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健康背景下制药类专业学生中医经典书籍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8-05-14单玉鑫尹德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5期
关键词:医学专业大健康产业

单玉鑫 尹德明

[摘要] 在大健康和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背景下,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对制药类专业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医药的精髓体现在中医经典书籍中,因此,该研究通过罗列书目让学生读背经典、教师点拨、让学生参观学习和参与实践等一系列手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创新,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文通过2个教学案例,证明了该次教学改革使学生在中药识别能力、制药工艺优化能力和拓宽研究思路等方面得到了提高,同时得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最准确方法。

[关键词] 大健康;产业;中医;经典书籍;教学;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9(a)-0131-03

Research on Classical Books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Students in the Pharmaceutical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Health—Taking the Wu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SHAN Yu-xin1, YIN De-ming2

1.Wu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Wuzhou,Guangxi,543002 China;2.Wuzhou University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Resource Reuse,Wuzhou,Guangxi,543002 China

[Abstract] The solid TCM knowledge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the abilities of students in the pharmaceutical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health and great development of TCM by China. The essence of TCM is embodied in the classic books of TCM, therefore, the paper reforms and innovates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content by making the student read the classics, making teachers to guide and making the students learn and participate in the practice, thus obtaining a better teaching effect. The paper proves that the teaching reform improves the TCM identification ability, optimization a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and broadening the research thoughts by two teaching cases, at the same time, we know the practical abilities of students are the most accurate method of balancing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Big health; Industry; Classic book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A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al

自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大健康的概念在社會上形成广泛的共识。人们对健康的观念也渐渐由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转变。中医药自古以来就倡导治“未病”,在日常的保健预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随着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中医药的研究越来越在世界医学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2017年7月国家颁布《中医药法》以来,中医药更是成为大健康产业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说,中国未来的大健康产业最终会形成以中国特色医药为主导的新兴力量。制药类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大健康产业的排头兵,全面把握大健康的潮流概念及未来产业的发展步伐对学生将来的创新创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医自古以来医药不分家,制药类专业学生学习中药知识,必然离不开传统中医的支持。

该文从大健康的视角入手,从制药类专业学生学习中国传统中医经典书籍的现状、方法和意义为基点,通过教学实践,探究可操作的培养模式。该文通过几个教学案例,生动地说明了该次教学改革的教学效果,以期为其他同类型、同专业的学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 制药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经典书籍的现状、学习方法和学习意义分析

制药类专业是一门集合医学、药学、工学、理学的交叉学科,学生的思维比较宽泛,知识的融合能力强,便于集合各种学科的优势“为我所用”。从目前的实际教学来看,该专业所涉及的知识较多、较杂,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但是该专业所涉及的中医药学知识和课程相较于其他学科是比较少的,中医经典书籍的学习更是没有,这必然不利于学生将来从事中医药学的研究和其相关的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设恰当的中医药学课程,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又增加学生知识的含金量,为此,该研究在教学上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辩证思维的能力,精炼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1],从中医经典书籍入手,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和探究补齐了这一部分的不足,现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2 制药类专业学生中医经典书籍教学的实践

2.1 教学方法

在中医经典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罗列书目;让学生读背经典;教师指导;外出参观学习;参与实践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既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学习环节,又可以独立存在。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2.1.1 罗列书目,读背经典 传统中药是建立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该研究对制药类专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便为其罗列中医经典书目,本着鼓励阅读、自愿阅读、提倡熟读背诵的原则,让一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尽快进入传统中药的海洋汲取营养,通过这部分同学的带动,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主动学习的行列。该研究推荐的阅读书目主要有《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温病条辨》《长沙药解》《医学衷中参西录》《本草纲目》等经典书籍,让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原文、词解、释义等诸项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古人用药是为医服务的这一原则,针对制药类专业学生以药为主的专业特点,了解传统中医的用药思维,并对传统中医对药物的理解和使用方法有一个大致认识。

2.1.2 教师点拨 学生在阅读经典书目时,很容易发现古今制药工艺、药物疗效、使用方法的不同,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采用举一反三、物以归类、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时候还需要教师通过组织实验测定、资料查询等方法帮助学生判断哪种方法最优。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解决问题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该文的教学案例,该研究会对这部分内容具体说明。

2.1.3 参观学习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进而积极去探究问题的重要一环。该次通过带领学生去三鹤药业、中恒药业、梧州百姓大药房等企业参观学习,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1.4 参与实践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阅读经典书籍,很多学生自发产生了想去实践的想法,进行了很多实验研究。如药物煮取时间与挥发性关系的实验,药材炙法的实验,中药丸剂熬制的实验,樟脑古法蒸馏的实验,干鲜药材有效成分对比测定的实验等,均收到了单纯教材学习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2 教学案例

学生在学习中医经典书籍的过程中,通过对以上4个环节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也产生了一些较好的教学案例,该研究将通过其中的2个案例,对制药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经典书籍的学习效果举例说明。

2.2.1 探析银翘散制作工艺的案例 银翘散由清代医学家吴鞠通所创,该方以连翘、金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鲜苇(芦)根等组成。学生在阅读中医经典书籍《温病条辨》时读到吴氏在书中特别指出该方的使用方法,“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2]。学生按照吴鞠通在书中提到的方法进行试验,发现“香气大出”的时间应该是水沸腾后再煮取5 min左右的时间。学生在藥店做市场调研时发现整个广西市场上银翘类的药物特别多,这些药品药物名称、生产厂家、生产工艺虽不一,但均为银翘散的衍生品。像广西梧州三鹤药业的银翘解毒丸(蜜丸)、四川同人泰药业的银翘解毒颗粒、山西振东开元制药的银翘解毒胶囊等。学生提出疑问,按照吴氏所说,银翘散是不耐久煮的,把银翘散制做成颗粒甚至蜜丸工艺制作时间较长,有效成分会不会流失,制作工艺对不对。该次指导学生首先开展资料的查阅工作,发现吴巧娜等[3]学者通过试验测定早就得出吴鞠通所提到的煎法是综合评分最高的说法。为了印证这个说法,指导学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测定吴鞠通的煎法和上述3个药厂药品的有效成分,发现吴鞠通有效成分最高,三鹤药业的蜜丸工艺有效成分最低,再次印证了银翘散要使用吴氏煎法的正确性,给学生上了很好的一节实践课。

2.2.2 探析炙甘草炮制工艺的案例 学生在阅读中医经典《伤寒论》时,发现书中经常会使用炙甘草。部分学生对“炙”进行了一番探究,发现现代专业书籍一般认为药材在炙前是生品,在炙后是熟品[4]。现代多认为“炙”和“制”是通假字,两者均属于“炮炙(制)”工艺的一种,在工艺制作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查找《说文解字》等资料,发现“炙”“制”“炮”属于3种不同的工艺。虽然“炙”和“炮”都属于“烤”的一种,但是“炙”是用工具举着烤,“炮”是将药材裹起来烧。在具体应用上,新鲜的中药材用“炮”法,即把药材包裹严实后用火烤干;干的药材用“燔”法,即把药材放到工具里简单翻热一下使用即可;在干品和鲜品之间的药材才用“炙”法,即用工具挑举着把其烘干。而“制”通“裁”,指用工具裁切,所以“炮”和“制”实属2种不同的工艺。后又通过指导学生查找文献资料,学生们确定现代的甘草由于采摘、储存等流程与古代不同,现代药店卖的甘草都比较干,想达到《伤寒论》中炙甘草的使用效果把生甘草放到铁锅里翻炒至微微发黄即可。学生实地走访药店后发现,现在的炙甘草实际是蜜炙甘草,制作工艺明显与古法不符。学生通过对炙甘草的深入探究,对现代中药学中炮附子、炮姜、制胆南星等需要进行炮制的药材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3 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中医经典书籍教学的改革实践,使制药类专业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学生们在求知探索中受益终身,最终促成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探索的双实践,该研究认为实践效果较突出的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3.1 学生增加中药识别能力

很多中药材由于长相比较接近,对初学制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区分有难度,如桔梗和党参,薄荷和桑叶,茯苓和葛根,莪术和三七。通过中医经典书籍的教学,学生总结出了很多识别中药的方法,如茯苓、薏米这类祛湿的药物摸起来手发涩;赭石、紫石英这类入下焦的药物比较沉实;葛根、天麻这类通经络的药物,枝藤比较长,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总结一套自己独有的识别药材的方法,学生的中药识别能力明显提高。

3.2 学生提高制药工艺优化能力。

很多古代较好的中药工艺方法,在现代的工业生产和现代书籍中已不多见,通过中医经典书籍的学习,学生有效填补了这部分缺失。大健康有一个概念是强调道地药材,除了产地需要道地外,制作工艺也要道地,这必然对学生的工艺优化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比对药物古今的不同制作工艺,对不同制作工艺产生的效果有了深刻的认识,知道如何去选择最优方案。选择能力的提高对他们将来从事制药行业时如何选择最优的工艺流程提供了保证。

3.3 了解中西思维的不同,拓宽研究思路,提升学习力。

制药类专业属于工科,是建立在西方对药物的研究和认识基础上的,而中医药是科学更是哲学[5],它是建立在中国人独特的思维之上的,把两者结合起来学习,对拓宽工科的学生研究思路,提高学习力有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或许不是立刻显现的,但是该研究深信这部分能力的提升对学生会受益终身。中国发展大健康,建立我国独特的医药体系,必然需要用中国人独特思维方式,独特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践。在将来的研究中,会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力进行长期观察,争取建立长效的学习力评价机制。

教学需要实践,制药类专业的学生更是离不开实践。中国古代就流传着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李时珍靠自己的亲身尝试记录每一味中药的作用,最终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作为制药类学生来说,未来从事的是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的事业,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保证别人的健康权。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教书育人,教学效果靠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衡量是最准确的方法,通过该次的教学实践改革,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收获了实践的乐趣,再次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1] 孔令俭.中医经典医籍选读[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1.

[2] 刘景源.刘景源温病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3.

[3] 吴巧娜,谈静,何梅.银翘散标准汤剂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4):53-55.

[4] 邹节明,王力生.现代中成药的药材炮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10.

[5] 王经纬,张琼,姬云飞.哲学”还是“科学”—对传统医学的再认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10):3041-3043.

(收稿日期:2018-06-05)

猜你喜欢

医学专业大健康产业
乡村医生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论医学生法律教育知识体系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大健康”时代到来了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首届贵州绿博会关注“大健康”
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探讨
高校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