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市潦河镇王营汉画像石墓
2018-04-25
2011年6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项目开始施工建设,在位于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王营村东北部的南水北调项目起土区位置,经文物勘探,发现古代墓葬17座。同年8月,对该墓葬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其中M16为一座汉代画像石墓(图一)。现将发掘情况简报于下。
一、墓葬形制与结构
潦河镇王营村东北部起土区墓群,地处高岗地带,东距白河支流潦河约500米,历史上曾多次发现有盗掘墓葬现象。此次发掘的墓葬均被盗掘破坏,其中汉代画像石墓M16破坏最为严重,仅存墓室底部,最近一次系机械破坏,大部分画像石出土时已脱离原来位置,杂乱地堆于墓内,仅存主室墓门处南、北两立柱还在原位。前、后室墓门是画像石集中的地方,毁坏却最为严重。
图一 王营汉代画像石墓地理位置示意图
该墓为砖石混合结构,平面近“T”形,坐东朝西,方向283°,由墓道、墓门、前室、后室墓门和三后室几部分组成。墓室建筑方式为先挖土坑墓圹,用条形砖砌墙,再用砖铺底封顶,然后用砖封门。墓内用砖均为长条形小青砖,规格均为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墓室东西长552厘米,南北宽390~430厘米,墓底距地表深350厘米。(图二)
墓道 位于墓室西部,未进行发掘,经钻探为斜坡形。长620厘米,宽260厘米,深350厘米。填土为黄褐色五花土。
墓门 位于墓道与前室之间,用砖石混筑而成,因破坏不存。仅在墓门处底部有一门槛石,长142厘米,宽34厘米,厚10厘米。墓门外侧北部保存一段封门墙,宽30厘米,用长条形青砖纵横交错叠砌而成,残高55厘米。
前室 平面呈横长方形,东西长282厘米,南北宽430厘米。墙高100厘米,北、西、南墙自下而上均为两顺一丁砖砌而成,东壁为主室墓门。铺地砖用侧立砖铺成人字形。前室底部低于后室底部30厘米。
后室墓门 位于前室和后室之间,现已不存。 从现存状况看,仍保存有南、北立柱和三块门槛石。主室应为三个东西并列的墓门,从残存的南北两立柱的高度可知,各门框分别高116厘米,宽约90厘米。门槛石高度与前室铺地砖地表相平。
后室 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90厘米,东西宽294厘米。在后室中部有两隔墙,将后室分成东、中、南三室。三室大小相同,均呈长方形,宽90厘米。隔墙不设门洞,宽30厘米,残高25厘米,为两顺一丁砖砌。后室东、西、南墙自下而上均为两顺一丁砖砌而成。铺地砖用侧立砖铺成人字形。铺地砖分上下两层,厚30厘米。下层用条砖侧立平铺成人字形,上层从北向南用7排侧立砖竖排对缝平铺而成,靠东壁处则为5排侧立砖横排对缝平铺。后室底部高于前室底部30厘米。
图二 墓葬平、剖面图
二、随葬器物
该墓被盗掘破坏,葬具和人骨架已腐朽无存。墓内随葬品被盗掘,仅在填土中出土有少量陶器残片,可辨器形有仓、甑、方盒。陶器以泥质红釉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红釉陶烧成温度较高,陶质较好,陶胎较厚,外部施以红褐釉或酱色釉。
仓 1件。标本M16∶1,泥质红陶,器表施红褐釉。下腹部残缺。敛口,圆唇,折肩,腹较直。上腹部饰两周凹弦纹。口径8.4厘米,残高13.4厘米。(图三-1)
甑 1件。标本M16∶3,泥质红陶,内壁施酱色釉。敞口,平折沿,方唇,斜弧腹,平底。腹部有三道凸弦纹,底部有三孔。口径6.6厘米,底径4厘米,高5.4厘米。(图三-2)
方盒 1件。标本M16∶2,泥质灰陶。仅存有盒盖一部分,大半残缺。盖顶部为长方形凹槽,角部各饰一乳钉。残长24厘米,宽19.4厘米,高17.8厘米。(图三-3)
图三 墓葬出土陶器
三、画像内容
该墓葬共用石料12块,主要用于前、后室的门柱、门楣等位置,其中画像石8块,共雕刻画像16幅。由于墓室遭到毁坏,大部分画像石已不在原来位置。画面内容以几何纹图案为主体,有少量的人物画像。画像石雕刻技法为剔地浅浮雕,在空间处用斜线纹或横纹衬底。现根据画像石画面内容,分别介绍于后。
1.菱形穿环图案(编号1),位置不详。长160厘米,宽40厘米。画面上刻一组四方连续菱形纹,相接处分别连一小圆环,下部和左边有边框。画面上部残缺。(图四-1)
2.菱形套连图案(编号2),位置不详。长116厘米,宽36厘米。画面上刻一菱形图案,左右各有一菱形与其套连,两端的菱形图案仅显示一半。画面用斜线纹衬底,四边有边框。画像石上下有留白。(图四-2)
3.菱形套连图案(编号3),位置不详。长115厘米,宽33厘米。画面上宽下窄,呈梯形分布。上刻一菱形图案,左右各有与其套连的三角几何纹。部分地方则用斜线纹衬底,四边有边框。(图四-3)
4.连续菱形套连图案(编号 4),位置不详。长127厘米,宽33厘米。画面上刻三组菱形套连图案,中间部分地方用斜线纹衬底。画面外框与菱形纹的凸起部分刻有竖线纹,四边有边框。(图四-4)
5.三角形图案(编号 5),位置不详。长116厘米,宽24厘米。画像石从左向右刻出几个三角形图案,右边画面剥蚀。画面上、下、右三边有边框。(图四-5)
6.三角形图案(编号 6),位置不详。长124厘米,宽24厘米。在画像石的画面上、下、右三边留出边框,内用剔地浅浮雕刻出一组三角形图案。(图四-6)
7.菱形穿环图案(编号 7),位置不详。长161厘米,宽42厘米。画面上刻一组四方连续菱形纹,相接处分别连一小圆环,下部和左边有边框。画面部分漫漶、剥蚀。 (图四-7)
8.菱形套连图案(编号8),位置不详。长115厘米,宽33厘米。画面上刻一菱形图案,左右各有一菱形与其套连,两端的菱形图案仅显示一半。画面用斜线纹衬底,四边有边框。图案两侧有留白。(图四-8)
9.菱形套连图案(编号9),位置不详。长116厘米,宽36厘米。画面上刻一菱形图案,左右各有一菱形与其套连,两端的菱形图案仅显示一半。画面用斜线纹衬底,四边有边框。图案两侧有留白。(图四-9)
10.菱形穿环套连图案(编号10),位置不详。长128厘米,宽43厘米。画面左右各刻一组菱形套连图案,中部穿环套连,斜线纹衬底。一边有框。(图四-10)
11.菱形套连图案(编号11),位置不详。长126厘米,宽33厘米。画面上刻菱形套连图案,斜线纹衬底,三边有框。画像石右边残缺,画面部分漫漶。(图四-11)
12.菱形套连图案(编号12),位置不详。长130厘米,宽33厘米。画面上刻菱形套连图案,斜线纹衬底,三边有框。画面右边漫漶,画像石下部剥蚀。(图四-12)
13.菱形套连图案(编号13),位置不详。长129厘米,宽33厘米。画面上刻菱形套连图案,四边有框。画面中部剥蚀。(图四-13)
14.菱形穿环图案(编号14),位置不详。长127厘米,宽32厘米。画面为连续菱形穿环图案,四周有边框,下部刻有一组连续三角纹图案。画像石上部及左下部残缺。(图四-14)
15.菱形穿环图案(编号15),位置不详。长148厘米,宽42厘米。画面为连续菱形穿环图案,三边有边框。(图四-15)
16.龙、执棒门吏(编号 16),刻于主室南立柱西面。长116厘米,宽36厘米。画面上刻一应龙,张口瞋目,昂首卷尾,呈腾空飞舞状,龙身上翘直立,龙尾向下卷曲。 下刻一人,戴冠,着长袍,双手执棒,正面躬身侍立。崔豹《古今注》:“汉朝执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谓为金吾,御史大夫、司隶校尉亦得执焉。御史、校尉、郡守、都尉、县长之类,皆以木为吾焉。”(图四-16)
图四 汉画像石上图案拓片
四、结语
南阳市潦河镇王营汉画像石墓,为砖石混合结构的墓葬,平面形制呈长方形,由墓道、墓门、前室和南北并列三后室几部分组成,在平面布局上与唐河县白庄汉画像石墓[1]相似。该墓出土随葬品极少,从出土的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仓、甑、方盒等。
王营汉画像石墓出土随葬品均为陶器残片,器形上出土的方盒与南阳桑园路东汉画像石墓[2]中出土的4件方盒相似,红釉陶仓与唐河县白庄汉画像石墓出土仓和南阳桑园路东汉画像石墓出土的5件仓形制相同。
该墓从画像布局和内容来看,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前、后室墓门处,因破坏严重,发掘时基本上倾倒于墓门和前室内,画像石混乱,难辨位置。画像内容简单,多为几何纹图案,见少量人物画像,如执棒门吏。画像石在雕刻技法上,为剔地浅浮雕,在空间处用斜线纹或横纹衬底,具有明显的东汉早期画像雕刻的基本特点。此外,还采用了早期画像石平面阴线刻的雕刻技法。故潦河镇王营画像石墓为南阳汉画像石墓的第三期早段,是汉代画像石墓发展的鼎盛期。
根据南阳市潦河镇王营画像石墓的墓葬形制、画像内容风格和雕刻技法,我们认为该墓应属于东汉早期墓葬,不早于新莽时期。
参考文献:
[1]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唐河县文化馆.河南唐河白庄汉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97(4):30-34.
[2]南阳市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南阳桑园路东汉画像石墓[J].文物,2003(4):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