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活』起来
2018-04-02秦华
秦 华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学生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因此,要想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更好地指导学生成长,必须要让课堂“活”起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一、导入新颖,创设情境
导入要新颖,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使得他们好动、注意力易分散,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身边的变化》一课时,向学生展示了笔者的照片以及全家福照片。照片贯穿笔者从出生到上学,再到工作的整个时期。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老师的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被照片所吸引,睁大好奇的眼睛,一边看一边争着举手发言:“老师的家变大了!”“对,老师的家从平房变成了楼房!”“老师家的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现在换成小汽车啦!”在热烈的发言中,笔者引导着学生,共同感受我们伟大祖国发展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内容鲜活,突出主题
品德是人的灵魂和根本,教学内容也是教学的灵魂与核心。一堂好的品德课,只有内容鲜活,才能把知识深深植入学生的内心,成为自己的东西。鲜活的内容,体现在知识广博、重点突出上。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学科,不仅对学生的品德加以规范,还对学生的各方面,如法律、历史、地理、生活常识等进行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品德课上只记录“流水账”,还要以鲜活的内容突出每节课的重点。例如,在教学《隔海相望》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笔者下载了大量宝岛台湾的图片:丰富的水果、美丽的景色、热闹的夜市……让学生加深对台湾的印象。此外,还让语文课代表为学生朗读了余光中的《乡愁》,让班上的“百灵鸟”演唱了《阿里山的姑娘》,整堂课丰富而充实。
三、形式活泼,转换角色
除了鲜活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也是让品德课堂“活”起来的一大法宝。课堂上,教师要注重用多样的教学形式,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主体意识得到增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丰富理性知识,获得道德评价,最终做到知行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转变思想,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的角色从幕后走向台前。
例如,在教学《跟着唐僧去西游》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把预习资料和成果向大家一一展示,并且把本课最重要的知识点告诉大家,如果自己对重点有所了解,可以当大家的“小老师”,教给大家新的知识。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学生暑假刚好跟着爸爸妈妈去印度旅游,他为大家普及了一些关于印度的小知识,还展示了旅行的照片,赢得了阵阵掌声。
四、走进生活,开展实践
品德与社会是集道德教育和社会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及的实践性,只有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才算真正掌握了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课堂带入生活,把知识融入实践。
例如,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准备好自己课余生活的相关照片和文字记录,在课堂伊始向大家展示。新课结束后,笔者指导学生给自己设计一个课余生活时间表,把每天想做的、要做的事情按时间的顺序列出来,课下或者回家以后按照时间表加以实行并做记录,学期结束的时候,笔者根据学生的实践报告进行评价。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活”起来,不仅仅要使课堂更加鲜活生动,也要使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更加丰富多彩。总之,让学生在“活”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习,他们一定是轻松快乐且卓有成效的,这正是我们最大的希望。