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18-04-10廖子和
廖子和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师更多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满堂灌”,学生在被动听讲的过程中昏昏欲睡,逐渐丧失对琐碎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加深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过程中还要能够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与社会实践,在直接的体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知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
关键词:高校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深化和拓展延伸,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的认识以此达到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促进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优化构建。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其实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如何才能开展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成为了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增强实践教学意识,形成多方重视格局
从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大多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都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倾向,以及提升自身综合政治修养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现当代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明确实践教学的地位作用。进而能够认识到从思想理念认识上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开展实践教学,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除此之外,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其实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所以仅仅依靠思政教师的单打独斗是难以达到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的,所以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调动多方关注并促使各方能够协同合作共同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师要积极拓展校内外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资源,努力建立校内外合作的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教师要增强自身的实践教学意识,不断拓展多方重视的实践教育格局,为此采取多项教学举措,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依托,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而创新探索多样化的多方协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活动。注重加强学校与社会公益组织以及周边社区思政部门的良好互利合作,为学生搭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思政教师的指导下有效的开展个人或集体式的课外思政教学活动,通过建立多方重视格局,形成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好融合。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当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辅助或补充应用于课堂,而应当将其放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二者相辅相成的促进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思想,在理论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和应用化过程中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除了上级教育部门重视并颁布相关的指导精神文件外,学校及教师也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相关的环节,教师更要提高自己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的专业能力,在多方重视格局的有效形成中使得实践教学更加规范,在综合性、系统性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中提升教学实效性。
二 提高实践组织形式,创设有利实践环境
对于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就要能够提高自身组织实践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实践环境开展实践教学,通过组织课堂实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根据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不同的实践教学类型,在理论课程的有效依托基础上强调“实践”,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检验理论科学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将其分为单项性实践课程、专题性实践课程和综合性实践课程,不同的课程实施组织都基于学生主体展开,在多样化的实践课程组织中创设轻松的环境氛围促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例如,高校思政教师可以与本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是校团委联合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内容相关的演讲比赛,教师可以提前拟定演讲题目,之后在思想政治课程上要求学生根据演讲主题准备演讲稿并进行为时3分钟的演讲,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拔出2-3名的优秀学生参加校内比赛。与此用时,教师还要担负起思政演讲比赛的宣传活动,联合校团委在校内公共场所张贴海报进行宣传,并组织大一新生来现场进行观摩和学习,这也能够有效加强新生的入学思政基础教育。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自身的政治思想素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也是实践教学研究的重要主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确定不同的实践主题在假期实施,比如,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公益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在暑期参加社会志愿公益活动,以此为学生构建有利的实践教学环境。并针对自己调研实践的结果开展小组会议反复商讨整合归纳,在学生主体的教育实践氛围中促使教学有效开展。
三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传统旧有的教学模式不仅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还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基于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环境而充分表现出来类型化、实践化的教学方式,在有效指导下引导学生以实践操作为主,展开各类研究讨论与社会调查,在有组织、有计划地获取知识、增强自身能力与素质提升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全面素质。首先,教师要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利用课内外时间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前提下通过网络资源或相关书籍文献研究提升自我专业教学能力。教师要侧重于针对实践课题的难点和冰点和热点问题为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思想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次,教师要能够在理论指导下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情选择合适的恰当的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情感熏陶与感染,实现教育有效性。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践感悟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方法,主要有观感报告、录像见习以及参观见习等类型。为了提升学生的共情意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具有意义的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政治观念倾向和自我认知。最后,教师还要能够充分保证学生实践经费的充足,以经费为保证让实践教学覆盖更多学生,同时布置科学合理的实践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实施,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还要注重详细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和活动流程,确保实践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此外,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不要采取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方式,这样不仅会促使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活动产生抵触心理,甚至还会对于思想政治这门课程产生负面的学习心理。
四 建立多元考核机制,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思政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其成效并不理想。不过针对于思政实践课程构建多元考核机制能够有效的改善实践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严格的考核评价是实现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师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多元考核机制,确保考核方案的可行性,要根据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指示和要求,结合思政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考核机制的设计。除此之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实施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研究学习和实践成果搭建多元化的完善的考核平台机制,在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中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也是整体实践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科学评价,能有效保证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从多种途径,如讨论评价法、操行评价法、调查报告评价法和竞赛获奖免考法等多种评价对学生知识与行为表现能力进行考察,在创新评价的过程中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强化互动评价,注重多元化评价模式的有效应用,促进学生整体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还要尽量做到客观、公平、公正,进而通过严密的思政课程實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促进学生整体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探究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是我国教育体制和新的教育理念的重要变革,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通过增强实践教学意识,形成多方重视格局;提高实践组织形式,创设有利实践环境;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建立多元考核机制,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在多元化教学手段推促下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美清,陈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88-91.
[2]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