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2017-02-06李永兰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

李永兰

[摘要]目的分析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沙丁胺醇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天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评分(MMRC)及炎症因子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l、FEvl/FvC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的升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6MwD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MMRC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要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8、hs-CRP、TNF-a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各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c0PD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老年人群因呼吸系统功能下降、咳痰能力差及吸烟史等因素的影响,为该病的高危人群。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有4000多万慢阻肺患者,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发病率高达8.3%,其具有病程长、病死率高、预后差等显著特点,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因素。目前,药物治疗仍是COPD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式,且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对COPD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类新型药物的研发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又名舒利迭,是由长效B 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和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制成的复合制剂,在两种药物联合的作用下可有效发挥协同作用而提高临床效果。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患者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COPD的诊断标准。肺功能分级为GOLD 3级和4级患者,其中,男55例,女31例;年龄60~78岁,平均(68.3±5.5)岁;病程3~12年,平均(6.5±2.3)年。病例排除标准:(1)COPD急性加重期者;(2)合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及近2周内有呼吸道感染者;(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4)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慢性疾病者。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61~78岁,平均(69.5±4.8)岁,病程3~12年,平均(7.0±1.9)年;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60~78岁,平均(68.9±4.2)岁,病程3~12年,平均(6.4±2.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以及体征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征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及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均行COPD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止咳、平喘、祛痰、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营养支持等。

观察组4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1)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即予以患者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Glaxo Operations UK Limited)50/500ug干粉剂吸人,2次/d,7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2)噻托溴铵,即予以患者噻托溴铵(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60454)干粉剂吸入,18ug/次,1次/d,7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4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沙丁胺醇聯合噻托溴铵治疗。(1)沙丁胺醇,即予以患者沙丁胺醇混悬液(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H37022817)雾化吸人,1mg/次,2次/d,7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2)噻托溴铵,治疗方案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1.3.1肺功能 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分别检测并统计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l)及FFVI%(FEVl/FVC)。

1.3.2运动能力和呼吸困难程度 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测量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用以评价患者的运动能力,测量分2次进行,取均值,2次试验间隔15mint61;同时,采用呼吸困难评分量表(MMRC)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呼吸困难越重。

1.3.3炎症因子 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mL,置于EDTA抗凝的真空采血管中,离心分离血清后,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进行检测,包括白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环死因子-a(TNF-a)(白介素-8及肿瘤环死因子-aELISA试剂盒为北京嘉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口分装,hs-CRP试剂盒为BioVendor公司产品,酶标仪为Bio-Rad公司的Model 680型酶标仪)。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l、FEVl/FVC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l、FEVl/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l、FEVl/FVC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f=3.26,3.14,1.98,P<0.05);對照组患者FVC、FEVl、FEVl/FVC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t=2.22,2.21,2.13,P<0.05),但在组间比较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的升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t=3.45,2.22,2.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运动能力和呼吸困难程度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MWD及MMR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6MWD较治疗前均增加(t=64.36,20.45,P<0.05),MMRC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t=7.09,4.11,P<0.05),但在组间比较上,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要大于对照组(t=29.12.3.35,P<0.05)。

2.3炎症因子

从表3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8、hs-CRP、TNF-a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8、hs-CRP、TNF-a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f=7.16,10.11,15.26,P<0.05),对照组患者的IL-8、hs-CRP、TNF-a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t=4.33,8.65,9.11,P<0.05)但在组间比较上,观察组各指标的下降幅度均要大于对照组(t=4.33,8.65。9.11,P<0.05)。

3.讨论

COPD作为阻塞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气流受限不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解除患者气道阻力,减轻呼吸肌疲劳,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改善呼吸困难相关症状,以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机体炎性反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COPD行单纯的药物治疗虽对减轻患者呼吸道阻塞和呼吸肌疲劳的作用有限,但许多药物也可不同程度的缓解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延缓COPD的病情进展。因此,药物治疗仍在COPD的临床治疗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呼吸兴奋剂等,且以联合用药为主,以期在药物共同作用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但如何选择应用价值更高的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一直是呼吸内科医学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沙丁胺醇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结果:(1)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l、FEVl/FVC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噻托溴铵为新型选择性抗胆碱能类药物,能够通过强大的抗胆碱能作用而促进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减少黏蛋白分泌,减少气道阻力,改善患者肺动态过度充气及呼吸困难症状。沙丁胺醇为选择性B2受体激动剂,能够通过抑制组胺等的释放而缓解支气管痉挛。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则为长效B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和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制成的复合制剂,除具有长效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为外,其糖皮质激素药物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可作用于机体炎性反应的多个靶点,以降低呼吸道的高反应性,加强心力,改善心功能。因此,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所具有的双重协同作用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的沙丁胺醇。(2)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COPD患者运动能力和呼吸困难的改善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6MWD、MMRC评分的改善幅度均要大于对照组,即观察组患者运动能力和呼吸困难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主要是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的作用下,通过对患者肺功能的提高,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呼吸困难症状的改善效果。(3)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COPD患者炎性反应的改善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8、hs-CRP、TNF-a炎性指标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对照组。其中,IL-8、hs-CRP、TNF-a是介导COPD慢性炎症中的关键因子,其水平越高,炎症反应也越强,预后也差。其下降幅度越大,提示机体炎性反应越轻,肺功能下降也越慢。这主要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药物中丙酸氟替卡松的抗炎作用有关,能够有效降低气道表面多种炎症细胞的活性,抑制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向小气道浸润或脱颗粒反应,进而抑制炎性因子的生成,改善气道炎症。

综上,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疗效探究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