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承接产业转移状况及效应分析
2018-04-25黄敏
黄 敏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201209)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内主要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广西9个省级行政区,全部处于我国西部地区。
20世纪90年代初,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低盈利、高物耗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在政府层面,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东部地区要积极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梯度转移”,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国家政策层面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行鼓励与引导。在国家产业转移政策实施20年之际,总结评价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承接产业转移的状况,探索其成因,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产业升级与优化,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现。
一、文献回顾
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转移,包括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仅包括整个产业生产的转移,也涵盖同一产业内部各生产阶段的转移。[1]国内外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已经有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产业转移的原因
1.延续比较优势
小岛清(Kiyoshi Kojima)的“边际产业转移论”指出,投资国应选本国已丧失或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对外转移,且应选择在该产业上技术差距最小的国家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国。因为随着转出国产业的集聚,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回报率下降,比较优势逐渐丧失;而产业承接国要素价格低,投资回报率高。转出国逐渐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向承接国转移,以重新获得竞争优势。
2.追求规模经济
惠勒和莫迪(Wheeler和Mody)通过考察美国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行为,发现集聚经济和市场规模是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考虑因素。迪肯(P.Dicken)通过考察汽车行业达到最大效益所需最佳规模,发现规模经济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当产业转出国的市场趋于饱和,而承接国却有广阔的市场时,进行产业转移可以扩大生产,降低单位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3.产品周期
根据弗农(Raymond 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工业产品会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发展阶段,出于节约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考虑,当一种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时,往往会将其生产从发达国家转移到较发达国家;而当其处于标准化生产阶段时,则会进一步转移到欠发达国家进行生产。这一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中衍变产生了梯度转移理论。
4.政策主导
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转移产生的主要动力是这些国家旨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而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这些战略推行国内工业化以替代工业品的大量进口,从而使其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承接国。相关的研究还证实,受援地区提供的优惠条件、工资补贴、产业布局政策等都对产业转移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产业转移的顺序
赤松要(KanameAkamatsu,1932)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阵模式”解释了产业转移的顺序。“雁阵模式”理论将经济发达地区喻为头雁,经济较发达地区喻为中雁,经济欠发达地区喻为尾雁,头雁地区引领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把处于成熟阶段的产业通过技术转移、直接投资等方式,依次转移到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小岛清指出,产业转移遵循产业演进的顺序进行,首先是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继而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蔡昉(2009)对传统“雁阵模式”进行了延伸,对我国地区制造业格局变化进行实证检验,提出产业转移不仅可以发生在国际间,也同样可以在一国的不同地区间展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存在较大资源禀赋差异和经济发展差距,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与转移可以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相匹配,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发挥其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2]
(三)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邓宁(J.H.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指出,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会沿着承接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顺序依次进行。转移的产业会先转入经济发展水平与转出地差异较小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和产业承接能力相对较好;待这些承接地的各种成本不断上升、比较优势持续丧失之后,产业则又会向经济发展水平更低的地区转移,从而形成产业转移的梯度顺序。
(四)对我国产业转移的评判
刘嗣明等(2007),刘友金和吕征(2012)认为中国并未出现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梯度转移现象,后者将其归因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梯度陷阱和产业升级阻滞。[3][4]冯根福等(2010)利用 1993 至 2006 年的数据,分析认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只发生了相对产业转移,且许多产业从东部地区直接越过中部地区转移到了西部地区。[1]高煜和张雪凯(2016)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显著推动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并提高产业集聚水平。[5]
国内学者对我国产业转移的研究,所用数据大多都在2005年和2006年之前,他们的研究普遍认为我国东中西部间未发生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即使发生了转移也只是相对产业转移,转移规模及影响有限。近10年来,我国的经济形势格局已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9个省级行政区,一直受惠于西部大开发和产业支援政策,承接产业转移状况是否已有改观,是否呈现了新的趋势特征,这些都值得我们跟踪研究。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特征
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梯度转移,拉开了政府层面推进产业转移的帷幕。2000年开始的我国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推进着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国务院2010年发布的《意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等作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
为更全面考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对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状况,本文选用1997、2005和2014年三个时间截面,分别从行业占比变化、处于工业化不同时期的三类产业占比变化及产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选用这三个时间截面是因为:1997年是政府刚提出产业梯度转移的当年,代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尚未承接产业转移时的状况;2005年是1997-2014年这一时间段的中点,且西部大开发启动也已有时日;2014年是目前所能获得资料的最新年份,并且《意见》也早在此前数年发布,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也应有所显现。数据来源于1998、2006年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及2015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自2013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更名为《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后,不再提供各地分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数据,为保持数据的前后可比性,本文选用各地分行业的销售产值进行各指标的计算①。
(一)分析指标
行业占比变化可衡量具体地区产业转入与转出的状况和相对规模,因为产业转移会导致该产业的产品供应从一个地区转向另一地区,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产业产值占比发生变化。我国的产业梯度转移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因此这里着重通过比较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占比变化,来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承接产业转移的状况。
本文采用冯根福(2010)[1],高煜和张雪凯(2016)[5]的方法,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各工业产业产值在该产业全国产值中的占比,得出产业转移的方向和相对规模。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tij为地区的j产业在t时期的销售产值占该产业全国销售产值的比重;vtij为i地区的j产业在t时期的销售产值;Vtj为全国j产业在t时期的销售产值。通过不同时期的比较,可得出产业转移方向,并可据此得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特征事实。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特征
表1呈现了根据式(1)计算得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与我国东部、中部地区分行业销售产值占比结果。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所包括的9个省级行政区域整体在行业层面上的产业转移特征。
表1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及东部、中部地区分行业销售产值占全国比重 单位:%
数据来源:1998、2006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15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各年度数值根据式(1)计算得出。注:2006年前后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未统计少数行业,为便于比较不同时期,数据缺失行业未统计在本表中,这些行业在工业产值中占比很小,不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
1.产业占比整体呈前降后升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地区的产业占比在1997-2014年整体呈现非常鲜明的前降后升趋势,1997-2005年总体占比下降,2005-2014年占比上升。与此相对应,东部地区则总体呈现前升后降趋势。在表1中列出的27个行业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有16个行业的产值占比前降后升,而东部地区则有19个行业前升后降,两个地区前降后升与前升后降相对应的行业高达13个。此外,还有3个行业两个地区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这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产业变化与东部地区高度负相关,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承接的产业转移主要来自东部地区。
在第一个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产业占比没有整体出现上升,反而表现为下降趋势,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解释:一是虽然1997年国家就提出向中西部产业梯度转移,但作为政策的起始时期,产业转移力度非常有限,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地区的经济发展被东部地区远远甩在后面,所以各主要行业在全国产值中的占比下降;二是虽然2000年我国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策略,但从政策提出到落实及至效果呈现,尚需假以时日,因此至2005年还没能在产业占比上有所体现。在2005-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产业占比呈现全面上升趋势,这既是东部地区加大产业转移力度的结果,也是前一时期产业转移效果呈现的结果。
2.承接产业集中在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和政府强力推进的产业
表1中1997-2014年产业占比的总变化幅度为正值的意味着承接外地产业转入,负值意味着当地产业转出。我们可以看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承接的转入产业,或为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的产业,如石油及炼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非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食品制造业,或为政府强力推进转移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鞋帽业和交通运输设备。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是我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重要蕴藏地,同时又是丝绸之路能源运输大动脉,将东部地区高资金、技术投入的石油及炼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非金属矿采选业转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有助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降低原料物流成本,实现基于比较优势的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也盛产特色农作物和水果,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的转入,提升了当地农果加工在价值链中的位置。
纺织服装鞋帽业产值占比上升幅度最大,这是由于政府一直将这一行业作为向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重中之重,意在解决困扰西部的就业难题。交通运输设备业占比的提升:一是西部大开发将改善西部交通状况作为重点;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首先着重于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因此交通运输设备业一直处于产业转入状态,在两个时期占比都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交通运输设备业在东部地区的占比也一直上升,这意味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这一产业是由中部地区转入的。
但进一步分析可知,传统上劳动力密集型的纺织业并没有转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相反,从总体上却呈现产业转出趋势。这是因为,纺织业虽然传统上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随着纺织技术的革新与进步,该行业对人力的投入已越来越少,而更多需要大量资本与机器的投入。但我们还应注意到,伴随政府解决当地就业的考虑,2005-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纺织业产值占比又开始提升,意味着纺织业仍被作为吸收当地就业的产业被承接。
3.环境污染行业占比下降
从表1中还可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也出现了从当地转出的产业,且转出的多为对环境造成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如造纸及纸制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及冶炼、烟草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等。这主要是当地在选择承接转入产业时,已注意到这些行业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由于这一区域的环境生态普遍比较脆弱,而且得益于国家产业转移政策的扶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有挑选的余地,因此对这些高污染行业都持拒之门外的态度。进一步观察还可以发现,东部地区的这些行业占比同样总体呈下降趋势,意味着中部地区反而在承接高污染产业,这可能是由于中部地区既无国家在产业转移政策上的倾斜,又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底气,不得不牺牲环境承接这些产业来实现经济增长,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部塌陷”的说法。
但还需注意的是,个别污染产业如造纸及纸品业虽然整体占比下降,但在2005-2014年却上升明显,这一方面是这一区域的云南、广西等省份有较为丰富的木材蕴藏量,可供造纸及纸品生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抉择中的妥协。
4.某些重点推进产业承接转移不力
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等是2010年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所列的中西部重点承接产业,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相关行业如农副食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仪器仪表等,占比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意味着这些产业没有实现对这一区域的转入。但好消息是,这些产业在后一时期即2005-2014年,大多数占比都出现了上升趋势,说明政策引导产业转移的作用开始显现。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所承接的主要转入产业为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也符合产业转移的顺序演进,即首先是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这也是市场抉择的自然结果,在本地相关配套基础及关联行业尚未形成之前,过早转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难以扎根生存。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
钱纳里等(1995)[6]将制造业按所处工业化时期分为三类:第一类产业为工业化初始时期的代表产业,第二类产业为工业化进行中期的代表产业,第三类产业为工业化后期的代表产业。在产业转移中,这三类产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份额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所承接产业的总体层次,进而体现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效果。
(一)分析指标
本文采用王贻志和陈江岚(2005)[7],黄敏(2008)[8]的标准来划分每类产业中所包含的代表行业,具体为:第一类产业包括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纺织业、木材加工、皮革毛皮、食品制造业、烟草制造业、饮料制造;第二类产业包括石油及炼焦、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橡胶制品、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及冶炼;第三类产业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通用设备制造、文教体育用品、仪器仪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tk为该地区第k(k=1,2,3)类产业产值t时期占该地区工业销售总产值的份额;utk为t时期该地区第k类产业所包含代表行业的销售总产值;Ut为t时期该地区所有工业行业的销售总产值。注意:qt1、qt2、qt3中所包含的是第一、第二、第三类产业的代表行业,而非所有行业,因此qt1、qt2、qt3之和应小于1。
(二)三类产业的动态调整
图1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不同时期三类产业所占工业份额的动态变化,从中可反映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情况。
图1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三类产业所占工业份额
1.第二类产业份额持续上升
从图1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在1997-2014年,代表工业化中期的第二类产业呈持续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33.1%增长到2005年的38.5%,继而上升到2014年的40.6%,反映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以能源资源采炼、化工制造等为特征的重工业产业在该地区工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第一类产业份额先降后升,第三类产业份额维持不变
从图1中还可以发现,代表工业化初期的第一类产业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与此相反,代表工业化后期的第三类产业基本维持不变,略呈先升后降趋势。第一类产业基本是利用农牧林原料进行加工的轻工业,其所占份额在前期出现下降是当地重点发展重工业的自然结果,而在后期出现的反弹上升则是国家产业转移政策推进发挥作用的结果。包含各类设备制造的第三类产业反映的是高技术含量,这类产业所占份额基本维持不变,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尚未能推动产业向以技术密集为代表的更高层级升级。
3.重工业化趋势明显,产业升级尚未迈入更高层级
从代表工业化不同阶段的三类产业的动态调整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使本地区的产业结构总体向重工业化倚重,产业升级以工业化中期为特征,目前未带来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更高层次的产业升级。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集聚趋势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果同一产业在该地区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则会带来产业集聚现象。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有很多,如行业集中度CRn指数、赫芬达尔H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空间集聚EG指数、Hoover地方化系数、行业分工指数、γj系数等,但正如樊福卓(2007)[9]所指出的,这些指数存在内涵假设冲突等不足,因此本文采取樊福卓(2007)构建的产业结构差异系数来衡量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产业集聚趋势。
(一)分析指标
产业结构差异系数FRi用于度量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程度,数值变大意味着同一地区的产业分布更加差别化;数值变小则意味着同一地区的产业更加趋同,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ij为i地区j行业销售产值在当地工业销售总产值中的占比;m为地区个数,i代表其中的一个地区,i=1,2,…,m;n为工业体系所包括的行业个数,j代表其中的一个行业,j=1,2,…,n。式(3)中绝对值符号中的第二项是正规化后的全国j行业产值所占比重,目的是消除地区间相对规模的影响。
(二)产业集聚趋势特征
表2呈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9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差异状况,表的上半部是9个省级行政区域在3个年度的产业结构差异系数,下半部分则是9个省级行政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在1997-2005、2005-2014两个区间以及1997-2014整个时期的变化幅度,表2同时给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各地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及变化幅度的均值。
表2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产业结构差异
1.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先升后降,后一时期产业集聚效果呈现
从表3的上半部分可以看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9个省级行政区中的绝大多数,2014年产业结构差异系数相对于1997年都有所下降,表明承接产业转移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结合表3的下半部分,可以看到系数变化幅度最大的新疆和广西,降幅达到25.4%。而从9个省区的均值来看,1997年为0.330,2014年下降为0.294,平均降幅则为10.9%。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这些省区的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在1997-2005年是上升的,只是由于2005-2014年出现相对较大降幅,才带来系数在整个时期的下降。结合前文分行业产值占比的分析,说明在前一时期承接产业转移十分有限,产业转入多发生在后一时期,而且各地承接的产业类型相对比较集中,因此带来了产业集聚效应。但四川和宁夏的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变化却是先降后升,说明两地承接产业转移后继乏力,未能显现产业集聚效应。
2.区内各地差异悬殊,产业集聚程度迥异
虽然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整体产业结构差异系数下降,呈现出产业集聚效应,但各地的差异悬殊,产业集聚高度不平衡。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由于其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稳定需要,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产业转移的重点对象,特别是2007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东部地区经济实力雄厚、产业优势明显、人才和技术力量突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新疆联合开发各种优势资源”,使向新疆进行产业转移成为内地省市对口援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援疆项目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采冶、交通运输及纺织服装鞋帽等行业,因此带来了产业结构差异系数的大幅下降 (1997-2014年降幅达25.4%)和产业集聚程度的提升。
广西的产业结构差异系数降幅也高达25.4%,与新疆并列降幅首位。这是由于广西地处联系东南亚的“桥头堡”,与东盟各国联系密切,又大力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吸引和承接了大量来自东部地区以及境外的产业转移,且产业相对集中于制造业,从而带来了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
陕西和重庆因在后一时期产业结构差异系数的降幅不足以抵消前一时期的升幅,1997-2014年整体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反而增加,说明这两个省市承接产业转移有限且行业分布相对分散,当地的产业集聚程度未能获得提高。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特征、产业结构、产业集聚等方面的量化分析,可以发现这一地区确实存在较显著的产业转入,并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聚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与之前绝大多数文献的发现不同,原因在于事实上这些产业转入主要发生在2005-2014年,而之前的文献研究的时段在此之前,那时成规模的产业转移尚未形成。
通过分析还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承接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和政府强力推进的产业,即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部分政府重点推进的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转入并不理想,部分原因是缺乏所需的产业环境相配套;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对于高污染行业的转入保持了足够警惕;承接产业转移带来当地产业结构重工业化特征明显,产业升级尚未迈入更高层级;承接产业转移也导致了产业集聚效应,但各地差别悬殊。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也是我国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关键,承接产业转移是加速该地区发展的快捷途径。对这一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状态的分析启示我们,在接下来的推进工作中,需格外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不能操之过急,需注重产业配套环境的培育。技术密集型产业之所以发生在产业转移的最后阶段,是因为产业转出地的创新主导产业应形成相当规模,且产业承接地应具备所需的基础设施、分工协作网络、专业化市场、产业配套能力等。如果当地配套环境没有成熟,仅靠政府的一意推进,技术密集型产业难以落地开花。因此,现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基础设施、配套产业等硬件建设和分工协作网络、专门人才储备等软件建设,做好技术密集型产业配套环境的先期培育。
二是目前承接地重工业化特征明显,要防止产业锁定。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能源、资源蕴藏丰富,石油及炼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非金属矿采选业从东部转入有利于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加上政府强力推进的交通运输设备业的转入,导致这一地区重工业化特征明显,产业结构演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这些重工业行业也是资本沉淀严重的行业,一旦进入就难以调整退出,并因产业集聚效应而不断壮大,形成产业锁定。当资源枯竭或产业发展需进一步转型时,就会反过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阻碍。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保持清醒头脑,适度维持一定比例的轻工业产业比例并积极做好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前期基础培育,避免重蹈山西及东三省衰落的覆辙。
三是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对就业及民生需加以格外关注与思考。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是我国不同民族、宗教、文化错纵交织的地区,“促就业、惠民生、保稳定”是当地发展经济的前提和保障,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要格外引起重视。注意不要一味强调转入产业的机械化程度和先进程度,避免先进产业的转入导致对就业的挤出;同时也要注意承接一定比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纳当地人就业并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促进劳动力就地就业。
注释:
① 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虽统计口径不同,但两者高度相关且数值差距非常小,将工业销售产值作为工业总产值的替代,用于计算行业占比、产业占比、产业结构差异这类相对值指标,不影响指标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2):7-16+130.
[2]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2009(9):79-88.
[3]刘嗣明,童欢,徐慧.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困境寻源与对策探究[J].经济评论,2007(6):134-140.
[4]刘友金,吕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2(11):21-27.
[5]高煜,张雪凯.政策冲击、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J].经济问题,2016(1):1-7.
[6]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57-78.
[7]王贻志,陈江岚.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位、结构和趋势[A].当代上海研究所.2005年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6.
[8]黄敏.外资工业对江苏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的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08(11):27-34.
[9]樊福卓.地区专业化的度量[J].经济研究,2007(9):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