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

2018-05-03王旭瑞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

王旭瑞

【摘要】 目的 探究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2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特布他林片(商品名:博利康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

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FEV1、FEV1%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口干, 1例头晕,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出现

2例头晕, 3例恶心, 3例口干,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5, P<0.05)。结论 使用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其药物疗效显著, 安全性较高, 且耐受性良好, 能有效防止病情加重。

【关键词】 噻托溴铵;硫酸特布他林片;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6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是因呼吸道气流受限的肺疾病[1], 该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等慢性疾病, 且具有较高致残率与致死率, 逐步备受广大临床药师关注[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引发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到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噻托溴铵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48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有24例。本次所有患者均符合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 且筛选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3]。实验组患者中男16例, 女8例;年龄54~76岁, 平均年龄(66.89±5.1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 女9例;年龄54~77岁, 平均年龄(66.91±5.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 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博利康尼片进行治疗,

2.5 mg/次, 2次/d, 温水送服。实验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进行吸入治疗, 18 μg/次, 1次/d。叮嘱患者定期回院复诊。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FEV1、FEV1%。生活质量评分标准采用调查问卷形式, 总分100分, 分值越小则表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越小[4]。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口干)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FEV1、FEV1%比较 治疗前, 实验组6 min步行距离为(275.44±

34.06)m、生活质量为(3.91±0.35)分、FEV1为(1.08±0.20)L、

FEV1%为(54.99±6.12)%,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74.89±

35.68)m、(3.85±0.39)分、(1.00±0.21)L、(54.28±6.28)%;治疗后, 实验组6 min步行距离为(361.07±41.55)m、生活质量为(2.45±0.44)分、FEV1为(1.26±0.17)L、FEV1%为(65.18±

7.44)%,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00.66±49.80)m、(3.24±1.00)分、

(1.00±0.21)L、(59.50±6.28)%;治疗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

距离、生活质量、FEV1、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FEV1、FEV1%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口干,

1例头晕,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头晕, 3例恶心, 3例口干,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義(χ2=4.355, 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是因呼吸道气流受限的肺疾病[5], 具有起病急、易反复发作特点。一旦未能及时予以药物治疗, 则极有可能使患者FEV1%下降, 甚至持续恶化, 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药师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6]。博利康尼片属于一种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 在临床中可适用于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7]。本品在30 min后可发挥药物作用, 3 h左右药物作用达峰值, 但只能持续5~7 h, 血浆蛋白结合率25%[8]。而噻托溴铵作为临床中常用抗胆碱能药物, 作用持续时间可高达24 h以上。该药品与M3受体解离相比, 与M2受体更快[9]。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对扩张支气管能发挥有效作用, 并且可改善患者通气功能[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实验组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FEV1、FEV1%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噻托溴铵能改善患者FEV1、FEV1%、

6 min步行距离, 并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口干, 1例头晕,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头晕, 3例恶心, 3例口干,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5, P<0.05)。

综上所述, 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噻托溴铵药物进行治疗, 其药物疗效显著, 安全性较高, 且耐受性良好, 能有效防止病情加重。

参考文献

[1] 齐亚丽, 顾玉海, 李龙昱.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评估.中国药业, 2016, 25(10):26-28.

[2] 陈斯宁, 谭玉萍, 李瑞祥, 等.利金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的远期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6, 23(6):577-580.

[3] 赵振波.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4):180-181.

[4] 邓建英.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北方药学, 2016, 13(3):108.

[5] 席瑞, 朱明丹, 曲妮妮.都气丸加味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12(3):365-368.

[6] 饶理强, 蔡博, 肖坚怀, 等. 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10):1713- 1714.

[7] 呂贵林.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河南中医, 2014(b6): 76-77.

[8] 周铭, 李玉磊, 王以炳, 等.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内科杂志, 2015(4):266-267.

[9] 向建华. 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导报, 2013(3):45-47.

[10] 郝继晖, 邴兰香, 王颖. 噻托溴铵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FEV1%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5):26-28.

[收稿日期:2017-12-18]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
呼吸训练联合噻托溴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疗效探究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探究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慢阻肺效果探讨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 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噻托溴铵治疗尘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