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探讨
2018-04-24杨雪
杨 雪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消化道系统的肿瘤,其多发生在宫腔脏器的肌层,在以往的临床诊断中,GIST常被诊断为平滑肌肿瘤,少数被诊断为精神鞘瘤,近些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诊断中出现了免疫组化以及电镜等诊断方式,应用后发现胃肠道间质瘤中存在的上皮样肿瘤细胞并没有平滑肌的免疫表型特点[1],本文就对收治的7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研讨,回顾性分析其应用免疫组化方式诊断的特征以及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研究其组织发生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7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73例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9例,女34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28岁,中位年龄(41.26±5.63)岁,73例患者中,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较多,约占80.82%(59/73)。39例患者肿瘤发生在胃部,21例发生在小肠,8例发生在结肠,1例肝胃韧带,2例肠系膜,1例阑尾,1例发生在胆囊颈部,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大部分患者呈消化道出血,少部分患者就诊时确诊为梗阻症,极少数患者在腹部手术期间发现胃肠道间质瘤。
1.2 方法:73例患者的标本均用浓度为4%的甲醛固定,并用石蜡包埋,切3 μm的切片,HE染色后,用光镜观察标本的特点与基本情况[2]。与此同时,所有标本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式染色,分别为CD117、CD34、S-100、Vim以及Act,所有抗体均选择同一公司,在实施SP方法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过程中,通过对照的方式确定抗体为阳性或阴性。
1.3 诊断标准:阴性与阳性均定位于细胞质内,将强度分为4个级别,分别为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以及强阳性(+++),其中阴性为阳性数在25%以下且瘤细胞无任何阳性反应;弱阳性为阳性数在25%以上;中度阳性为瘤细胞阳性数在50%以上,强阳性表现为阳性数在75%以上[3]。
病理形态按照组织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分为良性、交界性以及恶性三个标准,其中良性表现为肿瘤直径在5 cm以下,交界性表现为肿瘤直径在5 cm以上,良性与交界性的核分裂象均呈现在5个/50HPF以下,恶性表现为肿瘤存在任何大小,且核分裂象在5个/50HPF以上[4]。
2 结 果
2.1 病理分析。巨检:本次研究的对象中,肿瘤面积最大为23 cm×15 cm×13 cm,病症主要位于肝胃韧带,肿瘤面积最小为0.5 cm×0.3 cm×0.3 cm,病症主要突起于胃黏膜,73例对象中,有64例为单发结节,5例2个结节,其余4例为2个结节以上,经观察,肿瘤边界清楚,无包膜情况,呈结节状,主要突出位置为管腔。73例中有21例为恶性肿瘤,最大直径在5 cm以上,其中有5例恶性肿瘤已经侵袭至腹腔内,镜界呈现较为清楚,经调查发现,以上皮样细胞为主,该细胞切面粗糙,略脆,有少数肿块大的患者常常伴有出血以及囊性病变。
镜检:73例对象中,良性18例,交界性21例,18例恶性,这57例均以梭形细胞为主,良性细胞表现为纤细,恶性细胞为丰富。图1是细胞形同平滑肌细胞,从图中可以发现,细胞排列呈现为编织状态,核两端稍钝,少数细胞呈现栅栏状,16例以上皮样细胞为主,16例细胞多呈现圆形或是多边形,胞质宽大,且排列呈现器官样或是弥漫状,以上皮样细胞为主的16例对象中,6例为良性,4例交界性,6例恶性,其中7例核周见空亮区。良性者核分裂少见,为2个/50HPF,恶性者核有一定异型性,核分裂象为7个/50HPF,且发现部分存在坏死现象。见图1。
2.2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本次研究的患者中胃肠道间质瘤肿块直径在0.3~23 cm,且肿块边界清晰可见,经免疫组化分析,73例患者中CD117阳性66例,其中包括:强阳性(+++)51例,中度阳性(++)12例,弱阳性(+)3例,阴性(-)7例,阳性率90.41%;CD34阳性58例,其中,强阳性(+++)38例,中度阳性(++)14例,弱阳性(+)6例,阴性(-)15例,阳性率为79.45%,S-100阳性3例,其中包括:中度阳性(++)1例,弱阳性(+)2例,阳性率为4.29%,Act阳性24例,阳性率为32.88%,Vim强阳性69例,阴性(-)4例,阳性率为94.52%。
图1 细胞形同平滑肌细胞
3 讨 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1983年被Mazur等相关学者研究发现的[5],主要根据是肿瘤的分化特征,该瘤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间叶性肿瘤,以往被认为是平滑肌源性肿瘤,本次研究的73例对象中,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59例,约占80.82%,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以及梗阻,39例(53.42%)患者肿瘤发生在胃部,21例(28.77%)发生在小肠,8例(10.96%)发生在结肠,1例肝胃韧带,2例肠系膜,1例阑尾,1例发生在胆囊颈部;2例患者在腹部手术期间发现胃肠道间质瘤,其余71例均呈现上述非特异性症状。胃肠道间质瘤可能起源于平滑肌,也可能起源于周围神经组织,部分专家认为可能起源于卡哈尔细胞分化,电镜与光镜下观察GIST,分辨出其本身具有部分平滑肌细胞的特点。本次研究对象的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经CD117、CD34、S-100、Vim以及Act抗体检验后,阳性率分别为:90.41%、79.45%、4.29%、32.88%、94.52%,从上述数据中,可以发现对于GIST的起源问题与周围神经起源有关的说法本组数据不支持,与此同时,还可发现,CD117与CD34作为肿瘤标志物的造血干细胞抗原能够有效应用在GIST中。由于卡哈尔细胞的标志物CD117能够有效说明胃肠道间质瘤中,则证明GIST可能起源于卡哈尔细胞或者是卡哈尔细胞分化。
胃肠道间质瘤的细胞形态呈现多样化,且排列方式多样化,主要以上皮样细胞与梭形细胞为主,其中梭形细胞的胞界不清,可长可短,可纤细可丰富,呈现状态为栅栏状或是编织状,而上皮样细胞则表现为弥漫状[6]。间质有SF,还存在出血、坏死、透明变性等特点,若仅依靠HE染色形态区别胃肠道间质瘤与平滑肌肿瘤难度很大。
综上所述,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中,临床上,可将CD117与CD34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在GIST中。
[1] 黄伟健.胃肠道间质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7):806-807.
[2] 吴俊,赵志军,赵改萍,等.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征象与病理危险度相关性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8):91-94.
[3] 蒋振兴,丁玖乐,吴晁,等.胃肠道间质瘤 MSCT征象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J].淮海医药,2016,34(5):531-534.
[4] 陈吉添.胃肠道间质瘤72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12):1687-1689.
[5] 徐志强,唐大荣.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及转移灶免疫组织化学表达[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3):73-75.
[6] 孙志超.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表达与肿瘤风险度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4,54(2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