教学《掌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课)时,我先了解学生课前都作了哪些预习准备,接着让学生自主提问。有学生想知道“犹豫”和“忧郁”有什么不同,有学生关注“热烈持久”和“经久不息”两次掌声的含义。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随机抓住这几个词展开教学,调整了教学设计:(1)小英为什么“犹豫”了?(2)小英为什么从此不再“忧郁”了?(3)掌声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带着这些学习目标,学生们读书的方向更明了,他们认真地去发现、感悟,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探究的过程学生乐此不疲。教学如顺风行船,轻盈而惬意。

教师精心准备的“学”案是开放、灵活、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线性的“教”案。考量一堂课效率的高低,不仅要看学生最终是否完成本节课制定的目标了,而且要看学生是如何掌握的,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还是学生自己习得的,这有本质的不同。

2. 善学:自主想象,交流展示,绽放语文课堂的魅力。

我们用来判断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某种行为的唯一办法,就是给他展示这种行为的机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虽然文体不同、表达方式各异,但是只要教师给学生的“学”提供一定的支撑,给学生的“学”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语文课堂将变得鲜活、灵动和厚重。

倪鸣老师在执教《清平乐·村居》(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时,指导学生将插图由“静”变“动”,设计了三个环节:(1)自主想象。学生四人小组,每人抽取一张“微任务”,每人任务都不同,根据教师出示的“书写提示”,每个人针对这首词中的一句展开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2)合作学习。依据“微任务”的次序,在小组内将刚刚想象后写下的话语读一读。(3)分享成果。课堂呈现了思维碰撞的火花。

教师的“善教”促使学生“善学”。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便在教师循循善诱、润物无声的指导中悄然形成。教学中学生每人抽取的一项微任务和共同完成的“书写提示”,是教师有效指导的锦囊妙计,是目标要求,也是方法指导,还有“行款整齐”等书写习惯的提醒。先自主,后合作,更是对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的重视。学生在合作中增加了交流的机会,在分享成果中增强了成功的体验,从“单薄”的文字中悟出了弦外之音,在简洁的语言中发掘出生动的内涵,升华出真挚的情感。

(二)阅读活动指导——蕴含科学精神,拓展语文课堂的思维深度

薛法根老师说:“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把思维的结构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掌握人类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是语文学科最核心、最独特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使他们学会运用语言,学会思考和表达,通过拓展语文课堂的思维深度,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1. 由“教”到“悟”:对比体悟,培养探究素养。

传统的教学重在知识的讲授,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比体悟是重要的阅读方法之一。在阅读同一篇课文或多篇不同课文时,进行对比阅读,体验、感悟,从主题内容、表达方法、写作手法等方面探究其异同点。在对比中理解,在体验中掌握,在感悟中提升,它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对比体悟帮助学生在对比中增强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探究素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课)这两首诗学完后,我设计了两个探究问题:(1)思考这两首诗表达情感的异同点。(2)搜集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学生通过对比体会,查阅资料,理解插图,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感悟语言文字,找出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爱国之情。不同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突出了“喜”,写诗人听闻官军收复失地后喜极而泣和急切还乡的心情;而《示儿》凸显了“悲”,写诗人临终前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然后,我和孩子们一起交流了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诗篇,共同感悟了诗人的爱国情思。学生的语言探究素养在对比体悟中得以培养。

2.由“悟”到“疑”:质疑思辨,彰显批判精神。

感悟语言的关键是让学生从尊重文本,进而仰视文本,再从文本中跳出,实现文本解读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提高的切入点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质疑思辨的氛围,要求学生做到读思结合,“于无疑处有疑”。“质疑思辨”包含两个环节:“质疑”和“思辨”。“质疑”是“思辨”的起点。批判质疑是一种思维形式,而勇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表现。

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4课)一课时,我让学生仔细品读课文,认真思考,告诉他们“学贵有疑”,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疑问。于是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为什么一家人只帶一件雨衣?”“为什么妈妈没把雨衣给托利亚?”“萨沙是个小男子汉,为什么不去保护妈妈和姐姐?”对文本产生的质疑引领孩子们去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历史背景。我指导学生自主读书、质疑思辨,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涵,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彰显了批判精神。

3.由“思”到“移”:迁移运用,提升创新能力。

阅读理解是运用,我们在引导学生交流的时候、分享的时候也是运用。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有艺术的“留白”,此时,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运用,巧妙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槐乡五月》(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课文中对槐花的描写:“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 就是文章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在教学本文时,让学生先想象小蜜蜂在说什么,从小朋友的脚步声听到了什么,然后将“嗡嗡翁……啪啪啪……”这段话以诗歌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模仿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孩子们在迁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听弦外之音,会言外之意,将原本抽象的文字变成了悦耳的声音和可爱的形象,拓展了课文内容,丰厚了语言积累。

(三)情感体验指导——积淀人文底蕴,纵深语文课堂的情感厚度

语文课堂应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情感是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梁。教师一方面需要解读文本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要利用文本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在文本“情怀”的浸润中,用情感唤醒情感,用生命点燃生命。情感的共鸣催生了师生精神成长,助力了人文生长。如在《李时珍夜宿古寺》(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一课的前置性学习中,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李时珍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品尝草药?”“为什么课文结尾写寺外的风啸鹰叫和皓月当空?”一个个问题透露出儿童“学”的起点和“思”的过程。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回归到细节的品读,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探讨中价值观产生了碰撞。我相机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到“破庙”和“家里”的对比,然后补充交流李时珍的生平和《本草纲目》的价值,孩子们心目中的李时珍形象高大起来。最后让他们联系现实谈谈身边有没有李时珍这样的人,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学在浓浓的人文情怀中自然流动,文字因注入生命而鲜活,生命因精神成长而厚重。

语文课堂应是激发儿童审美情趣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有文体意识。教师要把握住不同文体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教学方法,捕捉语言训练点,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教学《槐乡五月》第一节时,教师让学生圈画出槐乡美的语句,圈画的过程就是审美训练的过程,情感体验的过程。在与学生交流中用一句:“一朵槐花能不能说是白茫茫的?”巧妙地引出叠词的妙用,这也是不着痕迹地深化“必要的语文知识”的过程。学生对叠词的理解加深,再通过举例,运用叠词。教师的点拨拓展是引导儿童品味语言的过程,领悟语言文字表达之美的过程,落实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丰富了儿童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儿童的审美素养。

当核心素养落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每一天,我们就有了更美的期待。我所努力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并不遥远,她就在每一节课上,在每一方灯光下,在每一次思维的远行中。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