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近似数中的 “精确度”
2018-11-07周艳峰
周艳峰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初级中学 225400)
在现实生活中,近似数应用十分广泛.它常常根据不同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因此,只有理解了近似数中“精确度”的含义,才能正确、灵活地按要求取舍近似值.下面举例分析近似值取舍中的“精确度”的意义及应用.
一、理解“精确度”
例1 八(1)班的小明与小丽的身高都是1.6m,但小丽说他的身高比小明的高7cm.试问:小丽的说法有可能吗?
情境刚创设,部分学生哄堂大笑,有的摇头,表示不可能,有谁有不同意见?
同学们议论开了,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仍没有人举手.
1.6m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齐声回答:近似数.
那么你理解近似数1.6m的含义吗?
有名的快嘴小王立刻站起来说:“1.6m中的十位数上的数字6是由百分位的数字经过四舍五入法得到的,即他们的身高不少于1. 55m,而小于1.65m.”
既然这样,小丽的说法你同意吗?
“同意”,但附和的人不多.
假如小明的身高为1.55m,而小丽的身高为1.64m,此时他的身高按精确度为0.1m的要求就都是1.6m了,但他们的实际身高就相差了9cm,所以小丽说他的身高比小明高7cm,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如若没有理解近似值的含义,就会出现错误的判断.
二、运用“精确度”
对于运用逼迫思想估算其大小学生应用得很少,大部分无所适从.
∵3.12=9.61<10, 3.22=10.24>10,
由于估计的近似值的误差要小于0.1
∵3.162=9.9856<10, 3.172=10.0489>10,
三、逆用“精确度”
例3 某个大学生参加军训,进行打靶训练,必须射击10次,在第6、7、8、9次射击中,分别得了9.0环、8.4环、8.1环、9.3环.他的前9次射击所得的平均环数高于前5次所得的平均数.如果他要使10次射击的平均环数超过8.8环,那么他在第10次射击至少要得多少环?(每次射击所得环数都精确到0.1环)
本题作为探究和创新题,让学生在双休日动动手,动动脑,结果在周一要求学生汇报时,只有两个学生能得到正确答案,却说不出理曲.那么主要障碍是什么呢?通过调查发现,少数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没有弄清题目意思,部分学生说无法求出第1、2、3、4、5射击的环数,大部分学生没有领悟题后括号中的要求而出现错误答案.
设在第1、2、…、9次中每次射击的环数分别为a1、a2、…、a9,第10次至少得a10环.
a6+a7+a8+a9
=9.0+8.4+8.1+9.3
=34.8
∴a1+a2+a3+a4+a5<43.5.
∵ 每次射击所得环数都精确到0.1环,
∴a1+a2+a3+a4+a5的最大值为43.4.
∴a10>9.8.
故这个大学生在第10次射击中至少要得9.9环.
本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要通过观察、分析,领悟“精确度”的逆用思想.
由此可见,只有了解了“精确度”的含义,才能准确理解、运用、逆用“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