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款偏离度监管真的改善银行冲时点现象了吗?
——基于全国133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8-04-25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时点存款可靠性

金 延

(重庆银监局,重庆400020)

一、引 言

目前,存贷款利差为我国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各种资产业务的扩张必须以存款为基础,由于存在规模情结以及上市银行粉饰报表的需要,部分银行设置了存款的时点考核指标,这些考核指标往往与银行从业人员的工资、奖励、职务等挂钩,为了完成这些指标,基层网点不得不“冲时点”。尽管也有对存款管理的监管规定,但重点关注的是操作风险层面的保护客户资金安全、防范欺诈、盗窃和挪用客户存款等问题①,对于“冲时点”现象也集中于遵守存贷比②、督促银行增强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做好流行性管理等方面。事实上,“冲时点”容易滋生一系列的金融乱象。比如,人为的存款“冲时点”会增加企业负担。在存款“冲时点”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贷转存、存贷挂钩、以贷开票吸存等违规现象,这些行为会拉长企业资金链条,增加企业负担,不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此外,存款“冲时点”会造成经济金融数据失真。银行存款是货币总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货币总量及其结构的变动情况又是极其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而银行对存款“冲时点”往往不是经济金融真实情况的反映,会导致资金空转和数据失真,进而影响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2014年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偏离度指标。同年9月12日,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至此,对银行存款“冲时点”的监管从定性监管过渡到了定量监管的阶段,有效弥补了在银行存款监管方面的短板。《通知》明确要求银行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且不得通过八种违规方式③吸收存款。同时,《通知》要求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对超过3%的银行将暂停准入3个月以上,若1年之内存款偏离度两次超过3%,监管机构将适当降低其年度监管评级。

《通知》出台后,银行粗放式的存款增长模式有所改变(见图1)。以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在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出台前的2014年6月,城商行平均存款偏离度竟高达4.23%,而从2014年9月到2015年年末,城商行平均存款偏离度从未超过3%的监管控制要求,其中2015年6月城商行的平均存款偏离度仅为1.26%。这是否说明存款偏离度监管真的改善了银行对存款“冲时点”的热衷了呢?

图1 2014—2015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各月存款偏离度对比

二、文献综述

囿于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出台的时间还不长,现有的针对存款偏离度的研究文献还较少。归结起来有如下类型:

一是认为存款偏离度监管对改善银行对存款冲时点是十分有效的。尹金丹、边疆雪(2014)认为存款偏离度作用较为明显,《通知》出台后,天津大多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以日均余额或日均余额增量为存款考核的主要因素,且基本不存在存款“冲时点”的驱动因素。

二是认为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科学性有待提升,现在还不合适对所有的银行进行存款偏离度监管。林治乾(2016)认为应适时弱化存款偏离度管理,商业银行“冲时点”的动因已经消失,存款偏离度指标存在着不足,忽视了存款增长的季节性波动规律和商业银行的规模差异。李健(2015)认为存款偏离度的考核使得基层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结构和增长方式明显受到挑战,在存贷比监管指标以及银行业绩考核指标未调整的情况下,存款偏离度加大了银行揽存压力,且难以解决存款波动的根本问题。

三是认为存款偏离度监管既有促使银行改善经营的作用,又有不利于银行扩大信贷的负面作用。花弘毅(2016)对江西省辖内16家主要商业银行机构以及部分农商行、农合行开展了调查,认为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使得银行存款结构趋于优化,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业务更受青睐,企业信贷资金效率提高,但也存在部分机构面临信贷增长“天花板”和企业融资成本难以有效下降等问题。徐跃红、刘庆(2015)假设了两种情景模式进行具体分析:一种情景模式为:《通知》使得高息揽储等变相提高负债成本的行为得到规范,商业银行平均负债成本降低;另一种模式为《通知》出台后,银行通过拉长负债期限,尽量在更长期限内锁住存款,从而抬高平均负债成本。

四是有些文献对存款偏离度监管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李林夏、路青(2015)认为存款偏离度的出台虽不会对银行理财市场的规模或收益率造成大范围的冲击,但会对其发行时的期限结构和收益类型的结构造成一定影响,存款偏离度使得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逐渐拉长,且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为本文的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大多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且仅对辖内中小银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未对全国中小银行的整体数据进行分析。法人城商行扎根于地方,更能反映当地的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况且城商行的发展定位为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抑制其冲时点,进而抑制其拉长企业资金链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而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本文以监管政策落实情况评价的视角,选取了全国133家城市商业银行从2014年第3季度至2017年第1季度共计11个季度的存款偏离度数据,并将监管政策进行量化处理,以探明在存款偏离度监管下银行是否能够持续改善存款“冲时点”现象。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设

为了便于量化处理,本文特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都自觉遵守监管当局对存款偏离度的监管。

假设2:每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偏离度都是其存款增长行为的结果。

假设3:在考察期内违背存款偏离度监管次数越多,越说明该家城市商业银行越存在对存款冲时点的行为。

假设4:具有对存款冲时点习惯的城市商业银行一定会保持这样的习惯。

(二)研究原理

本文利用可靠性分析原理进行研究分析。可靠性是指测量的一致性,反映了测验工具所得到的一致性或者稳定性。可靠性分析理论的基本公式为:

其中,Xi是第i次测量得分,ei是误差项,τi是关于Xi的真实分数。假定真实分数和误差项之间不相关,误差项的均值等于 0,即 COV(τi,ei)=0,E(ei)=0。按照经典的测量理论,各个测量的误差项是不相关的,测量得分之间的相关是它们真实得分之间的相关造成的。可靠性定义为:

可靠性是真实分数的方差和实际测量得分的方差之比,它等于实际得分和真实分数的平方相关系数。

一般而言,两次或两个测验的结果越接近,则误差越小,所得的可靠性越高。可靠性指测验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而非测验或量表本身;可靠性值强调的是某一特定类型下的一致性,可靠性系数会因不同时间、不同受试者或不同评分者而出现不同的结果。

可靠性指标是对可靠性的一种定量化的描述方式,可靠性指标的量化值称为可靠性系数。可靠性系数越大,表明测量的可靠性越大。不同研究者对可靠性系数的界限值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说,0.60~0.65 认为不可信;0.65~0.75认为是最小可接受值;0.70~0.80 认为相当好;0.80~0.90 就是非常好④。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方法有重测可靠性法、折半可靠性法和可靠性系数法三种。本文采用目前最常用的可靠性系数法。其公式为:

其中,k为量表中评估项目的总数,VAR(i)为第i个项目得分的表内方差,VAR为全部项目总得分的方差。从上述α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Combach’s Alpha可靠性系数是量表中各项目得分间的一致性,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计算出全国133家城市商业银行2014年第3季度至2017年第1季度共计11个季度的存款偏离度⑤,剔除由于银行合并、更名等因素而缺失数据的3家银行,余下在样本区间具有完整数据的130家银行的存款偏离度数据。假定F(X)为观测到的最终的值,而X为这130家银行在样本区间对应时间的存款偏离度。鉴于监管机构把存款偏离度大于3%视为不符合存款偏离度要求,存在冲时点现象。故本文按照下述关系对F(X)与X进行转化:

通过上述F(X)与X间的转化关系,将这130家城市商业银行观测到的存款偏离度数据转化成数值0或者数值1。转化后,所得结果为1表示对应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观测期内达到了监管当局存款偏离度监管要求;转化后,所得结果为0表示城市商业银行在观测期内未达到监管当局存款偏离度监管要求。经过数据处理后,可得图2和表1。

图2 样本区间内存款偏离度达标银行数变化趋势

表1 样本区间内存款偏离度达标银行数

可见,实施存款偏离度监管以来,达标银行数虽有波动,但基本上都呈下降的趋势。换言之,就是在存款偏离度监管下,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银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加。也就是说,达标的银行越来越少,不达标的银行越来越多。

本文认为除了个别城商行的确存在“冲时点”现象外,达标银行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监管机构和银行之间的博弈导致存款偏离度指标实际执行效果欠佳。在存款偏离度指标刚刚出台时,监管机构较为严格地执行了暂停准入等处罚措施,银行都能老老实实执行存款偏离度指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银行寻求减轻监管负担动机的持续作用下,通过游说等方式出现的监管部门“例外执行”进而导致“破窗效应”,银行存款偏离度超标家数增加,如笔者发现2016年以前,西南某省城商行存款偏离度不达标家数一直保持为2家以内,而2016年第1季度到第3季度,该省所有城商行的存款偏离度指标均不达标,家数增至3家,其中某家城商行在2016年年末的存款偏离度增至37.25%。

表2 西南某省城商行存款偏离度情况

二是由于城商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普遍较弱,且日均存款规模普遍偏小,存款偏离度指标更易受到单笔大额存款的干扰。以南方某城商行为例,按照该银行2017年2月末日均存款62.42亿元测算,只要在2月末额外有18亿元左右的大额存款存入,该行的存款偏离度就会超标。

三是存款季节性地正常增长。如某些城商行的客户和网点大多集中于农村地区,在春节前后有大量的农民工存款汇入,使得存款偏离度超标。

(二)数据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这130家城市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的规律,本文按照可靠性分析方法,将转化成的0~1数据导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1.个案摘要表

表3显示的是可靠性分析中参与分析的个案数量和缺失值数量,表明本次参与分析的样本共有130个,不含缺失值,与实际相符。

表3 案例处理汇总

2.评估项目的基本描述统计量

表4显示的是可靠性分析的每个监测时间基本描述统计量。表4中给出了每个监测时间的均值、标准差以及参与分析的个案数。可以看出,2014年第3季度到2017年第1季度的均值基本都在0.8以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下降趋势。这说明自从监管当局推出了存款偏离度监管以来,在开始的时间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均能老老实实地执行相关要求,尽量满足存款偏离度监管的要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满足存款偏离度监管要求的银行数量在减少。这个结果与图2、表1反映的信息具有一致性。

表4 项统计量

表4给出了所有项目的均值、标准差和参与分析的个案数,可以看出,2016年第2季度之前,全国130家城商行执行存款偏离度的均值在0.8以上,说明80%以上的银行继续执行了存款偏离度监管要求,但随着时间推移,能执行存款偏离度的银行占比在减少。

3.评估项目的相关系数矩阵

表5 项间相关性矩阵

2016年第 3 季度 0.031 0.167 0.054 0.156 0.141 0.240 0.098 0.368 1.000 0.395 0.290 2016年第 4 季度 -0.038 0.251 0.068 0.136 0.230 0.426 0.069 0.260 0.395 1.000 0.424 2017年第 1季度 -0.042 0.185 -0.026 0.075 0.156 0.312 0.061 0.247 0.290 0.424 1.000

表5是评估项目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个季度之间监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很小,而且绝大多数时候都呈负相关。因此,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究竟能否达到存款偏离度的要求有一定的随机性,与时间没有太大关系,而是银行本身的发展需要以及内在的合规意识决定的。也许银行之前对是否严格执行存款偏离度处于观望状态,但由于“破窗效应”的存在,当看到有银行存款偏离度超标而未受到监管部门相应处罚时,自身也开始试探性的超标,但也可能是外部经济正常波动等因素影响导致存款大量增长,从而存款偏离度超标。

4.可靠性分析的Cronbach’s Alpha系数

表6 可靠性统计量

Cronbach’s Alpha系数是度量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方法。表6给出了Cronbach’s Alpha系数和标准化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从表6看,可靠性系数为0.636,说明样本区间这130家城市商业银行面对的外部环境变化使存款偏离度的可靠性变化很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存款偏离度的监管不得不考虑影响存款增长的诸多外部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如考虑外部经济是处于于上升期、回落期还是调整期)、银行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如某银行处于成立初期还是稳定发展期,一般成立2~5年银行的存款余额会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存款偏离度超标的概率较大)、季节性存款的自然增长(如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潮带来的存款自然增长)等。

五、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将全国133家城市商业银行2014年第3季度至2017年第1季度共计11个季度的存款偏离度监测数据按照现行的监管标准以时间为项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存款偏离度监管对银行“冲时点”现象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这种改善作用的发挥随时间的推移有所削弱。这主要表现在从2014年第3季度监管机构推出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以来,总体上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偏离度都比该指标出台以前要好一些,说明各家银行对监管机构的监管制度还是很遵守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监管机构和银行之间的博弈更加复杂,导致存款偏离度指标实际执行效果欠佳。就银行而言,出于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需要做大存款规模,不断寻求减轻监管负担,而监管机构也需要正确处理审慎监管和支持银行发展的关系,客观上讲可能在存款偏离度执行过程中由一次例外变成多次例外,引发“破窗效应”,使能够达到相关监管标准的银行数量逐渐减少。

二是“冲时点”不是导致城市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超标的唯一因素,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也有重要影响。一方面,中小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能力管理较弱,对资金的运用和筹资能力缺乏提前预测分析,月末几笔大额资金流入就会造成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偏离度超标,甚至出现为严格符合监管标准,个别银行月末、季末“驱赶存款”的情况。另一方面,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也会造成存款偏离度超标。月末、季末和年末通常为资金回流、贷款回笼时点,企业和个人存款会有一定程度的自然增长,如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潮也会导致一些中小银行存款偏离度超标。此外,上述分析对130家城市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的可靠性进行考察,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36,属于不可信的水平。说明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对130家城市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的影响力较大,不能简单地描述城商行存款偏离度具有某种显著的趋势,并不是一到月末、季末或年末,存款偏离度就呈现波峰式增长的趋势。

(二)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建立规则清晰、执行严厉的弹性监管机制。建议参照差别准备金率⑥的相关计算方法,综合考虑经济周期、银行自身规模等因素,设定一定的调整参数。在宏观经济增长期,M0较为充裕时,建议适当对存款偏离度3%进行提高,而在外部宏观经济发展增速放缓时期,运用逆周期监管理念,适当对存款偏离度3%进行调低。此外,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农村商业银行及村镇银行的存款偏离度管理难度大于大型商业银行,所以建议监管部门采取类似于差别准备金率控制的办法,充分考虑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状况(如资产规模、流动性状况、杠杆、内控水平等因素)和经济周期因素,对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设置不同的弹性标准等。

二是建立立体化、多维度的存款定量监管。不断丰富监管手段,完善存款监测指标体系,提供多维度的监测分析。存款偏离度设立的初衷不是搞“一刀切”,只要超标了就要采取监管措施,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重点关注银行有无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及重点关注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否存在以贷转存、高息揽储等损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且现在的存款偏离度指标较为单一,因此建议完善存款监测指标体系,多维度地监测银行存款“冲时点”行为。如浙江温州银监分局在2011年自主创建了存款冲时点监测体系,主要包括月度存款偏离度,异常波动率I和异常波动率II三个核心监测指标。其中,异常波动率I为次月前3天存款比月初减量与当月最后3天存款增量的比值;异常波动率II的计算公式为当月月末最后3天的增量和次月前3天比月初减量的低值与当月月末存款余额的比值。该分局通过对辖区内银行30个月的存款时点数据进行匡算,确定存款偏离度3%以内、异常波动率I为40%以内、异常波动率II为1.5%以内的波动为正常存款市场行为,通过运用多个指标来多维度衡量一家银行是否存款“冲时点”行为。

三是深入开展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将指标监管与行为监管结合起来,加大处罚利用非法手段违规吸收存款的行为。监管机构必须坚持科学的监管理念,加大对存款业务的现场检查力度,充分运用EAST等新型监管手段开展深入核查,摸清资金的来龙去脉和相关利息费用的收支列账,准确把握存款“冲时点”的渠道和方式方法,对发现问题的银行加大处罚力度,不仅采用经济处罚,还要视情节轻重采用警告、取消相关高管人员高管资格等行政处罚措施。

四是督促银行主动提高合规意识。事物的发展由内因决定,要从根本上解决存款“冲时点”现象,必须从银行内部找原因,要督促银行改变过去依靠做大规模、坐吃利差的惯性思维。一方面督促银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如每年收集辖内银行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查阅银行是否设立了存款时点指标,是否将存款偏离度指标纳入本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方式杜绝设立存款时点余额指标;另一方面,督促银行开办相关培训和考试,营造合规经营的氛围,鼓励银行通过创新存款产品,提高柜面服务水平、依法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等方式来实现存款增长。

注释:

①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存款风险滚动式检查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以及《关于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高息揽存的紧急通知》等规定。

② 201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弱化为流动性监测指标,宣告“存贷比”作为银行信贷投放额度监管工具的20年历史正式终结。

③ 八种违规手段为:高息揽储吸存、非法返利吸存、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延迟支付吸存、以贷转存、以贷开票吸存、通过理财产品倒存和通过同业业务倒存。

④ 赖国毅,陈超.SPASS17.0中文版常用功能与应用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341.

⑤ 数据来源:银监会二部数据集市。由于《通知》中对季末最后一个月的存款偏离度指标计算较为复杂,因此每季末的存款偏离度均采用:月末存款偏离度=(月末最后一日各项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100%,这个公式来计算。

⑥ 某一银行需要交纳的差别准备金率=该行的稳健性调整参数×(按宏观稳健审慎要求测算的资本充足率-该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其中,稳健性调整参数需要考虑该行的流动性状况、杠杆、拨备、审计结论、信用评级、内控水平、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因素。按宏观稳健审慎要求测算的资本充足率=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逆周期资本缓冲。

参考文献:

[1]Boot, A.W.A., A.V.Thakor.Can Relationship Banking Survive Competition?[J].Journal of Finance, 2000, 55(2), 679-713.

[2]Boyd, J H., Levine, Ross, Smith, Bruce D..Th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1.

[3]Caprio, G.Jr., Martinez.Avoiding Disaster: Polici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Banking Crises[R].World Bank Mimeo and Egyptian Center for Economic Studies Working Paper, 2000,No.47.

[4]Cetorelli, N., M.Gambera.Banking Market Structure, 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Growth:International Evidence from Industry Data[J].Journal of Finance, Forthcoming, 2000.

[5]Santos, J.A.C..Bank Capital Regulation in Contemporary Banking Theory: A Literature[J].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 2001, 10(2), 41-84.

[6]王国红,王擎.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研究[J]. 金融评论,2016(2):86-99.

[7]郭田勇.当前银行高息揽存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战略与风险管理,2011(6):168-170.

[8]尹金丹,边疆雪.存款偏离度管理带来了什么[J].中国农村金融,2014(20):44-45.

[9]林治乾.应适时弱化存款偏离度管理[J].银行家.2016(3):58-59.

[10]李健.从存款偏离度考核看基层行负债业务转型[J].现代金融.2014(10):9-10.

[11]花弘毅.存款偏离度管理政策效果及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影响分析——以江西为例[J].武汉金融,2015(10):65-66.

[12]徐跃红,刘庆.存款偏离度新规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J].中国货币市场,2014(12):56-58.

[13]徐洪水.存贷款季末“冲时点”:成因、途径与对策[J].中国货币市场,2012 (12):31-35.

[14]李林夏,路青.存款偏离度对理财市场的影响分析[J].大众理财.2015(7):60-64.

[15]张有荣,钟洁慈.创新监管手段维护金融秩序——浙江温州银监分局创建控银行存时点监测体系[J].银行监管研究.2011(7):74-76.

[16]陶白云.存款偏离度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分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5(5):5-7.

猜你喜欢

时点存款可靠性
O2O模式下我国网约车企业收入确认的探析
追回挪走的存款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论“前后”的时间义
建造中船舶特定化属性分析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方法再探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