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00年前,天下望归的王都
——写在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启动之际

2018-04-25

关键词:商城郑州

当现代郑州以“买全球卖全球”的宏大气魄令国人刮目相看的时候,当现代郑州以响亮的“商都”称谓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时候,许多人或许并不了解,早在公元前16世纪,郑州就曾谱写了中国商业的篇章;许多人或许更不知道,在巴黎、纽约还是一片荒原的时候,郑州就已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的辉煌。

“玄鸟生商”的神奇传说

那是人类刚刚摆脱蒙昧的时候,黄河岸边住着一位名叫简狄的美丽姑娘。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简狄与伙伴们到郊外游玩,一只可爱的玄鸟飞落到简狄的掌中且欢快地唱着,简狄眨眨眼睛正要与玄鸟说话,玄鸟却生下一个蛋宝宝展开双翅飞走了。这是一个十分精致的蛋宝宝,简狄捧在掌中细细地端详,爱不释手,她把蛋宝宝含在嘴里不小心咽了下去。简狄隐隐约约感到腹内难受,到了夜晚,更是疼痛难忍,当东方泛白的时候,一声清脆的啼哭打破了黎明的寂静,简狄误食的玄鸟蛋化作一个可爱的男娃娃降临到人间,简狄又惊又喜,把儿子紧紧地抱在怀中,给他取名为“契”。

许多年过去了,长大了的契成为一名跟随大禹的治水能手。又许多年过去了,契有很多子孙,且形成一个庞大的部落,这个部落继承了先祖的事业,在黄河岸边继续从事着治理水灾的事业。动荡迁徙的生活,磨炼了这个部落人的意志,他们坚忍、顽强,善于在部落间以物易物。到了契的第十三世孙——汤的时候,这个部落已经成长为中原地区一支强大的势力,终于有一天,汤率领他的族人们长驱直入,勇敢地向昏庸暴虐的国王夏桀发起进攻,推翻了统治中原地区400多年的夏王朝。汤和他的部落胜利了,他们在一个叫亳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汤登上了王位,他把自己的王朝称为商。

这是一段非常古老的历史,以至于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史籍中找不到任何关于商王朝详细而准确的记载,只能从文献、传说中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国家十分强盛的时期,商王国的人们在建国后继续发挥着他们善于交易的特长,驾着牛车,赶着羊群,带着货币,穿越在处于山山水水的部落间,进行着物资交流。他们把自己国家生产的先进工具、精巧器皿、新潮服饰贩往四面八方,再把五湖四海的各种特产买到自己国家,他们把人类交易活动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历史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至于此后人们把善于做交易的人称为“商人”,把“商人”的交易活动称为“商业”,把交易的货物叫作“商品”。

沧海桑田,历史尘埃掩埋了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一切,人们苦苦追寻着祖先们那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许多秘密破解了,许多故事澄清了,但那个离现在实在是太遥远的商王朝,始终是一个谜,甚至连在何地建都都难以确认。在历史即将告别19世纪的时候,一片“龙骨”揭开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人们在安阳一带发现了商王朝的遗迹。于是,无数专家、学者跑来了,他们醉心于斯,献身于斯,终于揭开了安阳殷墟的面纱。但人们发现,这只是商王朝的晚期遗存,商王朝早期的遗存在何处呢?人们问天、问地,苦苦追寻着。

脚下踢出的“伟大发现”

古代中国几乎不存在没有城墙和护城河的城市。城市的居民从记事起,便发现自己在一个被围了高墙的街市中生活。郑州人也不例外,祖祖辈辈都记得那圈曾给了他们安全、给了他们荣耀的城墙,但没有人考究过郑州城,它似乎太普通,规模一直没有封建时代的一座中等城那么大,墙也简陋得让人不屑一顾——由泥土夯筑而就。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它突然大放异彩,让国人着实吃了一惊。

1950年的金秋,郑州南学街小学教师韩维周上完了一周的课,利用周末,到郑州城外闲逛。他出了城东门向南信步而去,在一个叫作二里岗的地方,被脚下踢出的一些碎陶片所吸引,曾经参加过安阳殷墟考古发掘的他,不禁俯身拾起几块仔细端详,这一看,心头掠过一丝惊喜,于是他又在周边搜寻了一些,然后回家,打了包寄给河南省文物管理部门。果然不出他所料,考古专家鉴定后认为,这些陶片系商代遗物,不同寻常的是,它们比人们熟知的安阳殷墟时代要早。韩维周的发现揭开了一个令无数人兴奋的时代。

1951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根据韩维周提供的线索,派人奔赴二里岗进行野外调查后确认,这里是商代人的一个重要生活区。1952年秋,由中央文化部、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的学员到二里岗进行考古实习,发现不少重要的商代遗存。1953年,河南省考古部门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在这里进行抢救性发掘,更多的商代遗迹、遗物被发现。此后,范围不断扩大,东到凤凰台,西至西沙口,北到花园路,南至南关外,城区内外都有商代遗存,面积竟达25平方公里。既发现有商代房基、夯土、窖穴、壕沟、水井、墓葬、祭祀坑等遗迹,也出土有铜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瓷器等十分重要的遗物。如此丰富的发现,以及早于人们熟悉的安阳殷墟晚期文化的特征,特别是在安阳殷墟南200公里的黄河南岸发现如此庞大的商王朝遗址,让世人大为震惊,它不仅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而且为安阳殷墟找到了源头,大大拓展了人们对商王朝疆域的认识。自此,二里岗潇洒出世,并且以它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考古时代——“二里岗文化”。

发现“二里岗文化”给人们带来的兴奋尚未消失,又一发现更是让中国考古界沸腾了。1955年秋,考古工作者安金槐带队在白家庄一带(今黄河中心医院门前)配合市政工程进行抢救性发掘,忽然发现在二里岗文化墓葬下面,还叠压有坚硬的夯土层,难道下面还有更大的墓葬?人们心头掠过一丝兴奋。接着,发现宽约20米的夯土向两边延伸,远远超出墓葬应有的规模。人们顺着夯土钻探,发现夯土的一端向西通过紫荆山,沿今天的金水河到杜岭街北端,然后折向南拐,与“郑州老城”西城墙相接。夯土的另一端向南与 “郑州老城”东城墙相连,而“郑州老城”东、西、南城墙中也有相同的夯土。这竟然是四面相连的夯土,无疑,这是一座城垣,且规模远远超过“郑州老城”。更不同寻常的是,城垣被叠压在二里岗文化层下,夯土内除了包含有新石器“龙山文化”及早商时期的陶片以外,没有发现商代以后的遗物。这竟然是一座商代城池!安阳殷墟为繁盛的商代晚期遗址,人们在那里探寻了近半个世纪,都没有发现它的城池,然而,却在早于它数百年的郑州商代遗址中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城池,这不能不令人产生疑问,但矩形的夯土摆在人们面前,它确实是商代城池,并且按其时代及规模在当时都堪称中国第一城。于是,专家们毫无异议地恭请它坐上了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序列中古城池的一号宝座。

埋在地下的宏大城市

人们简直难以置信,郑州这个近代史上不足以让人注目的小县城,在3600年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候,它已筑起恢宏城池。历经60年的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发现郑州商城仍是3000年以前中国规模最大的都市。

郑州商城坐落在古代圃田泽西岸,纵横今日管城区、金水区、二七区,由宫城、内城、内城壕、外城、外城壕等组成,结构严整,布局井然。宫城坐落在今日东大街以北、紫荆山路两侧一带,面积40万平方米左右,为统治者临朝起居之所。已在地下发现残宽7米的宫城城墙,发掘出数十处规模不等、时期不同的宫殿夯土台基遗存(图一),大的面积2000多平方米,小的面积也有100多平方米,其中发掘出的一座殿堂遗址东西长超过65米,南北宽15.6米,是一座堂皇、气派的回廊式九屋重檐顶大型宫殿。宫殿区遗址周围发现有石砌的大型蓄水池和水道等城市供水设施。宫城区的东北部是统治者的祭祀区,发现有用来祭祀的石块堆、祭房、烧坑、牺牲等遗存。

内城围宫城而建,其大部分城墙还矗立在今日地面之上。内城平面为方形,北墙长约1690米,西墙长约1870米,南墙长约1700米,东墙长约1700米。城墙残高10米,顶部残宽约5米,平均底宽20米。内城外侧修有城壕,残深10米左右。城内发现了大面积的房基遗址以及水井等生活遗迹,这一带应是贵族和平民的居住区。(图二)

外城环内城而筑,其城墙已埋入今日地下。外城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南墙在今货站街、陇海路一带,西墙在今一马路、福寿街、二七路一带,目前,已发现外城残墙近万米,还在外城外侧10米处发现了护城壕的遗迹。外城区域是郑州商城各类作坊区。在今花园路河南饭店一带,发现有商代制铜作坊,发掘出房基、窖穴、铸铜场地等遗址,发现了铜矿石、铅块、木炭、铜渣、陶范和青铜钺、青铜镞、青铜钩、青铜簪以及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遗物。在今花园路新华社河南分社一带,发现有商代制骨作坊,在这里一个长方形竖井式窖内,出土了1000多件骨器的成品、半成品以及料骨、废料和11件制作骨器用的磨石等。制作骨器的材料一半为动物骨骼,一半为人的骨骼,制作的产品主要有骨簪、骨镞、骨针等。在今铭功路郑州十四中一带,发现了商代陶器作坊,在1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出陶窑14座、房子17所、墓葬32座、灰坑75个,发现了陶拍、陶杵、陶印模、料场、陶器储藏坑、残陶片沟以及制作好的大批量的陶器等。在今陇海路河南省公路运输公司一带,发现了商代另一处铸铜遗址,遗址东西宽80米,南北长100米,炼炉在东北处,铸铜场在西北隅,两者相距60米,发现有陶范、铜渣、铜矿石、炼铜坩埚以及铜、铜镞、铜钩等。在外城贴近内城西北、西南、东南处,发现了三个青铜器窖藏坑,出土数十件商代青铜重器。此外,在外城区域的今二里岗、白家庄、杨庄、烟厂、人民公园等地,发现了商代墓葬区,既有贵族的,也有平民的,通过墓葬中的随葬品可知墓主的身份和地位。

图一 宫殿基址建筑复原示意图

考古调查表明,郑州商城占地面积至少20平方公里。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维明认为,若加上城外周边的商代聚落,郑州商城面积应在160平方公里。城墙是用从外地运来的黄、红胶泥夯筑而成,长期主持郑州商城考古工作的杨育彬推算:若按当年城墙底宽20米、顶宽5米、高10米计算,仅内城,夯土量约87万立方米,总挖土量约174万立方米,按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这道城墙,1万名奴隶至少要干上8年,这尚不包括宫城和规模更大的外城,工程量之巨大令人惊叹。有专家查阅世界考古资料后断言,郑州商城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郑州商城选址考究,地势平坦广阔,西高东低,临近湖泊,便于取水,便于排水,体现了生态宜居的理念。城市规划严整科学,布局分明。五道城防系统,墙高池深,层层护卫,确保了城市安全。外城、内城、宫城功能有别,形成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统治者与平民相隔的格局。城市基础设施完备,现存内城墙留有11个缺口,多数应为城门所在,对应城门有网格化道路。城内有大量的水井,通过石板铺砌和陶制的输水管道将井水运送到大型石砌蓄水池,保证城内用水。城内还发现了大型板瓦,表明此时建筑已逐渐摆脱茅屋形态。所有这些,都是此前城市建设中所没有的,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格局,奠定了中国王都建设的基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是一个里程碑。

图二 郑州商城内城东南城垣

“芝麻开门”的耀眼辉煌

郑州商城被发现后,无数考古工作者来到这片不同寻常的土地,他们拂去历史尘埃,揭去神秘的面纱,发掘抢救出了一批批璀璨夺目的珍贵文物,再现了3600年前中国社会的盛景。

青铜器特别是重器为王者之器。在郑州商代各个遗址中,几乎都有青铜器的出土,从生活用具鬲、斝、盘、觚、尊到生产工具铲、斧、刀、凿、锥,从战争武器钺、镞、戈、剑到镇国之宝鼎,应有尽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有三次。1974年,杜岭街实施市政工程时,在6米深的地下发现商代青铜器窖藏坑,出土青铜重器3件,其中,最大的方鼎通高1米,重86.4千克,铸艺精湛,纹饰繁缛,是我国青铜器中的杰作,也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重器,比司母戊鼎早了300年。1982年,内城东南城角外搞基建时,在距地表5米深的地方又发现一个商代青铜器窖藏坑,坑内放置有13件青铜器,其中重器有3件。这批青铜器中的大圆鼎、中柱盂是商代青铜器中的孤品,纹饰富丽华美的提梁卣则是不可多得的青铜器瑰宝。1996年,在南顺城街距地面5米之下又发现一个商代青铜器窖藏坑(图三),内有12件商代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其中有列鼎性质的大型青铜鼎一组,为研究郑州商都时代和商王室用鼎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鼎为立国的重器,从杜岭街商代大方鼎的出土,到两次十多件商代青铜重器的面世,表明商王朝曾在这里多次举办重要的政治活动,而且这么多青铜鼎在郑州出土,也印证了郑州商城是商王朝长期统治的中心。

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瓷器。1965年,人们在铭功路清理一座商代墓葬时,从破碎的陶片中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尊 (图四),这只尊胎骨灰黄,坚硬细腻。引人注目的是,器表和器内的上部皆施一层光亮的黄绿色釉。难道这是瓷器?考古工作者们一阵惊喜。但瓷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才有发现呀!专家们闻讯赶来了,经过一系列化验鉴定,这只尊是瓷器无疑。由于这只尊的发现,中国瓷器史向前推了近千年;也由于这只尊的发现,瓷器发源于中国的论断找到了无可置疑的证据。

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货币。20世纪50年代,人们在对一座商代墓葬进行清理时,在墓底随葬品中发现了460余枚凿孔海贝 (图五)。不久,在宫城东北区域清理另一座商代墓葬时,又发现随葬有100多枚海贝。考古表明,贝是中国最古老的货币,郑州出土的海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贝币的最早实物,反映了当时的商业交易活动已经成熟,大量贝币在郑州出土,证实郑州与商业的肇始和发展关系密切。

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和朱书文字。1953年,二里岗遗址中出土了两块引人注目的刻字牛骨,这是继安阳殷墟之后,全国范围内第二个出土商代甲骨文的地方。由于郑州商城早了安阳殷墟300年,因此,这两片甲骨文也成为目前发现的商代最早的甲骨文。更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来,在郑州商城发现了不少陶片,上有用朱砂书写的文字(图六),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书写文字,为研究中国汉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黄金饰品。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对白家庄的一个祭祀坑进行清理时,意外发现一团金箔,细细展开,竟是夔龙纹饰,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黄金饰品。在那个时代,黄金为王者所有,郑州商城祭祀坑发现的这团金箔证实祭祀活动应是商王所为。

图三 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坑出土的青铜器

图四 铭功路商代墓葬出土的瓷尊

玉器是古代统治者和贵族非常喜欢的礼器,郑州商城内发现了很多玉器。1958年,杨庄村附近出土了一件雕饰精美的商代大型玉璋,通体呈浅青色,前端为铲形斜刃,右端雕刻有飞板牙状兽形纹饰,上面还残留有涂朱的痕迹。1974年,商代宫殿区遗址出土了一件玉铲,平面呈梯形,上下两端均饰平行线纹和小圆圈纹,上部还钻有一圆孔,雕琢精细,线条流畅,通体墨绿,间以青白色,给人以美的感觉。此外,在发掘的墓葬中还出土有玉簪、玉璜、玉玑、玉戈、玛瑙块、玉柄形器等玉器,有白色、青色、墨绿色,光亮晶莹。这些玉器应该为统治者、贵族所有,这说明郑州商城当时居住着大量地位非同一般的贵族,应为商王朝政治中心。

图五 郑州商城出土的贝币

图六 朱书文字

郑州商城遗址还出土了不少精美的文物。20世纪50年代,在白家庄墓内出土的象牙觚呈椭圆筒状,颈部和下腰部各有一周凹槽,典雅厚重。出土的象牙梳有10个梳齿,制作精巧。1965年在铭功路商代墓葬中出土了6串由蚌珠串成的项链,共1000多颗。此外,遗址内还出土了陶制的人面像、猪、羊、龟、鱼、鸟等工艺品,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发现了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石埙和陶埙,为研究音乐发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从全国范围的考古发现看,郑州商城已经成为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心,铸造业、制瓷业、制陶业、制骨业等手工业的技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并已形成以交换为目的的产业化生产。东海的鲸骨、昆仑的宝玉、云南的象牙,尤其是大量贝币的出现,表明当时商品交易活动的繁荣。这在此前的城市遗址中都是没有过的,展示了3600年前先人们的伟大创造和那个时代的盛景。

奠基盛世的商代王朝

郑州商代遗址拥有恢宏的城池,出土了极其丰富的文物,国内专家学者一致认定,郑州商城应是商朝都城。但是,商代都城曾多次迁徙,郑州商城为何王都?最初,人们曾根据郑州有隞山而认为郑州商城是商朝中期的隞都,但随着郑州商城面纱的逐渐揭开,人们改变了看法。北京大学教授邹衡率先提出,郑州商城是商朝开国之君汤王王都——亳。从史书记载来看,《诗·商颂·殷武》篇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这里所说的汤设都于禹之绩,是指大禹做出业绩的地方。当年,禹治水主要在豫州一带,因此,汤都亳应在以郑州为核心的豫州一带。《国语·周语上》说:“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这里说的“丕山”,即商人祖山,也是在郑州附近的荥阳一带。从考古成果看,郑州商城规模宏大,宫殿众多,周边聚落星罗棋布,这些绝非短时间内所能完成,也绝非平庸王朝所能为。 经碳14测定,郑州商城存在的绝对年代在公元前1620年左右,这正是历史记载的商汤起兵反夏的时间。因此,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课题组经过综合研究认为,郑州商城应为商代亳都。

郑州商城为亳都,这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商汤以亳为都开启商王朝统治,时间长达150多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比较稳定和强盛的时代,且把中国青铜文明推向了高峰。商朝全面继承了夏朝的社会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辉煌。夏朝是在治理洪水过程中通过和平合作建立的朝代,基本保留了各地的政权和势力,属国依然具有独立性,中央王朝与其属国之间没有形成统属的关系,国家机构相对简单。而商朝是在战争和征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朝代,征服者和被征服者被纳入同一个国家,形成了权力关系,国家机器更加成熟。同时,商朝通过战争取得的大量土地和人口在被征服的边远地带进行分封,创立了开拓和巩固疆域的新形式,奠定了商代国家政治制度和统治方式的基础,实现了在广大区域内的有效统治。商朝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统治区域进一步扩大,南部跨过长江,抵达湘赣一带,北部越过燕山,统领辽河,西部扩展至甘青,东部影响至海岱。商朝将夏朝一统天下的核心区域发展到了新阶段,其分封立国的统治方法对于后世封邦建国的国体架构,对于拓展巩固疆域和实施有效统治,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完成了今日中国版图核心区域的奠基。

商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王朝,是中华文明和国家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阶段。商朝总体上形成了由商王、行政主官、决策执行机构和各级地方官员构成的立体权力体系。各级管理机构更加完善,政令更加畅通,刑法更加细化和明确,后世称商朝“刑有三百”“刑名从商”。商朝是以武力起家的,所以军队十分强盛,兵种繁多,队伍浩大,屡屡以“师”征伐,卜辞中动千动万兵力常见。商朝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发明创造发轫于此。瓷器在商代诞生,货币在商代出现,文字在商代成熟,典册自商代书写,历法产生了闰月,数学采取了十进位运算,青铜铸造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等等。商朝所主导的在中原文明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文明更加强大地辐射影响四方。“中央之国”的中国概念开始形成。

考古发掘证实,郑州商城自建成之后便被郑州人代代沿用,3600余载,城址不移,世代不息,至今仍为繁华大都市,这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中的孤例。今日郑州中心城区自商朝建城算起,已有3600余年的建城史,比建于公元前11世纪的北京(西周蓟城)、洛阳(西周成周城)早了500年,比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南京(春秋越城)早了1100年,比建于公元前4世纪的开封(战国大梁城)早了1200年,比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安(西汉长安城)早了1400年,郑州是中国城市群中年龄最长的城市。

郑州商城是一块人类城市发展史的活化石,是中国城市文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一座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博物馆,是一个刚刚打开尚未被完全认知的历史宝库。这是一座多么辉煌、多么值得郑州人骄傲的伟大城市,当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站在郑州商城城头感慨万端:“这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啊!”

郑州商城是郑州的文脉,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郑州商城是今日郑州发展的底气,也是古老中国青春永驻的脉动。郑州商城这份沉甸甸的遗产是郑州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保护是我们的责任,传承是我们的担当。我们应当牢记,应当努力,向着建设商都历史文化区的目标奋进。

猜你喜欢

商城郑州
郑州驰诺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郑州麦飘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本期主题:郑州抗洪
京东商城
商城
郑州外国语学校
悦居商城
悦居商城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