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视角
2018-04-10张华侠
张华侠
摘 要:社会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学校教育。其中,小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路人,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承担着班级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作为学校员工,还要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创新
一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言传身教地感化学生
小学生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因此,小学生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小学生会通过模仿和学习他人的行为和思想,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念。而班主任与学生每天都有大量的相处时间,所以,班主任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以身作则,用行为引导或思想引导的方式代替传统教导的方式教育和管理小学生,同时还要求班主任,必须注重班级管理中的细节问题,为学生营造全面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情景的方式,用情感力量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纪律时,面对课堂行为相对较差的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批评教育方式,直接对指出学生的不足并对学生进行说教,不仅不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反而使学生产生厌恶和反抗的心理,不会认真听取管教,甚至导致学生抵触班主任的管理,从而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二 正确全面的认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的差异
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并且接受的家庭教育也各不相同。从而养成了不同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管理好班级,还要通过调查和研究学生家庭情况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实施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要用固定的管理模式管理所有的学生,而是要因材施教,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根据其自身的性格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管理方法。若小学教师仅采用一种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集体管理,会导致学生的差异性得不到有效发展,进而抑制了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积极快乐的成长。
另外,小学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在将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告知家长的同时,还要从家长处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以及行为习惯。从而掌握学生的基本特征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和管理。同时,为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管理能力,班主任要与各科教师加强合作,及时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成绩的变化,以便发现学生的进步或不足之处。针对其不足,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 将班级管理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实现有效的民主管理
小学生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处于懵懂时期,对于知识的认识与储备极度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团体意识没有确切的认识,部分孩子从小是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从小生活在自我意识之中,进入小学教育许多孩子的自身优点、缺点会呈现出来,班主任根据他们自身的优缺点来选择不同的教育理念方式来规范孩子,让学生从小心存感恩、友善、团结、互助、自控理念,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和认识人类所处的社会。 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自己是现代传统教育理念的一个核心,是重中之重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 劳逸结合的教学形式,将游戏与教学想融入
有关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多只能连续集中15-20分钟,所以在40分钟的课堂中,学生们不可能一直都专心地听讲,所以作为班主任也不要总是抱怨学生们纪律差,因为这是他们的年龄特征所造成的,班主任要做的是想办法使40分钟的课堂动静交替,让学生们在一动一静中劳逸结合,这样学生们学习起来才不会觉得厌烦。使课堂动静交替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教学环节中穿插一些游戏,而这些游戏又最好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关,对本节教学内容起到一个补充或巩固的作用。学生喜欢甚至崇拜多才多艺的老师,班主任可以利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展示自己,让学生知道自己不但懂数学,还懂英语;不但会教书,还会音乐、美术、篮球、足球;不但知道传统的,还在追逐流行的,是教师可能还是某歌星的Fans。当然,这种展示不是刻意的炫耀,而是自然的流露。有效的课堂源于有效的班级管理,尤其是有效的纪律管理。而班级管理关键靠教师自己,使学生自愿服从班主任管理,实现真正有效班级管理。
结语:
小学教育阶段起的是奠基作用,不只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尤其在思想道德方面,在思维品质、个性品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各种行为习惯方面加以培养,即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小学班主任管理方式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用更合理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做合格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张晓翠.用心沟通,构建和谐班级——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44.
[2]張健健.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J].学周刊,2019(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