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中国文化翻译教学探究
2018-05-14游洁
摘 要:由于教材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大数据时代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带来了从观念到行为等多方面的变化。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全面利用各种网络学习资源,依托信息技术,采用多种学习方式,以提高中国文化翻译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文化;翻译教学;大数据时代
作者简介:游洁,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2-0007-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不仅仅意味着更多与信息相关的知识,更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这一优秀的传播平台,把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就需要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作为语言传授的重要媒介,担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中国文化已经成为热点话题,在全世界的重要性开始彰显。这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得到重视。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运用英语翻译中国文化的能力逐渐得到重视,首先体现在大学阶段重要的英语水平检测,如四、六级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改革。翻译的难度大大增加,我们希望通过考试的反馈作用,督促学生提高汉译英翻译能力。但是学生的翻译题型得分普遍偏低,每年考试后,都会有许多“神”翻译出现在网上,成为大家吐槽的对象。四级考试的大数据表明,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这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与翻译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
1. 大学英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媒介,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历年来选用的各种大学英语教材都重视西方文化而忽略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存在“失语”现象。随着四、六级考试改革,这种现象近年来有所变化,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教材为例,在其读写教程练习部分增加了少量的翻译内容,每单元的课后练习中都一个有类似于四、六级的汉译英翻译练习的段落,但是作为教材,有些内容很难做到及时更新,如教材上的翻译练习“一带一路”,书上给的参考翻译仍然是“One Belt,One Road”,而不是最近官方网站所给出的规范译文:“the Belt and Road”,简写为“B&R”。而且翻译练习和所学课文没有什么联系,并没有相关的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介绍,这样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也容易导致学生认为大学英语中的翻译教学可有可无,从而忽视翻译技能的训练与提高。
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法的问题
目前,一些高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而且课时有限,笔者所在高校现在每周仅有两节课在教室上课,任务量大,时间紧,加上大学英语教师对汉译英翻译教学主观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英语翻译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自己练习,教师课堂核对答案,基本不介绍相关翻译理论及技巧,仅仅片面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是“数字原住民”,他们习惯于上网寻找练习答案,教师仅仅遵循传统讲解练习答案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对策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大数据具有四大特征:容量大、种类多、速度快、价值高。这些特点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带来了从观点到行为等多方面的变化。
1. 创新学习方式,全面利用各种翻译学习资源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被大量信息所包围,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海量关于中国文化英译信息。这些信息种类多样,包括网络日志、社交媒体、互联网搜索等,个人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还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快速传播。但是这些混杂的信息价值密度较低,需要使用者有更强的甄别能力、分析能力、选择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首要难题是词汇能力低,有限的大学英语教材上与中国文化翻译有关的词汇太少,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做好指导和督促工作,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词汇。大数据时代,翻译教学资源完全没有必要局限在课本之内,网络上的海量资源也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例如,通过“中国”关键词网站,可以学到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关键词的翻译方法。还有“中国日报双语新闻”“21世纪英文报”等手机公众号等,都有大量中国文化词的翻译。通过学习这些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幫助学生扩大中国文化特色词翻译的词汇量。
但是这些网络资源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体系,在没有明确任务的情况下,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先整合这些资源,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上,供学生查询,学习和完成测试。我国学习英语的APP大多数以英文或者英译汉的形式为主,很少关注汉译英的翻译,较少涉及中国文化词的翻译。因此,中国文化词的翻译应该纳入APP上,帮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来积累中国文化词的英译词汇量。
通过对学生网上学习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分析学生目前在词汇、句法、篇章翻译等方面的水平,总结他们的投入量和学习效果,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兴趣和困难,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例如,依据学生的网上搜索行为,向他们推荐更高级别有关中国文化的词汇,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
2. 依托信息技术,采用多种学习方式
大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在教室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减少,而在网上互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在微信朋友圈里面分享有关翻译的知识,并且通过微信、QQ等方式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为翻译学习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平台。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可在网上互动、互相学习,成为学习伙伴。现有的网络技术已经为每个学习者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可以通过在线聊天、在线教室分享学习体验,交流思想,翻译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种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学习体验和学习质量,使翻译教学变成一种自然的交际行为,学生的翻译能力、读者意识和交互意义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些网上交流产生的大数据也值得我们研究。通过分析学生上网学习英语的频率和时间,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
3. 更新观念,改变教师职能
大数据时代为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工具,不同的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有些甚至可能不为教师和学生所熟悉,这些都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大数据,认真学习新技术,逐步形成自己使用或培养学生使用的方案。
教师的职能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唯一掌握知识的人,或者说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与督促者。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查询技巧,在学生翻译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并督促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收集外语教育大数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承担开辟收集、挖掘、发现外语教育大数据的责任,应该阅读关于大数据的文献,了解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及可能性。英语教师还要注意与信息工作者的跨界合作,根据大数据反映出的学生实际翻译情况,向技术人员提出开发新系统、新应用或新功能的具体要求,虚心学习,共同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时代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与工具。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仅局限于课堂学习,在线学习越来越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新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将翻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组织能力,才能有效培养高素质的语言传播者,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 游洁.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中国文化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武陵学刊,2016,(4):133-136.
[2] 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5.
[3] 陈坚林.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研究教学——挑战与机遇[J].外语电化教学,2015,(1):3-8.
[4] 刘瑞清.大数据时代的外语教育科研[J].当代外语研究,2014,(7):1-6.
[5] 王海啸.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5):66-72.
(编辑: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