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8-04-03黄燕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白磷氧气创设

黄燕华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初级中学 226100)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活动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等,优化教学设计,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自主学习”模式是践行“以生为本”原则的有效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坚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实施策略,不仅可以有效的优化课堂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因此,教师要深入地理解化学教学的特征,将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融入到化学课堂中,构建一个“教学相长”的良性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是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前提,只有当学生们产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后,他们才能产生“我想学什么”“我该如何学”等内在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强烈的意识驱使下,学生们才能更为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使“自主学习”模式的顺利开展.

比如在教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设置了一个课前谜语:它一直在我们的身边,但是却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无味道,离开它又活不了.学生们经过短暂的思考,很快给出了答案——氧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氧气”.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回答“我们的呼吸需要氧气”;有的学生回答“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氧气”;还有学生认为“火的燃烧离不开氧气”,等等,学生们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接下来,教师又展示了一些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们思考“铁为什么会生锈”、“液化气是怎样被点燃的”等问题.最后,教师导入这部分的内容,带领学生们进一步探索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为学生们创设了问题情境,不仅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教学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们思考的积极性.受教学气氛的感染,学生们都积极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探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激发,学习的效率也随之提高.就初中化学而言,教师可以创设的情境是丰富多彩的,而教师则是需要结合当堂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迎合学生能力发展和学科目标达成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存在,并开启求知之旅.

二、适时启发点拨,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为学生们创造自主探究空间的同时,更要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交流、踊跃展示的机会和氛围,为学生的思维生长打开智慧之窗.为此,教师一定要选准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让学生们有目的、有方向地对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样,才能保证“自主学习”模式的高效开展,学生们才能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解“燃烧的条件”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们通过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教师设计了对比实验来探索燃烧的条件.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了这样的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下的白磷不燃烧.此时,教师找准时机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并让他们思考探索出现这种实验的原因.学生们经过短暂的思考后表示,可燃物没有达到可燃的条件所以不能燃烧.教师追问到:“通过观察铜片上白磷燃烧的现象,我们可以明确白磷是一种可燃物.那么,可燃的条件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向水下通入氧气又会怎样呢?”接下来,教师设计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的实验,学生们发现在水底的白磷也开始燃烧.最后,学生们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了燃烧的三个条件.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有效地利用了教学中的“生成”对学生们相机引导,学生们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交流、分析、探索,从而让自主学习变得更为高效.由此不难看出,“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善于把握时机开展引导工作,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注重反思总结,强化自主学习效果

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而且在探究过后,还要加强对探究活动的反思总结.一方面,通过反思总结,教师可以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思考的依据,做好有的放矢、精准教学的准备;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们反思总结,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提高认知能力,从而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达成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这样一来,自主学习的效果将会更为明显,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

比如教学“二氧化碳的制取”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帮助学生们了解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然后,教师让学生们自主设计实验,让他们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有关性质进行比较,了解二氧化碳和氧气实验室制取方法的异同.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思考,主动合作,在自主探究中初步掌握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实验过后,教师设计了几个思考问题,如: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收集气体的方法有哪些?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等.学生们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并回答.同时,教师发现有很多学生都存在一些知识漏洞.最后,教师结合他们自主学习中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并帮助学生们查漏补缺,以此来建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实验过后设计了问题引导学生们反思总结,发现了问题并及时纠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由此不难看出,“自主学习”模式下进行反思总结是极为必要的,教师必须要做好“收尾”工作,才能保证自主学习的效果,而且收尾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有的可以是教师启发式提问,有的可以是小组交流讨论,也有的是合作展示,种种方式都把学生的自主总结放在首位,而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不仅为学生的有效总结打开一扇窗,还指导了孩子学会了如何总结、如何提升?真正通过实践训练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总结和反思的能力.

总之,有效地利用“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建立学习的兴趣,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当然,教师也要基于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从而让“自主学习”模式的更有效,让化学课堂更高效.

猜你喜欢

白磷氧气创设
聚焦空气与氧气
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白磷燃烧实验的改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把白磷弹关进“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