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损伤患者在低场磁共振的诊断评价
2018-05-09杨勇
杨勇
【摘 要】目的:总结分析低场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采用低场磁共振以及CT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低场磁共振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低场磁共振;诊断价值;应用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low field MRI in diagnosis of knee joint injury in summary. Methods: in my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September 2017, 120 cases of knee injury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ll patients with low field MRI and CT examination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Results: low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is higher than C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low field MRI in diagnosis of knee joint injury had a higher diagnostic accuracy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knee Joint injury; low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diagnostic value; application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01
膝关节损伤作为常见的损伤类型,在膝关节损伤后不仅会造成患者疼痛,同时还会造成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降低生活质量。早期明确诊断是及时进行膝关节损伤对症治疗以及提高预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现阶段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MRI以及CT。我院对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低场磁共振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2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6.9±4.0)岁;在膝关节损伤原因方面,64例在交通事故中受伤、31例为高处坠落伤、25例为重物砸伤。所有患者就诊时主诉膝关节肿胀、疼痛,膝关节活动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受限。所有患者就诊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对本研究中收集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检查中主要采用CT以及低场磁共振,具体的检查方法如下:CT检查:检查中采用的仪器为CE64排螺旋CT,根据患者情况略微抬高患肢,将患肢放在扫描架中心位置,保证检查台面和患者股胫骨长轴处于同一平面,设置各项参数,电压为120KV,层厚为1mm,层距为1mm,矩阵为512×512,按照CT常规操作对患肢实施横扫,多角度进行关节横断面扫查,扫查完成后对各项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低场核磁共振检查:检查中采用的是宁波鑫高益0.5T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系统,膝关节表面线圈,帮助患者在检查中采用仰卧位,完成横断面TIW1扫查、冠状面TIW1、STIR检查;矢状面T1WI、T2WI、STIR检查等。T1WI检查中两次激发时间间隔在500ms,回波测量时间90ms;STIR两次检查时间间隔在400ms,回波测量时间100ms;T2WI两次检查时间间隔在300ms,回波测量时间90ms。层厚4mm,层间距为1mm,FOV为10-15cm,检查完成后对各项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所有患者最终经关节镜检查或者是手术病理证实。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有:(1)不同检查方法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符合情况;(2)不同膝关节疾病采用低场磁共振检查的影像资料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观察指标中相关参数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率(%)表示,计量资料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或者t)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CT检查和低场磁共振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情况见表1,结合表中的统计数据,磁共振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8.3%,CT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0%,磁共振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诊断准确率,组间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例韧带损伤患者中11例为前交叉韧带损伤(55.0%),5例为后交叉韧带损伤(25.0%),4例为腓侧副韧带损伤(20.0%)。
2.2 膝关节损伤磁共振影像资料表现
影像资料是进行膝关节损伤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其中关节积液患者采用磁共振检查后,主要表现为长T1信号和长T2信号,STIR为高信号,形态各异,有片状、大片状以及不规则状;5例关节积液患者的磁共振资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层情况,从下到上对应的影像资料信号表现为:等T1信号、等T2信号、长T1信号、长T2信号、短T1信号、短T2信号。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在检查中,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影像资料中有多种形态的阴影,比如:裂缝状、球状、椭圆形、线条状等。骨质损伤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表现出的信号较为复杂,有T1WI低信号、T2WI高低变化的信号,出现软骨断续的表现为短T1信号。韧带损伤患者采用磁共振检查后,主要表现为典型的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以及STIR高信号。
3 讨论
膝关节作为人体重要的结构,本身结构较为复杂,包含了半月板、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肌肉以及肌腱等,不仅可以承受人体的重量,同时对于肢体活动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交通事故或者是日常体育活动中膝关节很容易出现损伤。膝关节损伤后在临床上可表现出膝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单纯根据临床症状无法做出诊断,不同膝关节损伤类型对应的治疗方法存在差异,因而膝关节损伤类型的诊断是进行疾病治疗以及预后分析的关键。
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可采用的技术方法较多,比如X线平片、CT检查、MRI检查、关节镜检查。其中X线对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特异性和敏感度较低,实际临床诊断价值有限;关节镜作为膝关节损伤诊断的金标准,能够实现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在操作过程中能够通过小切口对整个膝关节进行全面的检查,实现动态对患者膝关节损伤的观察,整个操作过程中虽然符合微创诊断技术的优点,比如创伤小、外观疤痕小、膝部外观受到影响小等,但是由于本身属于一种有创操作,部分患者不易接受,在采用关节镜诊断中存在抵触情况,因而通常不建议作为膝关节损伤的初次检查。这些都使得X线以及关节镜等检查方法在膝关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钱召礼学者对5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在诊断中分别采用了CT以及低场磁共振检查,结果表明磁共振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100.0%,而CT诊断的符合率达到82.0%,研究认为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方法。本文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分别采用了CT检查以及低场磁共振检查,研究结果表明,CT检查和低场磁共振均有较好的诊断准确率,其中低场磁共振诊断准确率达到98.3%,而CT诊断准确率达到90.0%,总体而言,低场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准确率高于CT,这一研究结果与钱召礼学者在文献中报道的内容基本保持一致,进一步显示了低场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在杨洁萍学者的文献报道中表明,尽管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比如在半月板前后角区分中CT无法有效做出鉴别,此外,对于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出现的滑膜、膝关节肌腱以及软骨结构无法清晰显示,对于此类损伤在实际诊断中应用CT将无法进行鉴别和诊断[2]。
低场磁共振对膝关节诊断效果较好与其自身的优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低场磁共振在膝关节诊断中,能够从不同方位对损伤区域进行诊断,检查中的视野更加广泛,与此同时,低场磁共振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能够对常规CT检查无法确定出的病变做出明确诊断。
根据郭锡城等学者的文献报道,CT无法对软骨损伤、关节周围韧带损伤、藏匿骨挫伤等做出诊断,但是低场磁共振能够明确的做出诊断。诊断过程中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序列扫描,尤其是STIR序列在检查中对磁场的均匀性具有较低的依赖性,通过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核磁共振诊断中加入STIR序列,进一步降低漏诊率,保证检查诊断的准确性。通过诊断能够获得更多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患者的病情评估、合并症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等都可以提供重要的依据[3]。
综上所述,低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相对于常规的CT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更高,因而在膝關节诊断中可将低场核磁共振检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钱召礼.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核磁共振的诊断评价[J].智慧健康,2017,3(11):117-118.
杨洁萍.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评价[J].中外医疗,2014,33(26):191-192.
郭锡城,高峰,王莉,等.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核磁共振的诊断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